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毛泽东两次表示他并不赞成林彪的意见,第一次是1962年麦收后,第二次是1965年,罗荣桓逝世后不久,毛泽东在武昌时讲的。
毛泽东和林彪合影 资料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4年10期,作者:舒云,原题:林彪的两次请客(本文是节选)
林彪和罗荣桓在长达十数年的工作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主要的一次分歧是关于军队“介入”地方的问题。1960年10月28日,罗荣桓在政治学院干部会议上讲话:“我们军队有一些人不太关心地方工作。过去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就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情况,现在根本没有了。”11月2日,罗荣桓听总参动员部部长傅秋涛汇报民兵工作,反映军队干部怕打成“右派”,不敢反映地方情况。罗荣桓从党性原则出发,认为这是群众观点问题。他要求萧华以总政治部的名义起草建议,各地驻军除接受当地党委领导,还应经常关心地方工作,及时向当地党委反映驻地的政治思想动态,地方执行中央指示的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军队各级政治机关应把这一工作当成是自己执行工作队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11月10日,林彪向毛泽东报告:送上总政治部关于通令各地驻军向各地党委反映地方情况的建议一份,“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顾虑这个通令发下去后,各地驻军与地方党委的关系容易弄坏,对于党的统一领导等不利,会造成军队在党外来干预党的工作的情况。军队干部对地方工作并不比地方同志熟悉,且容易受家庭和富裕中农的影响,对地方工作妄加非议而形成主观主义的乱讲。军队有很多干部的资格比当地负责干部老,结果形成老资格出来干涉地方工作,会使党的干部受到很大压力,以至可能发生全国性的军队与地方对立,造成军队对地方妄议的潮流而不利于工作。在军队干部参加地方工作中,如该地党委规定要军队担任反映地方情况的任务,军队可照指示负责反映,这作为局部的具体做法是可以的,如该地党委并未授予军队这项任务时,则军队不可任意干预。军队对地方的意见只能向军队政治部反映。考虑到上述情况,因此我不同意通令军队反映地方情况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林彪说得委婉且有道理,军队干预地方会造成不良后果。11月15日,毛泽东批示:“请(李)富春告萧华,照林彪同志的意见办理。”
但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毛泽东两次表示他并不赞成林彪的意见,第一次是1962年麦收后,第二次是1965年,罗荣桓逝世后不久,毛泽东在武昌时讲的。1967年1月11日中央下令军管,军队开始介入地方。1月21日,安徽省造反派批斗省委书记李葆华,要求省军区派三五百士兵警卫。毛泽东批示:“林彪同志:应派军队支持左派广大革命群众。请酌处。毛泽东1月21日。以后凡有真正革命派要求军队支持、援助,都应当这样做。所谓不介入,是假的,早已介入了。此事似应重新发出命令,以前命令作废。请酌。又及。”毛泽东的“不介入”实际上是对林彪的批评。其实,历史地看军队应不应该介入地方工作,也许林彪是对的。
林彪与罗荣桓在工作认识上虽有矛盾,但在林彪心目中,一直把罗帅当作兄长、战友和榜样,尊敬有加。林彪指示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从12月17日至22日,全军举行各种会议时,要先向罗荣桓同志志哀。并号召全军学习罗荣桓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47894.html
相关阅读: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
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