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为美,孟母三迁择善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异常器重后天的环境、行动对人的影响。他以为相近的习惯在不同环境、行为影响下,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趋势。所以孔子强调有仁厚之俗,才是幻想的栖身场所。
进一步引申孔子的思维,可以看出孔子也强调“仁”是人的安身破命的场合。“里仁为美”强调学识的安置地方,要以仁为尺度,到达仁的境界。“择不处仁”则象征着知识、涵养,不达到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有智慧。他的这种思惟对后代影响很大。
孟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说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的继续人,与孔子一起被合称为“孔孟”。
孟轲小时候,家住在墓地四周。年少的孟轲常常看到墓地有人抬死人安葬,他就模拟掩埋逝世人的游戏。孟轲的母亲就说:“这里不是你能住的地方。”
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附近。在这种环境里,孟轲所看到的都是商人在集市上的叫卖行为,于是就随着学起来,做游戏也学着商人做交易。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你能居住的地方。”
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一个学宫邻近。在这里孟轲所接触到的跟见到的都是祭祀运动,孟轲所做的游戏也就是学祭奠、礼仪等。孟母见到了十分愉快,说:“这个处所你能够住下去了。”于是孟轲就在那里长期寓居下来。在这种环境的陶冶下,孟轲从小就学习礼节,健康成长。人们都说孟母擅长应用环境耳濡目染地教导孩子。
有一次放学回家,孟轲的母亲正在纺织,见他回来,就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轲掉以轻心地答复说:“还不是和从前一样,经典台词。”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赌气,就用剪刀把已经织好的布剪断了。孟轲不晓得母亲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气,非常惧怕。孟母说:“你旷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扬名声,是为了增加常识,所以平时可能安然无恙,做起事件来就可以避开祸患。你假如当初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流的劳役,而且难以防止祸害。”孟轲无比震惊,他从此勤学不止,后来拜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为老师,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能,终于成为一名有名的学者、天下著名的大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81087.html
相关阅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糊糊涂涂避祸灾
节制的智慧
鹰之死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