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袁静芝两次刺杀张学良未遂蒋介石为何还给她买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近代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困到了西安,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张学良的部下误杀了蒋介石的侄子蒋孝先,此时成为了后来张学良两次遇险的根源。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自把蒋介石送回了南京,随即他就被蒋介石软禁。1937年初,蒋介石把张学良幽禁在了他的老家奉化溪口雪窦山,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不久也跟了过去。

溪口奉化是蒋介石的老家,自然也是蒋孝先的老家。蒋孝先的夫人袁静芝听说杀夫仇人张学良到了溪口,便下了替夫报仇的决心,有两次差点就要了张学良的命。

袁静芝是个大美女,嫁给蒋孝先之后,整天过得都是富家太太的生活,没人敢惹。蒋孝先一死,所有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虽说家里依然还有些积蓄,但毕竟是个寡妇,日子自然也过得不太如意。在奉化溪口地面,只要手里有钱,袁静芝随便找些亲戚,刺杀的帮手就有了。

第一次行动,她准备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借此机会,刺杀张学良。而且她认为,上了张学良自己一定不会有什么事。一来能为自己的丈夫报仇,而来能替蒋介石除掉心腹大患。说干就干,没过几天,袁静芝便披麻戴孝地出现在了雪窦寺的大雄宝殿里。另外她找来的帮手,一部分在混在亲属中,一部分藏在山林里,以保证万无一失。

张学良和于凤至出来散步的时候,听到大雄宝殿里有人哭,便问是怎么回事。负责保护张学良安全的特务队长刘乙光回答说,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听刘乙光这么一说,张学良脸上露出愧色。虽然蒋孝先非他所杀,但蒋孝先的死毕竟因他而起。所以便执意要去上柱香,谁挡也拦不住。

张学良走进大雄宝殿之后,虔诚地为蒋孝先上了香,转身对袁静芝说:“人死不能复生,蒋夫人,请节哀顺变。”袁静芝在假意回礼的时候,手便伸进衣服准备掏枪。这个时候,于凤至看出了点眉头,随即大喊一声“汉卿!”,双腿一软,全身都倒在了袁静芝身上,正好压住了袁静芝掏枪的手。张学良前来搀扶的时候,于凤至还回头对袁静芝道歉说:“对不起,蒋夫人,我身体不好,失礼了。”见于凤至这么做,袁静芝便知道事情败露了,行动也随之失败。

袁静芝刺杀张学良虽说没闹出多大的事,但风声依然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想让袁静芝离开奉化,可蒋介石的安排还没有到,袁静芝的另一次刺杀计划便又开始执行了。

刺杀失败后,袁静芝随即又制订了第二套方案,在山林中射杀张学良。

经过袁静芝观察发现,张学良和于凤至每天黄昏都会出来散步。所有人先埋伏好后,她自己装疯慢慢逼近张学良后,然后果断出手。刺杀当天,袁静芝确实将自己化妆成了一个疯子,但她只是一直悄悄藏在一块巨石后面,静等张学良露面。

那天,张学良和于凤至确实又出来散步了。当张学良和于凤至到了袁静芝的射击范围内后,她果断地掏枪就打,子弹飕地从张学良身边飞过,钻进了张学良身后的一棵大树。枪一响,张学良和于凤至便都紧急蹲了下来,刘乙光随即便扑向了袁静芝。她的第二枪还没打响,自己就被扑过去的刘乙光控制住了。她已出手,早已布好的帮手自然也纷纷现身。虽说来的人不少,但没有一个专业人员,很快就被刘乙光的特务队全都控制了起来。

袁静芝眼见自己的第二次行刺又失败了,绝望地狂叫起来。原准备当场枪杀刺客的刘乙光,认出了袁静芝,便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抓着袁静芝的手也稍微有些松动,袁静芝便挣脱一只手和刘乙光扭打在一起。

险情消除之后,张学良和于凤至问刘乙光刺客是什么人,刘乙光掩饰说:“是个疯女人,我马上把她带下山。”在刘乙光看来,这件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悄悄把袁静芝带下山,就什么事都没了。可袁静芝一看见张学良,就一扑一扑地往上冲,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因此,张学良和于凤至自然也都认出了上一次就刺杀未遂的袁静芝。正在刘乙光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于凤至的一个举动震惊了周围的所有人,包括袁静芝。见袁静芝不依不饶,于凤至立刻挡在了张学良面前,用力将张学良往后推,并对袁静芝说:“我是汉卿的妻子,如果你一定要认定汉卿是你的杀夫仇人,那就让我代他一死。”袁静芝看到突然挡在张学良面前的于凤至,立刻就呆住了。她不得不承认,于凤至的出现使她再也下不了手了,最终怅然离去。张学良轻轻的抱住了于凤至,也感动万分。

蒋介石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没有一点办法。他单独给了袁静芝一笔巨款后,让她在上海买了一幢房子,并举家移居。从此之后,袁静芝再也没有动替夫报仇的念头,并不是因为蒋介石的一幢房子,而是因为于凤至的奋不顾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67245.html

相关阅读: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
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