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4分×8=3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4分)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  )
 A.一个实数B.一个整数C.一对实数D.有序实数对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比如实数2和3并不能表示确定的位置,而有序实数对(2,3)就能清楚地表示这个点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
解答:解: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有序实数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表示一个点要用有序实数对的概念.
 
2.(4分)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x=1B.2x+3y?1=0C.x+y?z=0D.x+ +1=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解答:解:A、x2+x=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其最高次数为2,且只含一个未知数;
B、2x+3y?1=0是二元一次方程;
C、x+y?z=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含有3个未知数;
D、x+ +1=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不是整式方程.
故选B.
点评:注意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3)方程是整式方程.
 
3.(4分)已知点P位于y轴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轴上方,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坐标是(  )
 A.(?3,4)B.(3,4)C.(?4,3)D.(4,3)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题意,P点应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为正,再根据P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
解答:解:∵P点位于y轴右侧,x轴上方,
∴P点在第一象限,
又∵P点距y轴3个单位长度,距x轴4个单位长度,
∴P点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即点P的坐标为(3,4).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位置判断方法及点的坐标几何意义.
 
4.(4分)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4c,3c,5cB.1c,2c,3cC.25c,12c,11cD.2c,2c,4c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
解答:解:A、3+4>5,能构成三角形;
B、1+2=3,不能构成三角形;
C、11+12<25,不能构成三角形;
D、2+2=4,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小于最大的数就可以.
 
5.(4分)关于x的方程2a?3x=6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满足的条件是(  )
 A.a>3B.a≤3C.a<3D.a≥3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此题可用a来表示x的值,然后根据x≥0,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2a?3x=6
x=(2a?6)÷3
又∵x≥0
∴2a?6≥0
∴a≥3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将x用a的表示式来表示,再根据x的取值判断,由此可解出此题.
 
6.(4分)学校计划购买一批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铺地面,不能进行镶嵌的是(  )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考点:平面镶嵌(密铺).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看哪个正多边形的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内角之和不能为360°即可.
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6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
B、正四边形的每个内角为90°,4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
C、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不能镶嵌平面,符合题意;
D、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3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一种图形的平面镶嵌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平面,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能整除360°.
 
7.(4分)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  )
 A.270°B.1080°C.520°D.78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由此即可找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n≥3且n是整数),则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
在这四个选项中是180的整倍数的只有1080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8.(4分)(2002•南昌)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B.■▲●C.▲●■D.▲■●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观察图形得出“■”“▲”“●”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解答:解:因为由左边图可看出“■”比“▲”重,
由右边图可看出一个“▲”的重量=两个“●”的重量,
所以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不等式及杠杆的原理解决问题.
 
二、题
9.(3分)已知点A(1,?2),则A点在第 四 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A(1,?2)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0.(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CB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C=8c,BC=6c,那么△ACD与△BCD的周长差为 2 c,S△ADC= 12 c2.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过C作CE⊥AB于E,求出CD= A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E,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过C作CE⊥AB于E,
∵D是斜边AB的中点,
∴AD=DB= AB,
∵AC=8c,BC=6c
∴△ACD与△BCD的周长差是(AC+CD+AD)?(BC+BD+CD)=AC?BC=8c?6c=2c;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10(c),
∵S三角形ABC= AC×BC= AB×CE,
∴ ×8×6= ×10×CE,
CE=4.8(c),
∴S三角形ADC= AD×CE= × ×10c×4.8c=12c2,
故答案为:2,12.

点评:本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关键是求出AD和CE长.
 
11.(3分)如图,象棋盘上“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3,?2),则“炮”的坐标为 (?2,1)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首先根据“将”和“象”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进一步写出“炮”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所示,则“炮”的坐标是(?2,1).
故答案为:(?2,1).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及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
 
12.(3分)(2006•菏泽)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4n+2 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通过观察,前三个图案中白色地砖的块数分别为:6,10,14,所以会发现后面的图案比它前面的图案多4块白色地砖,可得第n个图案有4n+2块白色地砖.
解答:解:分析可得: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1+2=6块.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2+2=10块.…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n+2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的能力.此题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此题的规律为:第n个图案有4n+2块白色地砖.
 
三、解答题(5分×5=25分)
13.(5分)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把第二个方程整理得到y=3x?5,然后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x的值,再反代入求出y的值,即可得解.
解答:解: ,
由②得,y=3x?5③,
③代入①得,2x+3(3x?5)=7,
解得x=2,
把x=2代入③得,y=6?5=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两个方程中的一个方程整理得到y=kx+b的形式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4.(5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
分析:根据x的系数相同,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 ,
①?②得,12y=?36,
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4x+7×(?3)=?19,
解得x= ,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或构造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的未知数.
 
