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通告:学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点击>>站内搜索<<,大部分的问题都有对应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记忆法 > 右脑开发论坛 > 潜能开发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2008/12/29 12:44 作者:macd2666 本文已影响:5891人 
“成功”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少人为了这两个字而头破血流,多少人为了这两个字而倾尽其一生的心血与汗水。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能够成功的就那么几个人,高高在上,供我们瞻望和羡慕。看到别人的成功,我们心里痒痒的,于是开始问,我和他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为什么他可以成功而我却不可以呢?成功真的有什么秘诀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至少你已经意识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你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分析起来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你没有机遇,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你的方法、观念不对,换句话说,你的力没有使在点子上。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控制;但第二个原因却是影响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很多成功人士把成功归结为两步:想和做。一个人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他想不想成功,想用什么方法来促使他成功,其次才是把想法付诸于实践。这里的“想”以及“想什么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在传统的观念里,很多人只注重实践,以为做了就会成功,结果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却一事无成。成功人士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其实就差一步之遥,差的不只是运气,不只是能力,不只是努力,更是一种明智的思维。一个人只有敢干 实干 巧干,才可以成功。
  是的,思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毫无疑问,你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去做,一个明智的思维会使你事半功倍,而一个保守落后的思维则会使你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我们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性地跟着前人走,跟着经验走,用老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结果当然不会成功。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都在变,我们的思维也应该因时适地而改变。很多传统思维,在那个时代看来是坚不可摧的,可是因为时间、空间和实践的变化,已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或先进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地猛烈冲击下,甚至会成为一种阻碍你成功的错误思维。如今的世界充满辩证思维的存在。人们观察世界、汲取知识的方法已不再是一味的传统继承,而是辩证的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所以,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是用前人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用自己独创的甚至是颠覆传统的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举例来说,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好马为什么不可以吃回头草呢?曾经你爱的人也是爱你的人,由于误会而分开了,当你们再一次有机会走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不解开彼此的心结再续前缘呢?你曾经非常热爱的一份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如果你愿意,为什么不回到从前呢?总有一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对与错,总有一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回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牵绊?所以,好马也要吃回头草。
  掌握剑走偏锋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敢于颠覆与重建思维秩序,反弹琵琶追求成功,是每一个35岁前意图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新时代应该上的必修课。
  我们都知道,职场是大多数人走向成功必须经历的一个场所。在职场,并不是你有能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你必须熟悉这个特殊的地方,了解它的特点,用明智的思维来对待它,否则,你只能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在职场这个是非江湖上,有些规则是明显的,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但如果仅仅按照显规则办事是远远不够的,有很多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需要我们尤为注意的。比如,传统的观念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在职场上我们却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要锋芒太露,否则就会有“枪打出头鸟”的危险。职场江湖上的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不会大张旗鼓地写在告示板上,需要35岁前的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参透,才能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
  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成功,换句话说,要想有事业就不能够有爱情与亲情,这是传统的观念。事实上,成功与幸福、事业与爱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我们是否想这么做。没有必要一定要放弃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先立业再成家呢?为什么不可以先成家再立业呢?和你的爱人分享你的成功与喜悦不是更好吗?所以,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也就是思维问题。传统的思维要我们在成功与幸福当中只选其一,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这种思维,只要你有能力,鱼和熊掌为什么不可以兼得呢?既要成功,也要幸福,这才是我们的明智思维。35岁前的人生若舟,浮在水中,漂泊不定。爱情若楫,激荡涟漪;亲友若水,载舟千里。在爱情中博好弈,把握好亲情中的细节,广交朋友是你成功的关键。
  许多人终其一生在成功路上徘徊奋斗,甚至跌得头破血流,最终也没有找到走向成功的圭臬。原因是,在这条路上仅靠蛮干和苦干是行不通的,还需要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思维方法。所以,从现在起就培养你的明智思维吧!文泉杰 2006年7月
  第2节: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
  作者: 文泉杰
  第一辑 剑走成功偏锋——另类思维与反弹琵琶
  掌握剑走偏锋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敢于颠覆与重建思维秩序,反弹琵琶追求成功,是每一个35岁前意图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新时代应该上的必修课。
  01 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
  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当然有!只是我们一直不给自己机会罢了。用一个比较贴切的成语来概括这一句话就是“一劳永逸”了。说起一劳永逸,很多人也许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惰性的思维,不值得效仿。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永逸”,忽略了“一劳”,永远安逸,一生只贪图享乐,当然是我们所唾弃的,但是当我们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下定决心,辛苦一阵子,漂漂亮亮地把事情做好做完,接下来就安心地享受努力后的回报,这样,有什么不好呢?何乐而不为呢?与其一辈子断断续续地做一件事情,一辈子遭受这件事情的牵绊与痛苦,不如努力一阵子,然后把时间用于其他有意义的事,拥有更多的成果,拥有更多的享受。
  两个古罗马人听说附近的山上发现了金矿,于是他们相约去山上挖金子。
  他们都希望能够挖到金子,哪怕拇指般大的金子也行,这样就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了。
  第二天一大早,矮个子罗马人就去叫高个子罗马人。高个子罗马人还在睡梦中,被矮个子罗马人叫醒后很不情愿地说:“太早了啊!你先去吧,我还要睡一会儿。”
  于是矮个子罗马人一个人先走了。来到山上,一个人都没有,他选了一个地方,开始卖力地挖掘。
  土地里面有很多的石头,挖起来真不容易,但他并不气馁,一鼓作气,越挖越卖力。
  高个子罗马人一睡就睡到了中午,等他来到山上时,矮个子罗马人已经挖了一个很大很深的坑了。
  太阳落山了,矮个子罗马人终于挖出了一大块金子。高个子罗马人由于挖的坑太浅自然没有挖到金子。高个子罗马人艳羡不已,发誓第二天一定要挖到金子。
  高个子罗马人吸取教训,第二天鸡叫第一遍就醒来了,到了山上,挖了一会儿,突然下起雨来了。雨不大,高个子罗马人对自己说:“今天先挖到这吧,反正也不急,金子迟早会挖到的。”于是,收拾工具回家了。
  第三天,高个子罗马人继续去山上挖金子,这天的太阳很毒辣,挖到中午的时候,高个子罗马人受不了太阳的烘烤,回家睡觉去了。
  第四天,第五天……一个月过去了,高个子罗马人比量了一下矮个子罗马人挖到金子时的深度,得意地说:“终于快赶上他的深度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原以为第二天一定会挖到金子,可是等他赶到山上时,不禁大吃一惊,他挖的坑已经被别人挖出了金子!
