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人应当取法天地自然。天然界水流花开,鸢飞鱼跃,春华秋实,这所有都不是刻意寻求的成果。大做作是无意识的,但处处充斥了活力;天地并不想去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而人类的无限私欲却很少能得到满意,万丈雄心终极大多都化为泡影,千般欲望又有多少多可能实现?不知多少人曾有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叹,不知多少人曾留下“壮志成虚”的遗憾。既然如斯,好词好句,人类何不像大自然那样以“无为”的态度看待世事、对待人生呢?处处适应自然的法则,不背离自然去追求个人的目的,这样反而能到达本人的目的——这就是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一无所求却什么都能得到,绝不贪心却任何愿望都能实现,无目标然而又合目的,“事无事”然而又无事不能办成。
卖弄小聪慧只是自作聪明,脚踏两船更是愚不可及,由于这样违反了天然无为的生涯立场。老子认为只有摈弃机巧才是大巧。“最油滑的货色好像有所欠缺,可是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空虚的东西好像仍然充实,可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派的好像曲折的,最灵活的似乎愚笨的,最好的口才好像结结巴巴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咱们民族的一种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正言若反”这一奇特反向思维的典范例子。老子以为人类纷争和懊恼的病根不是因为无知跟笨拙,而是因为大家过火地机巧狡黠。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老实,那么谁也不会受到诈骗;如果个个都待人忠诚,那谁也不会被别人欺负;假如大家都为人浑厚,无疑更轻易获得别人的信赖,也更容易把事件办成。弄巧必成拙,大愚却不愚。
众人常误把自私、贪婪看成机警,把铁面无私当作傻气。他们像蛀虫一样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宁肯蛀空别人的大梁;他们为了煮熟自己的一个鸡蛋,不惜销毁别人一栋屋子。然而,自私者到头来老是一事无成,坑害别人最后必定坑害了自己。
老子说:“山高水长。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永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可以久长,就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活着,也恰是因为不为自己生存它反而能得以长生。如果人能像天地那样不把自己的好处放在前头,就会博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要是总把别人的冷暖放在心头,就会被大家推戴为领袖;要是素来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兴许更易于成绩一番自己的大事业。
老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奇妙,不必智慧的智慧,使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智若愚的典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66958.html
相关阅读:鹰之死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做人要讲奉献
糊糊涂涂避祸灾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节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