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在的人生里,我们时常像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头脑里装的都是一些知识,都是一些别人告诉我们所谓“对的”情形。可是有一天,忽然另一个人告诉我们“不,这是错的,应该那样才是对的”时,刹那之间我们会陷入迷惑、怅惘、挣扎而莫衷一是。由于在我们的内在没有自己生命的经验作为智慧的基本,在我们生命里没有觉醒、没有洞察。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我们始终依靠在这个社会和历史的一些人物上。当我们所领有的知识和事实环境产生冲突时,就开始有了挣扎和矛盾;当我们所学的“好坏对错”与他人所学会的“好坏对错”发生对破、摩擦时,就会产生人和人之间的抵触与对峙。像这些只在脑子里的学习,它没有经由生命的经验,没有经过自我的洞察、觉悟,都只是属于知识层面的。
如果那个刚念小学一年级的你,当天没有遇到校长,回到家里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放工回来又给你一个苹果,加起来恰好是两个,你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证明了一加一即是二。在尔后的人生里,你用自己生命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所以直到现在,当有人告诉你一加一不等于二的时候,你不会再觉得迷惑、困惑,反而会认为这个人不畸形。如果我们的生命里有了洞察、觉醒的智慧,那么,我们将不止存在于知识的领域中,更能开始占有生命的智慧。
智慧是随同着经验、觉察而发生的,假如你此时觉察到自己心坎有悲伤、难过或赌气,而你又开端敬佩自己生命里的智慧,那么,无论多少人告诉你这些悲伤、恼怒、难过是应该或不应当、是对或是错,你会动摇地以为它都存在,那是一个事实。从这一刹那开始,你便跨入了智慧的殿堂,开始了解生命的如其所是,所谓的菩提,所谓的智慧、真如、本相就开始产生。所以,智慧是随着觉察而来,而知识只是接收别人告诉你什么是对、错、好、坏;知识是属于眉毛以上三寸的货色,而智慧则是你用自己的生命、灵魂去学习,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门,这也是为什么在生命潜能研修中我们特殊侧重于内在的一些觉察以及和自己接触,了解自己这一刹那在想些什么?我有些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情结在我内心深处、在我灵魂深处正在产生?当下我的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我正在经历的是什么?
然而,有许多人活在知识的技能和办法的范畴里,他们岂但未曾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懂得、去空虚自己生命的智慧,反而用他们所学会的一些方式和实践去教导别人。我记得简直每年高考时,电视台或一些报纸媒体,为了激励考生,总会找些著名人士给考生一些鼓励。我最常听到的就是他们告诉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如果能以平常心去招考,就可以施展实力,得到好成就。”我常想:要做到操纵“平常心”是何等难题。当然在知识的领域来讲,这三个字说起来十分轻易,但是在智慧的领域里,我想花上三四十年都很难做到“平常心”这三个字。我听过对“平常心”最好的说明就是:如果有一块长二十米、宽三十厘米的木板摆在地上,你当然能很轻松地从上面走过;但是如果同样的木板是架在悬崖上,下面是万丈深渊、嶙嶙巨石,这时,如果你也能从这块木板上走从前,就犹如在平川上一样平稳、一样从容,这个时候你便能够说你做到了“平常心”。像吴清源、林海峰、曹熏铉这样的围棋高手,也是在围棋的领域里磨难了三四十年,才干在重要的一子输赢的要害时刻,坚持了平凡心来下那一盘棋。
我也常常看到当一些人遇到艰苦跟挫败,求助于别人时,有很多所谓的“老师”会告知他们:“看开一点嘛,想开一点就好了,只有你把心里面当初的感到放下了,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像这样常识性的教诲何其多,然而他们真懂得“放下”吗?他们真的用自己的生命经验了解了“放下”吗,句子?他们真的具备“放下”的智慧吗?什么是“放下”?连释迦牟尼这样有智慧的人,也花了六年的时光不停地求道、不停地追寻,用尽尽力,但是终极依然失望了——什么都不。他灰心至极,拖着疲乏的身材度过恒河,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霎时间,他仰头看到天上的星辰,他得道了,这时候他真的理解什么叫“放下”。这个“放下”是释迦牟尼花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决议废弃的那一刹那,在他生命最深的处所懂得了什么叫“放下”。我想生命的智慧是要用本人的每一个进程,每一个教训,带着发觉,而逐步成为生命的一局部。所以没有经历过追寻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放下”;没有经历过性命里大悲伤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慈善;没有阅历过惧怕、脆弱的人,不晓得什么叫英勇。咱们将在下一章——懊恼即菩提——这个生命潜能基础的哲学观中更具体地探讨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75574.html
相关阅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鹰之死
糊糊涂涂避祸灾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
节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