  高个子罗马人懊恼不已,只好重新选一个地方从头开始。
  日子一天天过去,弹指一挥间,已经数十年。
  高个子罗马人和矮个子罗马人再一次相遇都已经是白发苍苍。
  高个子罗马人问矮个子罗马人:“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矮个子罗马人说:“多亏了当年挖到的那一块金子,我用它进行了投资,雇了几个人为我工作,现在我已经拥有了几十个农场。”说完又问高个子罗马人:“你呢?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
  高个子罗马人羞愧地说:“我一直在挖金子,一直没有挖到。”
  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矮个子罗马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辛苦一天,挖到了金子,然后一辈子享受财富与成功,而那高个子罗马人的一生看似勤劳辛苦,事实上却是碌碌无为的一生,毫无意义的苍白的一生。
  农业时代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几乎万年不变,因此产生“只要努力一定成功”的信念。
  工业时代管理挂帅,重视流程效率优先。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却一定会失败,一味地努力工作不如有效地努力工作,这个时代只有一个信念——绩效!可惜,工业时代已经结束,一味地努力、有效地努力不一定会成功,甚至成功也不一定是对的,要“成功不坠”才对。
  如今是一个智慧时代,是一个诡谲的时代,面对不改变就被淘汰的崭新时代,如何“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最为重要。农业时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到了工业时代修正为“一分耕耘,十分收获”,而到了现在的智慧时代则修正为“一分耕耘,无穷尽收获”。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比如学习就不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提倡“努力一阵子,享受一辈子”,不是提倡享乐主义,而是提倡大家用对时间做对事,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去做更多的“一劳”,享受更多的“永逸”。
  第3节:两点之间最短距离
  作者: 文泉杰
  002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座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很多同学在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一年级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
  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
  教授一针见血地为我们指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这样一个真理,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为了简单的追求并无效用的直线而弄得自己头破血流,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呢?
  古代有两个商人经过一片沙漠时迷路了。
  沙漠浩瀚无边,方圆百里没有任何参照物,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他们不知道往哪边走,走了一阵子又走回了原地。到了晚上,两个人都很笨,甚至不知道看北极星,只好在沙漠里冻了一宿。
  第二天,两个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第一个人坚决认为要往西走,第二个人虽然不知道要往哪边走,但不同意第一个人的意见,说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方向,怎么可能往回走呢?
  冲突得不到解决,两个人只好各走各的路。
  第一个人为了走出沙漠,认为不管是回去的路还是走到其他什么地方,只要能走出沙漠就好。于是他坚定一个信念,只朝着一个方向走。虽然朝着这一个方向走并不是直线。两天两夜后,他的食物和水已经用完了。正当他绝望之际,他看见了前面不远处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是欢迎他的到来。就这样,第一个人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第二个人认为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只要走直线,不走弯路,就一定会走出沙漠,而且还会比第一个人先走出沙漠。为了走出沙漠,他在原地做了一个记号,然后朝东走。走了不多久,他觉得不对,以为自己走了弯路,又返回原地。接着往南走,不多久又折了回来。接着往北走,走了半天仍然不见一个人影,以为又走错了,还是回到了原地。接下来,他尝试了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几乎每一个方向都试过了,他还是回到了原地。这时候,他的食物和水也用完了。几天后,这个人不但没有比第一个人先走出沙漠,而且死在了沙漠里。他死的时候仍然不明白,沙漠里没有直线,只有方向。如果你不转变你的思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直线,那么等待你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像沙漠这样的迷宫,既然是迷宫,就不要奢望两点之间的直线会拯救你,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我到底该走哪一条路?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有效的路?捷径又是什么?捷径就是最短的路吗?只有想清楚了,摒除心中根深蒂固的直线情结,不盲目追求最短的距离,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你才会成功地到达你的目的地。或许时间是稍微长了一点,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到达目的地吗?难道你想一辈子在原地打转不成?没有人会这样想,你也不会。
  玩过电脑游戏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直线代表着一个陷阱,一个诱惑。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迷宫,走出迷宫是我们最大的目的,为此我们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我们总想走直线,总想走最短的路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更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出路就在眼皮子底下,但是朝着前方直走就是走不出去,硬是要你转好几个弯才能出来。当你走出迷宫,眼前豁然开朗的时候,你就会想,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是值得的。
  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一个农夫为了让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竟然亲自去田地里一株一株地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由于缺乏水分和营养,在太阳的暴晒下枯萎了。农夫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们不能原谅的是他实现愿望的方式,他是一个典型的直线病患者,为了追求最快最短,结果却断了自己的衣食之源。说起这个故事我们常常会嘲笑农夫,然而在嘲笑农夫的同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明白: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我们要的是最有效的距离。做好一件事情,到达一个目的地,有些过程,有些距离是必须的。如果你是一个毕业生,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那么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积累,而不是马上去开公司。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但你只不过初出茅庐,那你就不要老想着自己的思想有多么先进,你首先要做的是得到读者的认可。如果你人微言轻,没有人把你独特的见解放在眼里,那么你可以先不创新,而是去模仿,然后当大家都认可你的时候再创新。
  第4节:智慧的选择
  作者: 文泉杰
  003 一个智慧的选择胜过千万个打拼
  天道酬勤,这是上天对勤奋努力的人的厚爱与褒赏。上天是公平的,你失去了一些总会用另外一些东西补偿你;你得到了一些,也会从你身上拿走一些东西。
  但是,我们必须要说的是,成功仅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勤不一定能补拙,有时候一个智慧的选择胜过千万个忙碌的打拼。如果把千万个打拼比作勤奋的话,那么一个智慧的选择就是你的方向、目标和位置。再也没有什么比方向、目标和位置更重要的了!勤奋没有错,但一定要用在正确的道路上,弄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选择自己的方向,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如果盲目地勤奋,结果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古代有一个屠夫,杀猪的技术非常好,方圆百里的人都愿意找他杀猪。
  同村的一个秀才看不起屠夫,说他是蛮夷之人,有本事就去屠龙。
  屠夫听了秀才的戏言,觉得很有道理,想自己如果这一辈子都和猪打交道太没有出息了。为了使自己更有出息,也想杀杀秀才的傲气,屠夫决心学会屠龙技术,做一个伟大的屠龙人而不是杀猪人
  屠夫为了自己的理想勤学苦练屠龙技术,天天练夜夜练,十年过去了,所有的屠龙技术和屠龙知识都学会了,屠夫决定去屠龙了。
  又十年过去了,屠夫走遍天下也没有找到一条龙来实现他的屠龙之梦。
  屠夫再一次遇到秀才时,秀才已经是本地的知府大人了。屠夫向秀才诉说这十年来的遭遇。秀才又一次嘲笑他说:“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龙,世上流传的所有关于龙和屠龙的知识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堆。你天生就是杀猪的命!”
