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是民族战争大后方的主要基地,无论兵源、粮源都是全国之冠。武汉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全国战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大后方的战略要地,因此,四川特别是陪都重庆是日军大轰炸的重点地区,四川的损失和牺牲极为惨重,但四川人民冒着空袭的威胁,仍坚持生产,支援抗战。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中指出,五千万四川人民在八年抗战中,“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对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一、四川是抗战后方主要的兵源补充基地
四川是最早出兵抗日的省份之一,卢沟桥事变的第三天,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就电告蒋介石,表示愿率川军出川抗战,并通电全国,主张全国总动员,同心一德,共赴国难。同时川军将领纷纷表示愿率所部参加作战。9月1日川军先头部队即分三路出发奔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计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豫中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条山之战,长沙三次会战,独山之战等大小战役近30次。在全国各地抗日战场上 ,都有身穿粗布单衣,足登草鞋,肩背竹斗笠和大刀的川军健儿的身影。他们与装备精良的敌军相战,虽然奋不顾身,英勇冲杀,但损失和牺牲是很惨重的。
(抗战时期川军死字旗)
抗战八年中,四川先后出兵参加抗战的部队计有七个集团军,12个军,27个师,共出兵30250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战场,以身殉国者达263991人,负伤者356267人,失踪者26025人,共计646283人。据国民政府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战死、负伤、和失踪的总人数为3200000人,川军为64万余人,占全国总数的20?20%。
1944年湘桂战役失利,举国震动。在这紧急关头,国民政府急于组建一支机械化部队,号召十万知识青年从军。四川立即掀起知识青年自愿参军的热潮,参军人数达4万余人,也是全国之冠。此外,国民政府还不断在四川各地紧急征兵300万。在当时抗日战场作战部队中,川军的出征数量最多,占全国征募入伍14050000多人的21?53%,即在全国出征军中,每十人中就有两个川军,以致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民工拉着沉重的混凝土碾子正在修筑新津机场跑道。朗朗天空中一架美军双引擎飞机正在降落)
二、四川是战时军需物质的主要基地
沿海城市及武汉沦陷后,华北、华东的军工厂,大多集中迁往重庆地区,致使重庆成为战时军工生产的中心。这些内迁的兵工厂,在兵工署的统一规划下,经过调整和改组,尽可能实行了专业化生产,形成了新的兵工生产体系。在重庆地区的主要有第一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主要生产步枪、迫击炮弹。第二兵工厂(原汉阳火药厂)生产各类枪弹发射药及化工产品。第三兵工厂(原上海炼钢厂的一部分)从事机械修配及工兵器材制造。第十兵工厂(原南京炮兵技术研究所)生产步兵炮弹。第十一兵工厂(原巩县兵工厂)生产步枪子弹。第二十一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生产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82毫米迫击炮、中正式及汉阳式步枪。第二十五兵工厂(原珠江兵工厂之枪弹厂)生产7?5毫米枪弹、木柄手榴弹。第三十兵工厂(原济南兵工厂)生产木柄手榴弹,27式掷榴弹掷弹筒、缓燃导火线。第四十兵工厂(原广西兵工厂)生产79毫米机枪弹、82迫击炮弹。第五十兵工厂(原广东第二兵工厂)生产60、150毫米迫击炮、弹,野炮弹及山炮弹。
集中在重庆地区的这些兵工企业(包括少数民营厂)生产了大批武器弹药,据统计每年制造手榴弹300多万枚,迫击炮弹80万发,枪弹500万发,飞机炸弹7万余发。自太原失守后,前方所需武器,基本上由重庆地区生产提供,保证了抗战军需。
为满足战时军工生产的需要,重庆地区新建和扩建钢铁厂36家,抗战前重庆只有磁器口一家钢铁厂。据《战时后方冶金工业史料》记载,抗战时期,大后方有钢铁骨干企业12家,四川占十家,其中重庆占9家,云南有两家。据1945年统计数字,重庆钢铁产量达到41192吨,约占全国钢产量的三分之二。以1940年与1937年相比,四川生?产量约增加3倍,粗钢增加2?5倍。能源方面的煤炭、石油、电力亦相应得到发展,煤炭生产增加16倍,石油增加13倍,据统计,战时四川电力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年发电量2?6亿度,居战时全国第一位,这些都为抗战时期保证军工和民用的需要,起到重大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99902.html
相关阅读:吴铁城怎么死的?吴铁城因何事失去蒋介石信任
1936年蒋介石凭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内战危机?
揭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袁世凯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东洋女间谍“石榴裙”下的民国高官
揭秘: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