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班歌唱《好妈妈》案例分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小班音乐教案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活动简介:《好妈妈》是一首表达对妈妈关爱的歌曲,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歌曲,非常经典、好听。活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家长在家可能已经教过孩子这首歌曲。为了班级幼儿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歌唱活动前教师通过“播放旋律”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发现个别幼儿听到旋律后能唱出歌曲的部分歌词。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便将活动是环节设计为:

㈠情景表演⒈激发兴趣 ⒉熟悉歌词

㈡学唱歌曲 ⒈完整欣赏⒉轻声哼唱⒊完整学唱⒋感情演唱

㈢关爱妈妈 表达对妈妈的爱
过程描述与分析:

⒈情景表演

描述:请搭伴老师扮演“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妈妈下班后,宝宝关心妈妈的情景。

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导入部分的情景表演生动、形象,幼儿很喜欢。表演过程中的语言结合了歌词的内容,有助于幼儿熟悉和理解歌词。在幼儿了解歌词内容后,可以再欣赏一次“情境表演”,可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

⒉学唱歌曲

描述:第一遍完整欣赏歌曲时,便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跟着老师唱起来。这时老师语言上一带而过地表扬了这部分幼儿,而是继续按照最初的设计在继续下面的环节:轻声哼唱、完整学唱、感情演唱。虽然每次学唱前教师都会相应地提出要求,但这样的要求难度似乎低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弹琴带幼儿学唱,与幼儿的近距离互动比较少。因为几遍下来幼儿都会唱了,所以在后来的反复演唱过程中,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再集中。

分析:

⑴在发现幼儿的经验比预设的要丰富许多时,教师继续着原来的活动内容,过于模式化了,这对部分已经会唱的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没有根本的提高,可以说是无效的设计。

⑵为了满足幼儿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设计才有意义。

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弹琴带幼儿学唱。不仅疏远了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对幼儿体会个歌曲的情感和歌唱时的情感表达也有很大影响。

调整:

⑴丰富歌唱的形式:分角色情景表演。

①幼儿分角色表演

请部分较快学会歌曲的幼儿来扮演“宝宝”,不太熟练的幼儿“扮演妈妈”。情景表演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形式,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较好地学唱歌曲,也是引导幼儿倾听同伴声音的绝好机会。

②师幼分角色表演

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宝宝”。这样的形式富有趣味性,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对表演的热情,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的交流,也能自然地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⑵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学唱的具体情况选用钢琴伴奏和录音伴奏。有选择地运用伴奏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学唱。发现演唱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把那几句提出来,用钢琴伴奏的形式带幼儿学唱。

⑶教师的情绪很关键,会影响幼儿的积极性,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微笑着与幼儿互动。教师的情绪影响效果会比直接的说教要好的多的多。

⒊关爱妈妈

描述: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述生活中对妈妈的关爱,幼儿表述的还是挺好的。

分析: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家长也比较重视引导幼儿学习关爱长辈。希望幼儿能够将爱的情感一直延续。
教师思考:音乐教学活动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间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音乐交往,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量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因此,教师应该围绕重点,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帮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达成教师预设的教育目的。

幼儿发展:体验叙事性歌曲的演唱风格,掌握演唱规律。能够结合手指动作加强对歌词的记忆,能够自主创编歌曲,并能积极地进行演唱和表演。

理论借鉴:幼儿园教师教育丛书——音乐教育 《纲要》艺术活动的指导要点

《五只小鸭》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童歌曲,对大班的幼儿来说,学习《五只小鸭》是比较轻松的。歌词是采用很有规律的固定搭配形式,大班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懂得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因此,他们能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演唱方式。可是,也正是因为歌曲比较简单的缘故,很容易使得大班的幼儿失去对活动的兴趣,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如何维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经验分析:大班的孩子对陌生的事情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比较喜欢挑战高难度的事情,一旦他们觉得某件事情做起来很容易,没有挑战性,他们就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和兴趣。《五只小鸭》的歌词虽然有六段,但是歌词中重复的部分比较多。在之前的几次音乐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一旦某首歌曲中歌词重复的很多,那么幼儿从第一段唱到最后一段的时候,幼儿唱歌的声音会越来越轻,因为大多数幼儿都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如何让幼儿在这次的音乐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针对此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出示歌曲图谱引起兴趣。