  屠夫这时候才幡然悔悟,可是时过境迁,为时已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幸好在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时候,还有这样一句话安慰我们。于是我们又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下一次努力之中,准备迎接下一次的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
  上面的屠夫已经够勤奋了,结果呢,等待他的还是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道路,一条错误的道路,在这样的道路上勤奋又有何用呢?想象一下,如果这位屠夫坚守自己的职业,杀一辈子的猪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也许早就腰缠万贯,儿孙满堂了。
  如果说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换来的,那么这百分之一的天才就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样重要。如果你缺乏百分之一的天分,那么即使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无法成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以靠勤奋获得,而百分之一的天分是永远无法靠勤奋获得的。
  勤奋的另一种说法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信以为真。于是什么事做了就做了,一做到底,什么事错了就错了,一错到底。
  确实有坚持就是胜利的例子,而且很多,但也有南辕北辙的故事,一个人驾着车子朝与自己的目的地相反的方向跑,越跑越远,越跑越远。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盲目挥霍。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的态度,我们要懂得放弃,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请你一定要找准目标,否则坚持往往换来失败。
  一条在水里游泳的鱼,偶尔看见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心生羡慕,它想:“要是我也能够飞翔多好啊!”
  于是这条鱼开始整日整夜地模仿飞鸟在天空中飞翔的姿式,企图有一天能冲出水面,飞上蓝天。它的同伴劝阻它:“你别白费力气了,鱼就永远学不会飞翔。”
  这条鱼对同伴的劝阻很生气:“你是嫉妒我以后能够飞翔吧?你等着瞧吧,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学会飞翔的本领!”
  于是这条鱼继续勤学苦练飞翔的本领,继续做着飞翔的美梦。就这样它做了一辈子飞翔梦,却始终没有学会飞翔,直到被渔夫打捞上网的那一刻,它也仍然没有想明白:“我勤学苦练一辈子飞鸟飞翔的姿式,可我为什么就是不能飞翔呢?假如我能飞翔该多好,那样我就不会被这该死的渔网网住了。”
  所有的心血与汗水付诸东流,于是我们抱怨上天不公,我们一直在努力,可为什么成功的不是我们呢?因为我们只知道勤奋,除了勤奋还是勤奋,所以我们始终不能成功。
  那么,现在,你就要问一下你自己了:我现在到底在干什么?我现在所做的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我喜欢目前的处境并愿意坚持下去吗?如果不喜欢,那么你想做什么?你希望做的又能给你带来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你才可能成功。
  总之,一定要选择走正确的路,在你自己的路上勤奋!记住这句话吧,一个智慧的选择胜过千万个忙碌的打拼。
  第5节:知趣而退
  作者: 文泉杰
  004 知趣而退的天空很开阔
  知趣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本质。一个人如果不知趣,难免会自取其辱,碰得满鼻子灰,酸溜溜地难以在他人的面前抬起头来。
  不知趣的人做事往往不知深浅,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出发点没有站在稳固的基点上,而是从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做出判断。当别人替他拆穿这层楼阁的时候,他才不得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灰头土脸地没意思一番。
  知趣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真是不知其可。不知趣作为一种心态来讲就是不管别人的看法,自己却沾沾自喜地邀功请赏。有的人办事能力很差,但却喜欢夸耀自己,等待别人尤其是上司的奖赏,结果明眼人都知道,除了碰壁没什么好说的。
  中国古代有个人叫艾子,喜欢打猎,喜欢骑在马背上追逐鸟兽的痛快的感觉。为了自己的爱好,艾子养了一条善于追捕逃跑的兔子的猎狗和一头机警迅捷的猎鹰。每次外出打猎,艾子都要带上心爱的猎狗和猎鹰,并把捕到的兔子的心肝扔给猎狗吃。所以每次艾子捉到兔子,猎狗总是摇着尾巴,两个前腿竖起来,不停地上下蹿跃,等着艾子将兔子的心肝喂给它吃。
  一天,艾子外出打猎,在山上转悠了半天,一只兔子也没遇到,这时的猎狗已经非常饿了,肚子时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
  正在这个时候,两只兔子从草丛中窜出来,向旁边不远处的灌木丛跑去。艾子便放猎鹰去咬兔子。两只兔子在草丛中上蹿下跳,非常难捉。猎鹰也随着兔子上下左右地扑腾,但是想要捉到兔子却很是费劲。这时,猎狗跑过去对准一只兔子猛咬下去,结果正好咬在猎鹰的脖子上,把猎鹰咬死了,两只兔子也趁机逃窜了。
  艾子跑过来,看到自己心爱的猎鹰死了,十分伤感。艾子把猎鹰拿在手中,心里不住地懊悔和气愤,伤感至极竟流下泪来。而此时,猎狗却摇着尾巴走过来,高高地把前腿竖起,上下跳跃,摇头摆尾,沾沾自喜地向艾子邀功请赏,等艾子喂它心肝吃。
  艾子看到猎狗这样,气不打一处来,用手指着它大骂不止:“ 你这只不知羞臊的狗,咬死了我的猎鹰,还敢在这里摇头摆尾地请赏?”
