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天地父母敦睦气象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人生智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天地父母敦睦气候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工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景象。

愆:差错、毛病。

燮理:协调、调理。

怨咨:恼恨、叹气。

氛疹:氛当凶气解,大学生励志,氛疹是疾病。

咱们本人的身心就即是一个小世界,不管愉快与恼怒都不能够犯过错,尤其对爱好的和讨厌的货色也要有必定尺度,这就是做人的调和调节的功夫;大天然就像人类的父母,负责养育人,要让每个人都不怨言怨尤,使万物都没有灾祸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一番恩惠、天地间一片祥跟的气象。

《无门关》记有兜率和尚的"三转语"。兜率和尚三转语的第一句是:"拔草参去,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何处。"行脚于草莽之中,遍访名师,参究禅的玄要,不是为了别的,真正的目标是见性成佛。那么现在你的自性、个性、天性到底在哪里呢?《金刚经》言:"三世心不可得。"二祖慧可巨匠也说过:"觅心了不可得。"请把心、把佛性摆出来看看。彻悟的人对此有对偈:"蟋蟀隐草间,有声但无影。""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逃落时,作么生脱"。一旦悟道见性,从这里起你就脱离了生死,那么当你将永远地合上双眼分开人间时,你怎么脱离生死呢?请你速速道来。禅僧中有很多人死时非常安详,也有人边喊"痛"边离开人世的。有位高僧说:"一般的人都会生病,现在我也有病了,病情都一样,不外这病自身跟普通人的病是雷同仍是不同的呢?如果说相同,我这个神僧的脸往何处搁。如果说不同,我的病苦之状跟普通人不是一样的吗?""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何处去"是第三句。佛语中说脱离了生死循环的世界,就会清楚死后的去处。可是当你我逝世去,形成肉身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因素都分别了,人还往哪里去呢?禅并不否认死后的世界。假如有谁把第二句的意思与死后的世界接洽起来,他是不懂禅的。禅的问题,着眼点始终是当初、这里、自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211287.html

相关阅读:糊糊涂涂避祸灾
鹰之死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节制的智慧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