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该低头时且低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人生智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国有一句有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反义词,意思是说人在势力、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抬头让步,但对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立场。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获得休生育息的时光,以图将来卷土重来,而毫不一味地消极乃至低沉;那些经不起艰苦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止境,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战胜目前的阻碍,只是一味地自怨自艾,事在人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奋斗极其庞杂,有时瞬息万变,忍耐临时的辱没,锤炼自己的意志,寻找适合的机遇,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恰是这个意思。实在,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自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懂得各方面的情况,打消各方面的隐患,为未来的大举办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不乏其例。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非常残酷,各地农夫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很多官员也纷纭倒戈,转向农夫起义军,因而,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怀疑。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屡次担负朝臣跟处所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好汉英雄,多方建立恩惠,因此名誉很高,良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忧,怕受到隋炀帝的猜疑。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他,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愉快,多少有点猜忌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将来朝见的起因,王氏答复说是由于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逝世吗?"

  王氏把这新闻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严起来,他晓得早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气不足,只好哑忍等候。于是,他故意广受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成心沉沦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戒。后来,李渊成了唐朝的开国天子。

  明朝的名臣张居正也是在不留余地地暗中结纳人缘,积蓄气力才登上相位的。高拱在未当首辅宰相之前,张居正就看出了苗头,尽心与他结纳,两人互为钦佩,常常称颂对方的才干,等高拱做宰相之后,张居正又牢牢跟随他,高拱为人道格直率而倨傲,许多人因受不了他的役使而分开了,惟独张居正可能卑辞以事,始终不离开。

  冯保是内宫太监,为人滑头奸诈,与张居正的关联很好。按次序本当升他为司礼太监,但因高拱推举了其别人而落选,所以对高拱怀恨在心。后来明穆宗逝世,遗诏由高拱等人为顾命大臣,但因冯保改动了圣旨,改成高拱、张居正、冯保等人一起为顾命大臣辅助新君。高拱无奈与冯保等人长期共事,就上书历数太监擅权的弊病,并作了其余筹备,满认为能够一下子把冯保驱赶出朝。

  高拱把一切预备情形都告知了张居正,盼望他暗中支撑,谁知张居正竟把情况透漏给了冯保。冯保即时找皇太后呜咽,列举高拱专权的罪状,太后立即拟旨,斥逐高拱。

  第二天,朝廷大集群臣,宣读两宫及皇上诏书,高拱本以为计策胜利,谁知诏书竟历数本人的罪状,解除了自己的所有官职。高拱又惊又怒,悲伤得趴在地上不能起身,张居正立刻把他扶起,雇了一辆驴车把他送走。

  冯保还想罗织罪名诛杀高拱,亏张居正从中奇妙斡旋,才未未遂。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等人还向朝廷恳求恢复他的官职声誉。后来神宗亲政,重理高拱旧案,赠他太师头衔,追加文襄名号。就这样,张居正在宫内宫外,先朝今朝,都熟能生巧,稳稳当当地升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249926.html

相关阅读:糊糊涂涂避祸灾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鹰之死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
节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