  猎狗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看到主人正在盛怒悲伤之下,乖乖地躲到一边,做懊悔和害怕状,艾子一看猎狗知道自己错了,在旁边吓得瑟瑟发抖,也就算了,不会再责骂了。可猎狗却偏偏不知趣,摇头摆尾地去乞赏,自讨没趣自讨其辱。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没有“眼里见”,自以为了不起,谁知惹祸上身。做人要学得聪明点,看到别人在愤怒中或不得意时,就应该识趣地等到别人平静以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不仅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不受侮辱。
  在职场更要识趣,不知趣不但会引起上司同事厌恶,人际关系搞不好,自己的事业也会受挫。本该升职的因为不知趣而得不到升职,本该获奖的因为不知趣而得不到奖赏。有时候更会因为不知趣使自己陷入一种窘迫的境地,同事讨厌你懒得搭理你,上司烦你,不愿意和你一起交谈,使你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你的心情也随之沮丧起来,生活变得黯淡无光。
  龟兔赛跑以后,乌龟总是洋洋得意,兔子却一直沉默不语。乌龟不管兔子的感受,做着自己长远的规划。
  过了几天,重塑形象的乌龟给狮王递上呈文,要求委以重任。
  看门狗问乌龟:“你想谋什么职位?”
  乌龟说:“想当跟车的仆人。”
  “这哪儿成?”狗纳闷道,“你怎能胜任这个职务?你爬一步才前进一寸,而跟车的仆人要求有飞毛腿般的奔跑能力,你真是异想天开。看来,你从没侍候过富家豪门。”
  乌龟道:“如今这世道,不看你是否有真才实学,只要有这份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满意。”
  结果呢?通过三亲六故拉“裙带”关系,乌龟真的当上了这个官差。这么一来,赞颂之辞漫天飞,都夸乌龟跑得快,是个了不起的奇才。
  在这种社会评价下,乌龟更加自信,又产生了更宏伟的设想,于是找到了鹰王说:“请教我飞翔吧!只上一堂课我就能冲上云霄,穿过大气层,翻飞在太空。在那里,我可以看到太阳、月亮,还有成千上万的星星。我还可以神速地降落,逍遥自在地掠过一个又一个城市,在短短的几天中饱览所有风光!”
  鹰王嘲笑乌龟的荒唐,奉劝他知命守分,耐心地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可乌龟却固执己见,坚持要鹰王把飞行的本领教给他。
  鹰王无奈,只好抓起乌龟直飞云端,并对乌龟说:“看你怎么飞翔!”说着鹰王爪子一松,乌龟掉了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对于企业来讲,有了 “乌龟式” 的员工是不太称心的,公司的一些紧要的事情准会被“乌龟”贻误时机。“乌龟”的致命弱点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怎么样的生活。乌龟因为在赢得龟兔赛跑以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誉,便飘忽忽不知所以了,做出超出自身实际能力的决策或不计代价的扩张,结果代价必然是惨重的。
  做人要本着实际情况来,不能走自己难以承受的道路。知趣是一个大智慧,其实很简单,但很难有人真正地悟到和做到。有时候因为你一时的不知趣,前面的路可能会被你走死,而如果你知趣地后退一步,自会呈现出海阔天空的境界。
  知趣是优美而优雅的,别人会认为你很懂得自尊自重,会认为你懂得进退的分寸,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侮辱和鄙夷绝缘。
  第6节:知道停止
  作者: 文泉杰
  005 只有知道停止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
  有一只蜜蜂出生没有多久就开始采蜜了。它先是辛勤地学习采蜜的方法,学习寻找花粉花蜜的方法,学成之后,它就离开蜂巢,四处去采蜜。
  每到一处,它都会把这里的花粉花蜜全部采完,一点也不剩下。然后又开始去另外一个地方。有一次,它来到了一个四季鲜花不断的地方,发现这里的花这么鲜这么艳,欣喜若狂,于是忘乎所以地忙碌起来。
  一只蝴蝶飞过来,好心地劝它说:“蜜蜂老弟,为什么那么忙呢?我们来捉迷藏吧!”
  蜜蜂头也没有抬一下,继续飞来飞去。渐渐地,蜜蜂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蜜老是采不完呢?这边的蜜明明采完了,可是等我采完那边的蜜再来看这边时,又有好多新鲜的蜜长出来了。蜜蜂不知道,这个地方是春城,鲜花永远没有凋谢的一天。
  蜜蜂以为自己不够勤奋,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即使天下着大雨也没有休息。
  但是不管蜜蜂如何加倍地努力,蜜依然是越采越多。终于有一天,这只蜜蜂累倒了,它驮着蜜从空中掉了下来。
  那只蝴蝶又飞了过来,关切地问:“蜜蜂老弟,你怎么啦?”
  蜜蜂说:“我快不行了。可我的蜜还没有采完呢。”
  蝴蝶叹了一口气:“真搞不懂你们蜜蜂。为何总要自己折磨自己呢!”
