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过这么一件趣事:
美国来的友人拜访一位台湾籍朋友。在台湾做了简短七天的游览后,结束了这段旅程。回国前夕,台湾朋友送了一包肉松作为礼物。美国人兴奋的回国后,莫约过了一周,写信给台湾的朋友,信中除了诉说满满的快乐与感谢外,提到了这么一句:“台湾的咖啡真非凡!好喝!”
就像我之前买了一台DVDPLAYER,花了一万多元。那时候的想法,仅仅是想看看一些科学研究的纪录片,当然,特效百出的新电影绝对不能放过。也没仔细想想还有些什么功能,最后还是我细心的女朋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翻阅着这台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我才知道,原来还有着切割画面、自动录像等我未曾使用的功能。
所以比较精细的机器,使用前一定要看它的使用说明书。但是对于人体大脑的使用说明书,我们阅读了吗?这么精密的机器连看都没看,就用到我们这个年纪。难怪专家报导,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平均每个人使用自己大脑的功能竟不到全部的十分之一。太多的人抱着才华出生,最后竟带着才华默默死去。
太多人没看过大脑使用说明书,是使一生的力量用错了地方!
在拆房子的工地里,一台推土机刚把一栋老房子给推平。
房子的主人问推土机的司机:“这东西有多少马力啊?”
“六十匹马力”,司机回答。
主人听了相当惊奇,他以为能够推倒一栋房子的机器,马力该更强才是。
“真的吗?”主人不死心地再问:“可是我的轿车马力就不只一百二十二十匹了耶!”
“我知道。”司机说:“而且,你的轿车速度是这台堆土机的四十倍以上,每公升汽油跑的里程数也是这台推土机的数十倍。”
主人摇摇头:“可是我的轿车撞不倒房子!”
“要害乃在于施力点。”司机慢条斯理地说:“推土机的运转不止是为了产生动力。
记住,力量多寡多少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把力量用在哪里!”
请别再把毕生精力放在错误的地方。用力之前,必须先找施力的重点。
三岁定个性,七岁定一生
三岁定个性,七岁定一生。假如了解大脑的结构,你会发现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建议你把较多的精力放在这一个阶段的孩子身上。
很多孩子的习惯与特质,早在三岁就已经养成。只要你看过大脑的使用手册,你就知道了。人的大脑容量,从出生后就不再增加。唯一改变的,是大脑中神经元末稍梢突触的强弱。突触反映了人对特定事物的学习能力,突触越强、表示学习越强。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藉由通过不断练习正确的突触,创造一生的成就。
打从出生,我们就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大脑突触也不断地做连结与关闭的动作。需要注重的是,每个人的突触在四岁时发展到人生中的最大值,之后就不断关闭,一直到十五岁时突触的发展就大抵成型。因此,四岁是一个人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更由于外界信息有好有坏,它带来的可能是正面或负面突触的开启。开启后的突触经过排列组合,形成孩子未来的能力与态度,最终究影响孩子的一生。
努力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脑的大小与记忆的好坏有没有关系?事实上,天才,不是拥有大脑的尺寸大小,而是有效使用大脑的结果。一般人误以为脑容量越大的人越聪明,其实不然。爱因斯坦的脑容量其实只有1320克,跟人类的大脑平均值比起来算是少的了。影响人生成就是突触的使用程度。”“大脑神经元之间突触,是可以选择开启与否,并通过练习而更强壮的”。了解这个原理,就该为大脑突触预先设定练习。开启正面的突触,让“积极”、“乐观”、“勇敢”与“主动学习”等突触在孩子一生中不断排列组合,形成孩子有成就的一生;相反的,万一成长过程开启了“悲观”、“忧郁”、“惧怕”、“暴力”等突触,这些突触也会在孩子一生中不断排列组合,造成孩子悲惨的结局。
记住:人类藉由通过突触的运作与外界不断的交叉比对,产生每个人不同的逻辑思维与记忆方式,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也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命运。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