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清心寡欲,不贪恋名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人生智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孔子说:“学习三年却不做官的动机,是很难得的事。”

   读书不含任何功利思维是十分难能宝贵的。儒家所崇尚的是一种生涯哲学,读书的目标是学做一个正人。读书是一条道路,一种方式,它使你懂得人类社会所走过的过程,正视自己的地位,瞻望将来的途径。它会给你一把开启世界的神奇钥匙,你的胸怀也随之拓展。

   有的人读书只是为了名利双收,甚至因为读了更多的书,而能用更高超的办法来欺世盗名。他们是没有真正体悟到求知识道的含意。“学而优则公”,为天下百姓造福是很多读书人的幻想,但却不是求学的终纵目的,更不要把学识看作升官的一个砝码。“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在生活中做一个实际道德的君子。

   古人说:“为了天下布衣庶民的举止措施,就叫做事业;为了一家的举止办法,就叫做产业;侵害天下人的举止措施,而对一家人有利的,就叫做冤业。把工业作为事业,人们必定恼恨;把产业作为冤业,天就会覆灭它。”

   历代失败的人,大多都败在无情操、无节俭上。这是不得不使人们要警戒的,何况“悖逆事物而人的人,也必定会逆悖而出”呢!一个人要想培育自己高风亮节的高贵情操,首先要做到“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虽是一毫也不能取”。

   这又在于可能循分、安贫、安心不动,做到少愿望、少贪得、少求取,就请求领有高风亮节的崇高情操。

   宋凌冲任合山知县,有清廉的名声,一毫也不妄取,百姓称赞他的德行。任期停止后回归时,身边有一块砚池,宋凌冲拿出来看看说:“这不是我来时的东西。”于是命人还回去。这不就是“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虽是一毫也不能取”的最好例证吗?

   管理百姓的官员,古代称为父母官,就是要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在国民之上作威作福、暴敛民财。所以宋代张之才做阳城知县,离职辞行做诗说:“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

   寇准出任宰相30年,没有建造私房,清廉的名声明显。所以处士魏舒称颂他:“做官居在高位处,却无处所起楼台。”

   唐伯虎做诗说:“钓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契处,山自青青水自流。”假如人人都能了悟“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境界,就天然万事不会求助于人了。“百年顺手过,万事转头空”这样又有什么可求?又有什么可求不得?又何必徒自贬抑,自招辱没?陶渊明的诗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就是自知自足。

   节省的人一定知足。老子说:“金玉满堂,也无奈永远守住。”既然有了外在的货色,也不能有所依恃。吕坤说:“但凡在于我的,都是分内的,在内缺一分,便不能成人;在外得一分,就要满足。”做到了知足就能无人而不得意,无处而不自安。

   贫而安于贫的人是富;贱而安于贱的人是贵。无求就是富,无求就是贵。自富其富,自贵其贵于内。

   宋代的处士魏舒,隐居不仕进,曾经做诗暴露本人的心迹,诗中写道:“著名闲富贵,无事散仙人。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宋真宗屡次下圣旨征召,他都不出任,并对来使说:“九重丹诏,休教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皇上褒奖他的抱负,于是不再征召他。魏舒最后老逝世在深山岩石之间。这就是自知自足,闭门于处,努力涵养内在的工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277703.html

相关阅读: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
节制的智慧
糊糊涂涂避祸灾
鹰之死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