  蜜蜂说:“这就是我们蜜蜂与你们蝴蝶的区别。你们不采蜜还可以跳舞,我们不采蜜还能做什么呢?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所赞赏的蜜蜂。蜜蜂的勤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都比不上的,但蜜蜂又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一种动物,它们一生只重复着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它们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它们把自己逼得太紧,不留给自己任何闲暇的时间。
  我们赞赏蜜蜂的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学蜜蜂。蜜蜂只知道不停地忙碌,却不知道停下来,留给自己一个休息与思考的时间。蜜蜂的极端习性是生命的一大悲哀。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还有粉,它们就不会休息。但是世间的蜜和粉又怎么能采得完呢?所以,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是蜜蜂注定的悲剧结局。
  蜜蜂无法改变自己,但我们人类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可纵观四周,又有多少现代人在重蹈蜜蜂的覆辙呢?为了追逐更大的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马不停蹄,不留给自己一点时间,结果等到拥有财富和名誉的时候却没有时间享受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位漂亮的娱乐记者,由于职业的关系,她经常有机会接触一些大牌明星。看着这些明星整天吃山珍海味,住五星级酒店,出入不是“别克”就是 “宝马”,心中艳羡不已,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大红大紫。
  但当她采访完一位国际著名影星后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记者问了这位明星这样一个问题:“你这一生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 你们可能都认为我这一辈子很快乐,生活的很有意义,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我年轻的时候,就在为成为一个电影明星而奋斗,就像参加赛跑的马,带着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终点的白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路上到底有什么奇花异草,我根本不知道。几十年后,我有了地位,也有了名誉和财富。可是,我并不像别人那样快乐和幸福。我有三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出生时,我都不在家而是在外地拍片。我从来没看过孩子们走第一步的样子,我更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由于忙着拍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首映式、发布会和巡回演出,我难得有空去读我喜爱的书,也无暇去花园里给花木浇浇水。我这几十年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你觉得我这样的一生有意义吗?”
  记者听完这位明星略带伤感的叙说,突然打消了自己想成为明星的念头。她突然发觉,自己是幸福和快乐的。工资不高也不低,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空陪伴在孩子与父母的身边,还有时间可以与爱人出去旅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世界里,许多人在忙碌的脚步声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在寻找什么,很多曾经期望的美好以忙碌的借口而拒绝了。就好像到美丽的庐山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过去,没有什么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脚步,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脚下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很多旅行者因为石碑上的这一句话在爬山的时候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我们是否也应该在工作中适当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呢?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勤奋的工作是为了更高品质的生活。假如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在“爬山”的路上只顾低头“爬山”,完全忘记享受周围的美景了。
  不要以为等你有了名有了利之后再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时间是不会等你的,孩子天真活泼的笑脸,爱人的温柔呢喃,还有你健康的身体都会成为过去,而你那时除了抱着赚来的钱又可以做什么呢?正如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所说:“工作、爱情、生活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我们努力,但我们毕竟不是蜜蜂。
  只有知道停止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幸福。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奔跑,没有停止,这样的人生就是苍白而单调的。
  第7节:避开竞争锋芒
  作者: 文泉杰
  006 避开竞争锋芒,挖掘潜藏市场
  在当今的社会,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在各行各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怎样才能够避开竞争锋芒,挖掘潜在市场呢?用老子的智慧来教导我们就是:独辟蹊径,或者说创新。为什么一定要和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为什么一定要走大家都走的路?为什么不可以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为什么不可以与众不同?
  老子说:“或曰不争,或曰处下,或曰祸福相生。”也就是说,多数人都争名夺利的时候,老子却教人不争;多数人当了领导高高在上驱使手下人的时候,他却教人以下人自居;多数人遭遇祸事沮丧的时候,他却教人要想到将来的幸事福事。老子的这些思想虽然是无为而治,但它的另一个积极意义就是让我们知道,无论从事各行各业,切不可盲目地追赶潮流,大家都做什么生意我也跟着去做,结果往往我们还没有站稳脚跟,市场就已经饱和了。
  小王是湖南湘西人,独自来北京创业。有一次在等车的时候,看见很多人手里拿着自己家乡的掉渣儿饼吃得津津有味。小王很纳闷,这种饼在家乡都没人吃,怎么一到北京就这么火呢?他循着一个方向望去,看见购买掉渣儿饼的人都排成了一条长龙。
  这个时候,小王想,再等一阵子,如果还有这么多人爱吃掉渣饼的话,自己也开一家。
  有时候,很多事物的兴起是毫无端倪的,在吃掉渣儿饼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几乎一夜之间“土家族风味,中国式比萨”的掉渣儿饼店开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那阵势完全可以和成都小吃媲美了。小王这时候急了,自己家乡的生意都被外地人做了能不急吗?于是,小王不做市场调查,风风火火地也开了一家掉渣儿饼店。
  正当小王等着坐收渔利的时候,他却失算了。一个月下来,小王的掉渣儿饼店血本无归。
  他想不通,于是去问其他掉渣儿饼店的老板,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惨淡经营。因为,这样的掉渣儿饼店在北京已经达到了几千家,市场已经饱和得不能再饱和了。
  小王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开拓市场的胆魄,本来已经预见了巨大的商机,却没有抓住机会,等到和别人一起蜂拥而上。
  这就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成功者总会独具慧眼,走自己的道路,遇到机会从不放过;失败者总是在等待,没有勇气跨出第一步,而真正去做的时候机会已经失去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独辟蹊径,要敢于创新。创新是可贵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生存发展之道,不创新就要落后,一落后就要挨打。当然,创新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好的传统我们当然要坚守,遗留的弊病要有勇气抛弃。
  僧多粥少,独木桥只能承受那么多的人,为何还要和别人一样去争得个头破血流呢?你拼尽了最后的力气也只能够得到那么一点点,甚至一无所获。道理很简单,一块蛋糕就那么大,一个人吃感觉当然很多,十个人分就感觉很少了。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市场,缺的是发现的眼光,缺的是避开竞争锋芒,独辟蹊径的勇气和决心。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孤独,很艰难,但只要你的思路是对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前面的路越来越宽,越来越顺。
  牛仔裤现在已经风靡全球,牛仔裤创造的财富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可是你知道牛仔裤当初是怎么样发明的吗?
