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蔡绍基:袁世凯的幕僚 曾两度执掌北洋大学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近代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导读:细读近代中国幼童留美史料,不难发现,这些首批留洋的人才回国后,在怀揣抱负理想力求为国施展才干的人生境遇中,不少人竟或多或少地与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不少人也正由于他的庇佑,才得以官运亨通,并能做出一番事业。蔡绍基似乎也未能躲开这个怪圈。

  留美幼童中,蔡绍基在近代中国史上所留下的印痕和建树,同样值得述说。这不在于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进入美国名校耶鲁大学的留学生之一,也不在于他回国后作为袁世凯的幕僚和亲信走上政坛,而主要在于他两度执掌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为这座近代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耶鲁“东方棒球队”队员

  当年留美幼童留下的不多的历史照片中,有一张特殊的合影,那是进入耶鲁大学后的部分留学生身着棒球运动服装的合影,其中后排左起第一人就是蔡绍基--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气宇轩昂的脸庞,青春勃发又透出儒雅气质。

  他们中学时代的美国同学后来回忆,这批来自东方的孩子,除了有一张东方人的面孔,还有刚来时脑后拖着的那条长辫子外,其他各方面的秉赋与美国孩子无二,许多方面甚至比美国孩子强,比如学业之外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等。

  蔡绍基是首批留美幼童中的佼佼者--他在美国高中毕业后,一跃考入耶鲁大学最重量级的法律专业。

蔡绍基

  现存有关蔡绍基在美留学生活的资料太少,今人很难回放他当年在校园里的具体映像,但有一篇当年美国的新闻报道,为我们真实还原了一段历史珍贵镜头??蔡绍基及他的同学在参加高中“毕业演讲比赛”的全过程。

  在蔡绍基就读的美国哈特福德高中,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毕业演讲比赛,这成了当地教育界以及普通市民的一次盛会。就在蔡绍基及另两个“中国幼童”从“哈高”毕业时,情景似乎更是热闹,共有60多位来宾出席观看几十个学生的演讲比赛,其中包括有州教育局长、市长、前任州财政大臣,其他一些中学的校长,还有广告商。那天演讲比赛的结果,恰是蔡绍基和他的中国同学抢尽了风头--当地的《每日论坛报》留下了详细报道--

  中国学生在演讲比赛中独树一帜,他们身着华丽的丝制长袍:一位是橄榄色缎子,另一位在橄榄色长袍上系着华丽的珍珠色缎子腰带,第三位身穿非常名贵的浅褐色丝袍,打着黄色缎带绑腿。为了和服装款式相配,第三位学生手中还拿着一把扇子,并戴了一顶满清式的缀有红钮扣的帽子。中国学生卓尔不群的打扮无疑要吸引太多的目光。

  那天最精彩的当属中国学生。黄开甲演讲的题目是讲述法国大臣JeanBaptisteColbert(1619-1683)的一生。尽管黄的英语口语略带口音,但是他极其出色地运用了优雅的表情--尤其是恰到好处的手势。黄的遣词造句非常得体,段落组织精妙绝伦,成为当天演讲比赛的一个楷模。

  紧接着黄开甲出场的是蔡绍基,他的演讲题目是“鸦片贸易”。蔡说,他最有资格演说鸦片,因为他亲眼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影响。蔡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出售名为“神奇抚慰者”、“无价之宝”的鸦片。如果人们知道了服用它的后果,他们就会把它称作“可耻的污垢”和最可怕的毒药。蔡展示了一位鸦片瘾君子生前和死后的可怕照片,讲述了父亲们用出卖子女的钱来购买鸦片。

  当时,西方一共向中国出售了30多万磅的鸦片,收入有6000万美元。出售此毒药给一个人比用刀谋杀他还要恶劣。蔡谈到了鸦片战争,从此打开了中国的通商口岸。他认为,虽然中国的政府官员在许多方面需要谴责,但是大英帝国以此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罪孽更加深重。

  蔡的讲演在结束时获得了观众给予的最富热情的掌声。他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

  时隔100多年,透过美国报纸的这篇报道,仍能感受到少年蔡绍基的澎湃胸怀。

  袁世凯的幕僚与亲信

  细读近代中国幼童留美史料,不难发现,尽管首派官费留学这种前无古人的壮举的推动者,主要是容闳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等人,但这些首批留洋的人才回国后,在怀揣抱负理想力求为国施展才干的人生境遇中,不少人竟或多或少地与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有太多机缘巧合。

  1881年,在耶鲁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后不久,清廷一纸命令,蔡绍基等幼童只得中止学业回国。几十个留学生在上海港上岸,清廷一开始居然不闻不问,这些“海归”于是各找门路,谋求生计。但幼童回国也惊动了各方有识之士,他们纷纷从中招募人才,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袁世凯。

  蔡绍基归国后找到的第一份差事是翻译,先任大北电报局译员,后去了上海海关,同样是译员。1883年,德籍顾问受清廷委任赴朝鲜筹办海关,挑选唐绍仪为随员。由于唐绍仪、蔡绍基、梁如浩三人同为中山县籍乡邻,又是留美先后同学,于是唐绍仪立马推荐自己的同学蔡绍基和梁如浩同往朝鲜任职。正是在朝鲜公干时期,这三人与不久后被派往朝鲜的袁世凯相识相交。

  时袁世凯作为朝廷委派的通商大臣派驻朝鲜。为培植亲信势力,有高人建议袁世凯仿效曾国藩建立私人“幕府”。如此,唐绍仪、蔡绍基这些喝过洋墨水、既懂外语又懂西法且擅长交涉办事的人才,自然成为袁极力延引之人。于是,唐绍仪先入袁幕府;蔡绍基和梁如浩又由唐引荐入幕。朝鲜“甲申政变”时,唐、梁、蔡三人合力保护袁世凯奋力逃脱日本人追杀,使他们之间生出了一段“生死之交”。后来,三人均受袁重用,自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51312.html

相关阅读: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