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很多帝王都十分器重节俭美德,并且言传身教,明示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首创了“贞观之治”的兵荒马乱,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鼎盛的国度。唐太宗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明君。
唐太宗无比重视节俭,深知物力维艰。作为一个新王朝的君主,个别来说都会大兴土木,以显示本人的森严。但唐太宗以为这样会劳民伤财,所以一改以往新君登基大兴土木的风习,依然住在隋朝时代的旧宫殿里面。在他的率领下,朝廷高低逐步构成了崇尚节俭的风尚,并呈现了一大量以节俭驰名的大臣。
唐太宗常常对臣下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附百姓。盘剥庶民来赡养人君,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来食用,肚子虽然饱了,但身子也就毁了,人君固然富了,但国家也就亡了。所以人君的灾害,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由自己造成的。朕常想这个情理,所以不敢奢靡纵欲。”
唐太宗还时常教导太子李治要奉行节省。比方在吃饭时,太宗会告诫说:“你晓得了耕种的艰巨,就会经常有饭吃。”在骑马时,太宗又说:“你领会到马的劳逸,不一次耗尽它的膂力,就能常常有马骑。”
再来看明太祖朱元璋,大学生励志。这是一位突起于平民的皇帝,曾沿街要饭,在当上明朝的开国天子后,仍旧坚持节俭的品格,对贪污腐朽重办不贷。明太祖还带头禁酒,并屡次公布限度酿酒的命令。在他的影响下,后宫的后妃也都非常留神节俭,从不艳服装扮,宫内节俭成为风气,并影响到了全国,对明朝的国力富强发生了异常踊跃的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04120.html
相关阅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
鹰之死
节制的智慧
糊糊涂涂避祸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