  一个世纪以前,美国西雅图因发现金矿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疯狂涌入,犹太人李维也是这批淘金者之一,却每天都以失望告终。一天,李维和一位疲惫不堪的矿工坐在一起休息,这位矿工抱怨说:“唉,我们一整天拼命地挖啊挖,裤子破了都顾不上补。这鬼地方,我们做这样的工作裤子破得又特别快。”李维听完朋友的抱怨,突然脑筋一转,眼前一亮,他想,帆布不正是耐磨的布料吗?为何不用它来做牛仔裤?这样一来就可以耐久实用,一定会受到矿友们喜欢的。说干就干,李维拿来工具,找好材料,经过认真的研究制作,不久,第一条牛仔裤的前身——工装裤就这样诞生了,并从西雅图迅速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李维也由当初的贫困淘金者一跃而变成“牛仔裤大王”。
  可见,很多商机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你就会成功。
  成功就是这样简单,换个想法,避开竞争焦点的锋芒,迅速抢占潜藏的市场就可以了。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调整思维,准确地判断出潜在机遇的。
  没有必要吊死在一棵树上,没有必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这个世界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你为什么不可以第一个走这条路,你为什么不可以独立先行?成功的人总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然后发现蟹肉的美味。成功的人不是追赶潮流,而是开创潮流,引导潮流。
  第8节:扬长避短剑走偏锋
  作者: 文泉杰
  007 扬长避短,剑走偏锋
  战国时的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
  有一次他和齐威王约定,在****中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对等比赛。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很强悍,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这时,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新的比赛中,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再以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以二比一取胜。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田忌****的故事。孙膑的谋略在于:不与强者争一时的长短,而是依据自己的实际,错开优势,以长击短,因此取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扬长避短,剑走偏锋。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知道你在这方面比不过人家,可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呢?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难道我们就不可以选择阳光大道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有其长处,就必有其短处。如果你是一位求职者,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去找自己合适的工作,而不是什么工作待遇高就找什么工作,更不可以什么工作做不了就去找什么工作。挑战自己弱点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有时候是没有必要的,不管你怎么完善人总有弱点的,你不可能将一辈子的时间都用来挑战自己的弱点。
  阿琳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有着很好的形象。阿琳在一所重点大学读本科时就获得了经济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大型企业做了两年的营销策划工作,后又重返学校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了好几篇有影响的论文,连任四期该校研究生学报的主编,在全国性的创业大赛上三次获奖,是该校的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她的毕业论文发表后,在金融界和知识产权界引起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都对她进行了追踪报道。
  尽管这样,阿琳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合作精神不够,不善于和别人相处,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她的弱点,一个人独立性强正显示了他的能力。应该说,阿琳找一份比较独立的工作是比较现实的,但为了挑战自己的弱点,研究生毕业后,阿琳到北京一个研究所工作,仅两个月,就因跟上司、同事的关系不好被迫离职。
  阿琳为此非常苦恼,在征询职业规划师时,阿琳说:“我就是想学会与别人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现在不去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那我以后就更不行了。”
  职业规划师告诉阿琳,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独立工作和与别人一起工作两种。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要大家一起来做,有些工作需要与别人合作,有些则完全可以由自己独立完成,选择工作不是挑战自己的弱点,而应该是避开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与自己个性相符的工作,这样有益于你的长期发展。因为性格原因,有的人适合于与别人一起工作,有的人就不适应。不适应的人尽管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有所改变,但很难发挥到最好的状态。如果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独立工作的职业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必须费力改变自己弱点后才能胜任的工作呢?
  阿琳在职业规划师的建议下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专门受理经济类案件,结果非常成功,自己的心情也很愉快。
  很多人都像阿琳这样,在是是非非的职场江湖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眼睛总是看着别人。我们总是试图改变自己,去迎合大众文化。我们总是试图弥补自己的短处,只是为了与别人的长处竞争。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强的先天优势。成功的职业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克服弱点上。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更应该懂得扬长避短的用人之道。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学会容忍下属的缺点,同时积极发掘他们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人更是如此,每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如果管理者能够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所长,通过互补,缺陷就会变少。这样通过整合资源,以一人之长补另一人之短,整体效果就上去了。有人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同时必然颇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轻易附合别人意见;有人办事缓慢,手里不出活,但他同时往往办事有条理,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合群,经常我行我素,但他同时可能有诸多发明创造,甚至硕果累累。
  在用人方面很注重扬长避短。
  一次,他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在魏大人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古怪。推荐人在旁边非常尴尬,认为他肯定没有录用希望。不料魏征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因为魏征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 “监库门”。年轻人上任之后,果然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
  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先生也是在用人方面注重扬长避短的榜样。
  中田原来是松下公司下属的一个电器厂的厂长。一次,副总裁对前去视察的松下幸之助说:“中田这个人没用,尽发牢骚,我们这儿的工作,他一样也看不上眼,而且尽讲些怪话。”
  松下觉得像中田这样的人,只要给他换个合适的环境,采取适当的使用方式,爱发牢骚爱挑剔的毛病很可能变成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创新的优点,于是他当场就向这位老板表示,愿让中田进松下公司。中田进入松下公司后,在松下幸之助的任用下,果然将弱点变成了优点,短处转化为长处,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成为松下公司中出类拔萃的人才。
