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国之君,如何管理百姓和国度,是历代都十分看重的问题。显然,以“仁爱”治天下是最合乎儒家道德传统尺度的。在《孝经?天子章第二》中,孔子就阐述了天子如何以仁爱治天下的详细要求:“天子要对百姓仁爱,不执行暴政;要对百姓尊敬,不能狂妄。对百姓的仁爱和尊敬要像看待自己的长辈一样,以德孝对待百姓,实行天下,这就是皇帝之孝。”也就是说,天子只有对百姓仁爱、尊重,才干深得人心、强固政权,这是天子最大的孝道;否则,百姓造反、山河改易,就会成为天子最大的不孝。因此,理智的帝王都把实施仁政作为自己的至高境界。
因“文景之治”而名垂史册的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以仁爱治天下的典范。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代王。当刘邦逝世、吕后动员宫廷政变,刘、吕两大团体权利纷争的时候,刘恒的母亲薄氏带着幼小的刘恒,分开了宫廷这一长短之地,来到阔别京城的代王封地。薄氏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教导刘恒读诗学经,为人处世。刘恒从小就深受仁爱思维的陶冶,不仅学到了很多治国之道,而且理解了许多做人处事的情理。
吕后驾崩,周勃、陈平率刘氏集团剿灭了吕氏全族,经过对刘氏集团人才的考察,最后决议拥破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即位时,汉朝国力还很贫困,大夫以下只有牛车坐。汉文帝施行仁政,终于使天下大治。详细办法有:
请求朝廷百官和处所守令器重农业,劝民农桑,薄徭役,减赋税,激发农夫的生产踊跃性,在汉文帝13年,还罢黜了全国一年地步租税,这在中国封建史上是很少有的。
激励人们向朝廷提看法,即便诅咒皇帝也不治罪,这在中国封建皇帝中也是极其常见的;恢复春耕前皇帝亲耕的轨制,为天下做出榜样。
倡导节省。汉文帝生涯极为俭朴,他在位24年,宫室、园林、衣饰和御用用具不什么增添。据史书记录,汉文帝为了节俭黄金百斤,曾撤消了建造露台的打算。汉文帝还穿毛糙的丝绸衣服,并划定宠妃的衣服不许拖地。
此外,汉文帝还废止了断肢、割鼻、刻肌肤等肉刑,减轻了笞刑,并要求官吏断案从轻,只求大指,不求细苛,使全国刑狱大减,名言警句。
经由这一番管理,汉朝的出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府库充盈,政通人跟,庶民乐业,汉朝的政权得到了坚固。文帝之后,景帝刘启持续文帝政策,父子独特首创了被誉为前汉盛世的“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的改造翻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本。
据说汉文帝死前还告诫太子,本人驾崩时不要制止百姓授室、祭奠、喝酒,不要万民恸哭,显示了仁爱英明的帝王天性。刘恒死后,谥曰“文帝”。在历史上,逝世后谥号为“文”的天子并未几,因而有史学家评估400年的汉朝时,有“功莫大于高祖,德莫厚于汉文”之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208052.html
相关阅读:节制的智慧
糊糊涂涂避祸灾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鹰之死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