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外大传播》刊登了《怀念敬爱的母亲王作民》、《我的中国同事——陈休征》、《怀念与希望——送别爱老归来》等文章,读者纷纷来信,表达了他们的感受,认为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理想的润泽。
《毛泽东主席逝世公开广播的背后》一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30年,但今天读来仍觉新鲜。今年正值毛泽东逝世30周年,本刊特刊出此文,以作纪念。分两期刊出,请读者注意。本期刊出的是下篇。
临终嘱咐播出"按既定方针办"
9月16日的《新闻报摘》节目中,播出了"两报一刊"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一次用了毛主席的"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社论,在当天播出15次,17日播出6次,18日播出3次,三天共播出24次。
从此,张春桥
中央公告:中央台转播追悼大会
《公告》说:"全国县以上地区,要在9月18日下午3时召开有工农兵以及其他各界代表参加的追悼会,先收听北京追悼大会的实况,然后,由本地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致悼词。"转播追悼大会,这是中央交给中央台的任务,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是中央台义不容辞的责任,毫无疑问,必须千方百计转播好追悼大会的实况。
必须全力以赴转播好,必须万无一失转播好!准备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是过细的,几种设想,几套方案,几手准备,必须考虑到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从开始制定预案到最后定案,这中间的变化与反复就不说了,只是记录下最后确定的方案。
一、转播时间、并机与报时
18日下午3时举行追悼大会,中央台、北京电视台提前10分钟转播,于2点50分开始。
中央台第一、二套节目和对台湾广播并机转播。为确保准时安全播出,避免临时并机出故障,留了一个非常大的安全系数,第一、第二套节目于中午12点开始并机,对台湾广播下午2点并机,对并机后的节目时间精心计算、精心安排,到3点以前的50分钟节目只能安排49分30秒,转播开始前静场30秒,形成一种气氛。
报时,在平时不成什么问题,这一次却成了一件大事,非常棘手。《公告》中明确规定"在北京时间下午3时"举行追悼大会,届时全国各地的群众默哀3分钟,有汽笛的工厂、单位鸣笛3分钟致。这个下午3时,是以中央台的报时为准的,准确报时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丝毫疏忽不得。各位听众和读者都很熟悉,平时中央台的报时是这样的:提前10秒钟响报时讯号,共响6下,以最后一响为准,接着出播音员的声音:"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若是过了12点,例如下午3点钟,就报"15点整"。为保持与《公告》"下午3时"的提法一致,使大家听了好记,这一天中央台的报时从中午以后便改为"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下午一点整",那么,原来"15点"也就是"下午3点整"了。
不只如此,过去报时讯号播音员的声音比较高亢,为了与整个治丧气氛和群众情绪相协调,改为低沉的男声,专门反复录音、制作。当录制完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播音员的报时是在最后一响之后,当最后一响响过之后,宣布追悼大会开始,各地开始默哀、鸣笛,播音员的声音与之重叠,气氛不和谐,也不够严肃。怎么办?最后请示决定只出讯号,不出播音员报时声音。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在举行追悼大会的前一天,突然听到了北京电报大楼在追悼大会这一天也要报时的消息,也是为了执行《公告》的规定,可是与中央台的报时发生了矛盾。为什么?如上所述,中央台的报时是以最后一响为准的,细心者可能注意到,北京电报大楼的报时是以"第一响"为准的,第一响之后还有一段《东方红》乐曲。两种报时讯号的时间差,外地听众不知晓,可北京市内清晰可闻,以谁家为准?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中央台不能说只准自己报,一纸紧急报告送到主管领导汪东兴的手中,他决定并通知电报大楼停止下午的报时,以中央台报时为准。
更难的问题是报时讯号会不会与宣布追悼大会开始相重叠。追悼大会下午3时开始,而宣布开始必须是紧接报时讯号的最后一响之后,宣布早了或晚了都会引起全国行动的不统一。可是,中央台不能指挥大会主持人,如何能取得联系,达成默契?后来找到一种办法,借一台收音机给大会主持人,让他听到报时讯号最后一响后开始。大会主持人是王洪文,追悼大会以后,他没有及时送还借走的收音机,粉碎"四人帮"之后,借送收音机一事作为与"四人帮"有关的人和事进行了清查,说明了事。这是后话。
在讨论报时的过程中,也曾经考虑过是否取消下午3时的报时,以宣布追悼大会开始为准。但这样做各地掌握不一致,也会有人问"中央台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不报时呢"?须知,那是个容易上纲的年代,稍有不慎不周,都是政治问题。故将此方案作罢。谁能想到本来司空见惯的"报时"竟引发出这么多问题,这么多难题,带来这么多复杂的关系。
二、如何报领导人名单
许多听众和读者可能不太注意这件事,可这是件大事,是件政治敏感极强的事,也是件困难而复杂的事,时政记者最为此伤脑筋,尤其是在动乱的"文革"之中,名单是政治人物沉浮和政治气候的晴雨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17250.html
相关阅读: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