  可见,任何人的短处中都蕴含着长处,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必定能使事情扭转乾坤。
  第9节:借力而行一剑封喉
  作者: 文泉杰
  008 借力而行,一剑封喉
  借,首先是借助人的力量,但往往不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能不能借,会不会借,关系到你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的宏图。借得对,就会大大裨益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相反,就会功亏一篑,竹篮打水,自己的宏图伟业也作烟云散,因此不可不谨慎地对待。
  人生在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仅靠一个人的微薄的力量是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天空的。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人际关系,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人际关系也被冠以“人脉”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打造自己的人脉,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人脉之中谁会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这就是“借”的艺术中的借人之力。成功的道路上离不开“贵人”的帮助,人脉资源越丰富,贵人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可以“借”的力量也就越雄厚。
  有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让你处于一种挣扎的困境中,也许贵人的些许援助就会使你脱离困境,重返坦途。
  战国末期,有个商人叫吕不韦,经常来往于各国间做生意。一天,他在赵国碰见了质赵的秦国太子——国君的儿子异人,经过几次交往,两人成了好朋友。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他不知道到底哪一个儿子好些,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
  有一天,吕不韦去找异人,问他想不想回秦国,异人说:“我做梦都想回去,可一来我没法回去,二来回去了又能干什么?”吕不韦说:“我会想办法让你回秦国,而且还要让安国君立你为太子。”异人听了,十分感动,就说:“如果真能让我当秦国国君,我就让你当丞相。”
  吕不韦先用重金贿赂了安国君妻子华阳夫人的姐姐,进而见到了华阳夫人。吕不韦又送给华阳夫人许多珠宝,然后对她说:“异人在赵国特别想念你们,他聪明好学,而且朋友遍布天下,大家都说他是个孝子。”华阳夫人听了很感动,就怂恿安国君把异人立为太子。
  后来,安国君即位,即秦孝文王,他在位时间很短,没多久王位就传给了异人,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
  三年后,秦庄襄王死了,吕不韦就扶持太子嬴政即位,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秦始皇。当时嬴政只有13岁,一切国事都由吕不韦把持,称他为尚父。吕不韦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不得不说,吕不韦是异人生命中的贵人,而华阳夫人是吕不韦生命中的贵人。异人借吕不韦的力量重返秦国当上了国君,吕不韦也借华阳夫人的力量完成了心中的计划,扶植异人当了君主,并将秦国的大小政事悉数掌握在自己手中。
  贵人在生命中的出现,是成功道路上的一大转机,人生中一切从困厄到顺利的转变,都将随着贵人的出现而发生。凭借贵人的帮助,事业才会拨云见日步步高升。
  有时候,某人的一句话令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个人就是你的“贵人”;有时候,某人的举手之劳帮你卸掉了重负,让你轻装上阵信心百倍,这个人就是你的“贵人”;有时候,某人不经意间的一个提示,让你豁然开朗有如神助,这个人就是你的“贵人”。
  小张是中文系毕业的才子,性格热情大方,文笔非常好,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工作。工作之余,他发挥自己的爱好,时常在其他杂志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为报社争得了不少的荣誉。
  一晃工作三年了,报社要给工作刚满三年的年轻人评定职称,结果小张和另外两个年轻人同时入选在职称评定的范围内。小张生性淡泊,他一寻思,另外两个人的父母不是市里的高官,就是有背景的富商,于是心中断定自己没多少希望,也就没把评定职称这回事放在心上,依然像往常一样写自己的诗歌,发表自己的文章。
  而另外两个年轻人多方活动,上下疏通,着实费了不少力气。过了两个月,评选活动结束,果然另外两个年轻人获得了高度的肯定,资料被送到社长那里做最后的评定。小张看到结果,心中虽不在意,可是也禁不住感叹世道的不公正。
  一个星期以后,社长做出了最后的评定,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小张得到了社长的充分肯定,获得了职称的晋升。
  原来,社长在其他媒体上时常看到小张的作品,通过作品,看得出小张是一个工作积极、为人热心、能力突出的有为青年,于是便把职称晋升的机会给了小张。
  社长没有顾及另外两个人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父母一辈的影响,而大公无私地把晋升的机会给了小张,让原本无望的小张十分惊喜,可见“贵人”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它可以撇开世俗的障碍,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帮助你完成原本不容易企及的事情。如果没有社长这位贵人,小张怎么可能胜过有着权力和金钱背景的另外两个年轻人呢?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一是自己付出努力,做出成绩,这是基础;二是要学会借力,借助贵人之力。寻找能帮助你的贵人,这样的贵人隐藏在你精心打造的人脉之中。不要小觑人脉的力量,以为那没什么了不起,个人的成就都是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的,这样就大错特错了。综观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得到了贵人的帮助。想一想如果刘邦不是得到了吕后父亲的欣赏,能有日后的大展宏图吗?
  要想有所成就除必须付出之外,还必须借助贵人的帮助。作为个体的自我在打造人脉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可能成为贵人的那个人。他们的特征也许很不明显,但不要因为这样就忽视了贵人的存在。生命中会有很多贵人出现,有的能帮助你解决那个疑难,有的能帮助你化解这个困境,只有把握好了,你的事业才会有转机,有提升。
  第10节:道不同可以为谋
  作者: 文泉杰
  009 道不同,可以为谋
  《论语》里有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不在同一条道上的人,不属同一阶级的人,不是同一立场的人,就应该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在阶级分明的社会,孔子显然是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说话,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到了现今这个多元文化相融、开放开明的社会,如果还这样认识,那么我们的思想就过于狭隘、过于禁锢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当中,你不一定看得见这种联系,但是你绝不能否认这种联系。你看不见的不一定就不存在。天南海北的两个陌生人可能有一天会走在一起,这就是联系。既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我们相交,那么我们为何还要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呢?
  也许我们今天“道”不同,但谁能够料到明天我们“道”也不同呢?
  小李是上海一家权威媒体的首席记者,做事喜欢独来独往,对不在同一条道上或者地位身份比自己低的人从来不去交往,即使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也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这天单位来了一位新同事,小李首先打听她从事什么职务,当她得知新同事仅仅是一位校对员时,连招呼也没打就借故离开了。
  巧的是新同事就坐在她的对面,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新同事一直抱着友好的态度与小李交往,遇到的时候总是给小李一个微笑,而小李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小李觉得没有必要和这样的人交往,认为一个小小的校对员对自己永远不会有任何帮助。
  新同事似乎对新闻事业很感兴趣,常常问小李一些关于采访的问题,小李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要么干脆就说不知道。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小李始终没有接纳新同事。
  有一天,杂志社人事调整,新上任的主编召集记者开会。
  小李收拾东西去会议室,新同事也收拾东西跟在她的后面。小李厌恶地说:“你跟着我干嘛?我们记者开会关你什么事情!”