15.(5分)解不等式: ≥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首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去分母,得:3(2+x)≥2(2x?1)
去括号,得:6+3x≥4x?2,
移项,得:3x?4x≥?2?6,
则?x≥?8,
即x≤8.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
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16.(5分)解不等式组 ,并求其整解数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再其公共解集内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整数解即可.
解答:解: ,由①得,x<1,由②得,x≥?2,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此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5分)若方程组 的解x与y相等,求k的值.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
分析:由y=x,代入方程组求出x与k的值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y=x,
代入方程组得: ,
解得:x= ,k=10,
则k的值为10.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四、解答题(5分×2=10分)
18.(2分)如图,△ABC中,D在BC的延长线上,过D作DE⊥AB于E,交AC于F.已知∠A=30°,∠FCD=80°,求∠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将求∠D转化为求∠CFD,即∠AFE,再在△AEF中求解即可.
解答:解:∵DE⊥AB(已知),
∴∠FEA=90°(垂直定义).
∵在△AEF中,∠FEA=90°,∠A=30°(已知),
∴∠AFE=180°?∠FEA?∠A(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80°?90°?30°
=60°.
又∵∠CFD=∠AFE(对顶角相等),
∴∠CFD=60°.
∴在△CDF中,∠CFD=60°∠FCD=80°(已知)
∠D=180°?∠CFD?∠FCD
=180°?60°?80°
=40°.
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9.(2分)已知:如图,E是△ABC的边CA延长线上一点,F是AB上一点,D点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证明∠1<∠2.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2=∠ABC+∠BAC,∠BAC=∠1+∠AEF,从而得证.
解答:证明:∵∠2=∠ABC+∠BAC,
∴∠2>∠BAC,
∵∠BAC=∠1+∠AEF,
∴∠BAC>∠1,
∴∠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五、作图题(6分)
20.(6分)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请按下列要求画图.画
(1)∠BAC的平分线AD;
(2)AC边上的中线BE;
(3)AB边上的高CF.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AB、AC两边分别相交于一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 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点A作出角平分线AD即可;
(2)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连接BE即可;
(3)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的长度的 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然后作出高即可.
解答: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的∠BAC的平分线;(2)如图,BE即为所求作的AC边上的中线;(3)如图,CF即为所求作的AB边上的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主要有角平分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基本作图,需熟练掌握.
 
六、解答题(21题5分)
2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
(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3 .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 D 重合.
(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 平行 .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 7,5 .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
(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
(2)找到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
(3)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等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
解答:解:(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3?0=3.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D重合.
(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平行.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7,5.
故答案为:3;D;平行;7,5.

点评:考查了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概念、平移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及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本题是综合题型,但难度不大.
 
七、解答题(7分)
22.(7分)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
甲种货车辆数(辆)25
乙种货车辆数(辆)36
累计运货吨数(吨)15.535
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则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图表型.
分析:本题需知道1辆甲种货车,1辆乙种货车一次运货吨数.等量关系为:2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3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15.5;5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6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35.
解答:解:设甲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x(t),乙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y(t).
则有 ,
解得 .
30×(3x+5y)=30×(3×4+5×2.5)=735(元).
答:货主应付运费735元.
点评: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知道应设的未知量是直接未知数还是间接未知数.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2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3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15.5;5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6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35.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23.(7分)探究:
(1)如图①,∠1+∠2与∠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把图①△ABC沿DE折叠,得到图②,:∠1+∠2 = ∠B+∠C(填“>”“<”“=”),当∠A=40°时,∠B+∠C+∠1+∠2= 280° ;
(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沿DE折叠得到的,如果∠A=30°,则x+y=360°?(∠B+∠C+∠1+∠2)=360°? 300° = 60° ,猜想∠BDA+∠CEA与∠A的关系为 ∠BDA+∠CEA=2∠A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探究型.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度可得出,∠1+∠2=∠B+∠C,从而求出当∠A=40°时,∠B+∠C+∠1+∠2=140×2=280°,有以上计算可归纳出一般规律:∠BDA+∠CEA=2∠A.
解答: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可知:∠1+∠2=180°?∠A,∠B+∠C=180°?∠A,
∴∠1+∠2=∠B+∠C;(2)∵∠1+∠2+∠BDE+∠CED=∠B+∠C+∠BDE+∠CED=360°,
∴∠1+∠2=∠B+∠C;
当∠A=40°时,∠B+∠C+∠1+∠2=140×2=280°;(3)如果∠A=30°,则x+y=360°?(∠B+∠C+∠1+∠2)=360°?300°=60°,
所以∠BDA+∠CEA与∠A的关系为:∠BDA+∠CEA=2∠A.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和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150370.html

相关阅读:2016学年人教版数学初一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5七年级数学上第2章整式的加减测试题2份(附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寒假生活指导答案参考
2016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