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图:
《巴巴爸爸》是一部法国系列连环画,首次发表于1970年。巴巴爸爸的形象是由法国漫画家德鲁斯·泰勒(TalusTaylor)和他的法国妻子安娜特·缇森(AnnetteTison)根据棉花糖的形状而创作出来的。
教学目标:
1、在看看、玩玩、变变,跟着音乐做动作。
2、用不同方式表现巴巴爸爸变出的动物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洞洞墙。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引起“变”的兴趣。
欣赏巴巴爸爸一家变出谁,我们就和谁做游戏。
二、玩一玩,变一变,用不同方式表达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 引起动作变变变的兴趣(律动)
(二) 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1. 小兔:什么颜色是小兔?从哪里看出是小兔?(展示局部和整体,并出示小兔)
小结:小兔小兔长耳朵,小兔小兔短尾巴,短短尾巴摇一摇。
2. 小猫:什么颜色是小猫?从哪里看出是小猫?(用小老鼠作比较)
小结:小猫小猫尖耳朵,摸摸胡子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看见老鼠啊呜……
3. 小鸟:红红颜色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老师用鸟叫声印证,并出示)
小结:小鸟小鸟飞飞飞,张开翅膀飞飞飞,这里飞飞,那里飞飞,飞上去,飞下来。
(三) 听辩不同的音乐形象,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动物主要特征。
1. 听辩不同音乐形象。
2. 游戏:森林舞会
尝试跟着不同的音乐形象模仿动作。
三、变成洞洞墙,生成新的探索点。
怎样让自己的身体变一变,钻过巴巴爸爸变的洞洞墙。
教学反思:
教师设计能力,教学体现时尚元素,善于利用资源,使活动更精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660527.html
相关阅读:幼儿园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
大班语言教案 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大西瓜》
中班绘本教学:《小刺猬的项链》
‘诙谐、有趣’的图画故事带来阅读的乐趣??早期阅读《对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