提供:歌曲图谱。

重点:观察图谱,明白图谱所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为完整记忆节奏、歌词做准备。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图谱的理解。

第二步: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规律性并加入手指动作。

提供:教师自编手指游戏。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及前三段歌词,能用手指游戏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发现歌曲的规律性,为创编后三段歌词做准备。

第三步:创编歌曲,进行角色扮演。

提供:小鸭子头饰。

重点:创编后三段歌曲,能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能够通过自己寻找到的规律完成歌曲的创编,并且积累按情节有目的进行表演的经验。

这三步过程的设计使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更加自然的过渡,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兴趣不足的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的投入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提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具有游戏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贯彻你这一原则,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音乐活动环境。
音乐活动“母鸭带小鸭”。活动目标:能用踵步表现鸭子走路的基本姿态;能用手部动作创编鸭子走路的动作、神态,表现小鸭在母鸭的带领下亲密嬉戏的幸福感。

从上周备课开始,我就是皱着眉头看这次活动安排的。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活动都是望而却步的。以前的时候,音乐活动都是安排给同事,可是新学期开始,园里制定了课程表,要求必须按照课程表的规定来组织活动,不可以随意调换课。我很想和同事换换上课的时间,可是这又并非一两日的事情。所以,我真切得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赶鸭子上架”!

首先跟同事请教,什么叫做踵步,看了看,原来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小鸭子走路的样子,心里多少有了几分底。可是律动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清唱,看看曲谱就知道这首歌曲在我的音高范围之外。怎么办?以前会采用偷天换日之法,自己降个调清唱,请孩子唱的时候,再让他们跟琴唱。好在还能蒙混过关,可是现在孩子们慢慢的长大了,对音乐的感知力也强了,如果我再用这种方法无疑会对他们造成误导,对以后的学习活动是不利的。翻翻音乐光碟,有这首歌,那么就只能用另一种方法了,让孩子多听,自然就学会了。而且这次活动重点在于动作表现,唱还是其次的要求。就这么办了!

尽管自己已经有了一套小九九,可是紧张还是免不了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在脑子里想象动作的编排,我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引领孩子们。想着只要放开了做,应该不会很难看!

真正开始组织活动的时候,远比我想象中要顺利,当然还是生成大于预设。

首先请孩子们欣赏音乐,我采用了分段欣赏的方法,糅合了语言活动的组织方式。先请孩子们听前半部分,告诉我听到了什么,是纯粹的小鸭子叫。然后让孩子们听着这一段来模仿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领着孩子们用踵步来表演小鸭子走路。反复练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这一部分。

然后请孩子们坐下来,猜测:小鸭子这是要干什么去呢?卓翰说要去散步,好,就去散步。我领着孩子们绕着活动室走了一圈,坐下来休息休息,继续欣赏音乐后半部分,讨论:你又听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听到了游来游去和母鸭,小鸭。

自然而然的,小鸭子跟着妈妈散完步要去游泳了,他们是怎么游泳的呢?请个别孩子表现,大家一起来学。游泳的时候,小鸭子还会做什么呢?会捉鱼吃,会理理羽毛等等!

完整的听音乐,散步,游泳,捉鱼吃。活动进行到这个环节,孩子情绪已经调动起来,场面有点难以控制了。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散步,开始扎堆游泳了。这也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爱往人多的地方挤。尽管我已经提前说过,游泳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可是还是有七八个孩子往一个方向游。我本想过去一个一个从地板上把他们揪起来,问问他们有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的。可是动的一瞬间想到了前一天晚上看到的一句话:要注重语言的幽默性。所以,我站在一边,悠悠的说了一句:“这里有很多鱼吗?”孩子们先是一愣,马上就意识到了,四散开到别的地方去找鱼了。

忍不住小小的窃喜,谁说孩子听不懂弦外之音?谁说孩子一定要用高分贝控制?这轻轻的一句话,照样能取得好的效果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747397.html

相关阅读:小班音乐活动:小鸭嘎嘎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乘白云荡秋千
小班音乐游戏:牧场的小奶牛
小班音乐:大雨与小雨
小班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