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且担任会章起草和评议部负责人。其间,汪氏为驳斥改良派的种种谬说,发表诸多战斗檄文,在革命党人中赢得了声誉。1910年,赴北京谋炸摄政王,事泄未成,被捕入狱,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悲壮诗句。
1925年,汪氏加入孙中山北上行列,成为着名的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者。随后,汪先后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
1927年,在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从法国归国,在武汉主持发动"七一五"政变,不仅在对内政策上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在对外政策上,也改反帝联俄政策为反苏亲帝政策。两月后,蒋汪反共合作,"宁汉合流"。
抗日战争爆发后,汪氏虽在口头上也高喊抗战,但对战局始终抱悲观态度,称"茫茫前途,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从抗战开始到南京沦陷的不到半年时间里,汪氏不仅多次当蒋之面"进言和平",而且为此给蒋写了十几封信。以汪为首,逐渐在他的周围形成了国民党内的亲日派集团,以周佛海为中心的"低调俱乐部"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团体。汪精卫与周佛海等勾结,导致了国民党抗日阵营的分裂和叛国投敌集团的产生。
1938年12月,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以及汪派要员先后以各种方式逃离重庆,分别抵达越南河内与香港等地。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响应日本首相近卫的对华声明。电文吹捧日本法西斯"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不但尊重中国之主权,且将仿明治维新前例,以允许内地居住、营业之自由为条件,交还租界,废除治外法权,俾中国能完成其独立"。
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汪氏出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为汪伪政权的主脑。12月30日,汪日签署"基本关系密约"以及"汪日满共同宣言",这是全面投降日本侵略者的协定。参加谈判的陶希圣事后披露说:日本提出的条件所包括的地域,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包含的事物,下至矿产,上至气象,内至河道,外至领海,大陆上则由东南以至于西北,一切的一切"毫无遗漏地由日本持有或控制"。
南京伪政府建立后,汪精卫在日本占领军当局的支持下,以"东亚联盟"为旗帜,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国民政府"。为此,汪精卫解散了沦陷区内的各种党派团体,建立"东亚联盟中国总会","使形成为一大广泛的国民运动,强化国民党领导中心的全能机构,达到党、政、民一元化的境地";接着,在华中沦陷区推行残酷的"清乡"运动,围剿各抗日武装以改变该政府政令不出城门的状况;后又效法蒋介石推行的"新生活运动",开展"新国民运动",在思想领域奴化沦陷区人民等,为日本侵略者统治沦陷区充当马前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精卫又将南京伪政权绑上日本法西斯的战车,宣布与日本侵略者"同生共死",又参加日本主导的"大东亚会议",与东亚各国的日本傀儡政权首脑会晤结盟。与此同时,汪精卫又将沦陷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都纳入了所谓"战时体制"的轨道,以配合日本侵略者的"大东亚圣战"。汪精卫的种种行动虽博取了日本侵略者的欢心,但却不能挽救南京汪伪政权覆灭的厄运。
1943年8月,汪精卫旧伤复发,日本军医诊断为"多发性骨髓肿",病根在1935年遇刺时仍留体内的子弹,也与他因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战争中败迹日益明显而心境恶劣有关。次年3月,汪精卫被秘密送往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学院治疗。11月10日,不治身亡,葬于南京明孝陵前的梅花山。1946年1月在蒋介石返回南京之前,国民党当局指令工兵部队炸开汪墓,将汪氏棺木连同尸体运往他处火化。汪精卫虽已尸骸无存,但其叛国巨奸之恶名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汪精卫下场:1944年11月10日下午4时多,汪精卫因患多发性骨髓肿病在日本名古屋病死,终年62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78358.html
相关阅读: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
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