  新同事笑着说:“我也去开会。”
  这时候,小李的朋友向小李使了一个眼色,叫她过去,然后小声地说:“她就是新上任的主编。”
  小李当时一下子就蒙了,这怎么可能呢?她明明是个校对员嘛!
  后来小李才明白,新同事早就是杂志社安排的主编,之所以先做校对员,是在微服私访,暗地里看看员工们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
  小李后悔莫及,生怕主编公报私仇。好在主编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像没事一样,以前对小李是什么态度现在还是什么态度。因为主编也不得不承认,小李的确是一位出色的记者。
  但小李却吸取了教训,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她都真诚相待,与人为善。因为她明白了,有些人虽然现在和你没有多大的关联,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成为和你关系紧密的人,而且即使不成为关系紧密的人,自己这样做对自己也没有一点坏处。
  小李的故事告诉我们,道不同,可以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因为我们企图排斥别人,于是就为我们的排斥找了一个理由,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仅仅是因为道不同吗?还是由于我们过于傲慢固执,无法听取别人对你的意见?我们或许内行,于是对外行人的意见嗤之以鼻。我们或许外行,于是对内行人的行为不屑一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来就是平等的,真正的交往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如果在开始交往前你就想着要从这个人当中获取利益,那么这样的交往不会持久,对方也会看穿你的心思。唯利是图的交往只会导致你的朋友越来越少。
  狭隘的心灵是装不下快乐的源泉的。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接纳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宽容比我们低的人。
  一个人的学识是有限的,多个人的学识是无限的。虽然学的不是一样的知识,做的不是一样的工作,但是谁也无法料到你以后会怎么样,谁也无法料到你以后就一定不需要那样的知识,那样的人对你帮助。道不同,就不去与别人交往的人往往会断了自己的后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如果你本着一颗平常的心,不求回报,你得到的反而会更多,因为你的路越走越宽,你的朋友越来越多,自然,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
  同一片天地可以容下不同的山,同一座山可以容下不同的森林,同一片森林可以容下不同的树木,同一棵大树可以容下不同的飞鸟。
  不要以为与你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所懂得的知识对你没有用处,往往他们不经意间的只言片语就会拨动你的智慧之弦,而且如果你总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和人交往,你的一生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朋友。
  两条平行的道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虽然永不相交,但至少在你孤独的时候可以相互说说话,可以相伴到永远。这样的两个人,虽然道不同,但仍可相为谋。
  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你害怕与之为谋,因为你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冲突。
  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你又认为不值得与之为谋,那么你的谋友何在?
  请看你前后左右的人,他们都值得你与之为谋。
  集思广益,集腋成裘。
  第11节:兵贵神速
  作者: 文泉杰
  010 兵贵神速,欲速也可达
  “兵贵神速”这则成语是说,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会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相传当时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但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您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边远地区,缺少防备。如果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而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我们连冀州、青州也会失去了。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就不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必有后顾之忧。”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轻装上阵,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兵贵神速,欲速也可达。
  古人尚且知道速度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效率优先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懂得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率。任何事情一旦决定了,如果方向没有错就应该马不停蹄地去做,你不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你需要的就是完成你的计划,越快越好。
  没有什么事情不需要速度。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做这件事情,你和所有的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你稍微一停留,就会被别人甩得很远。不要以为某一个想法是你想出来的就一定属于你,当你高枕无忧的时候,别人早已将想法付诸实践了。
  甲和乙同是摄影爱好者。这一天他们相约来到泰山拍摄日出。
  经过一个晚上的攀登,他们都疲惫不堪。甲看了看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太阳就会出来,于是顾不上休息,开始做准备工作。他支好三脚架,放好相机,安上快门线,调好焦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甲仍然不敢大意,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日出。
  而乙呢,也开始做准备,只是他准备的是,支好简易帐篷,躺在里面睡觉。他想,甲所做的那些准备工作,自己都轻车熟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何必那么着急呢!于是乙决定日出前五分钟再做准备工作。
  也许老天是想惩罚那些投机取巧自以为是的人吧,这次的日出比研究人员测算的时间竟然早了半个小时。由于甲早做好了准备,成功地拍摄到了惊心动魄的日出。
  乙在“太阳出来了”的呼声中醒了,他想糟了,赶紧从帐篷里跑了出来,可是等他做好准备工作时,太阳已经被乌云遮住了。乙捶胸顿足,悔之晚矣。
  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可机遇只在人间停留短短的一瞬,你看见了机遇,可是你却东张西望,于是你和机遇失之交臂。机遇只青睐那些一直在准备并且能够马上付诸行动的人。
  不要躺在“欲速则不达”的温床里睡大觉,否则当你醒来的时候,别人已经到了终点,那边传来了欢呼声,但它却不属于你。尽管你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这欢呼声本该属于你。
  如果你总是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你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时间不会等你,你也不会等到时间,你只有追赶时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兵贵神速,欲速可达,我们要以夸父的速度追赶明天的太阳。
  第12节:主动创造条件
  作者: 文泉杰
  011 主动创造条件,巧妇可为无米之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米。于是巧妇终究无法完成这一顿无米之炊。可是假如有了米,假如巧妇完成了有米之炊,我们还会认为她是巧妇吗?因为如果有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巧妇。
  真正的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不过是人们因条件欠缺而寻求的托辞。人生也有类似的境遇,当遭遇到某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准备不足、谋划不善而难以入手,这时人们往往会敷衍地说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搪塞过去,以至于失去时机,酿成大错。
  事情在于谋划,不谋不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客观环境不利于我们,我们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它,创造有利于我们的条件。庸人和能人的区别往往就在于对客观环境的态度上,庸人总是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就无法有所作为。能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能为无米之炊的才叫巧妇,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改善自己的处境才是唯一的出路。
  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要攻打诸葛亮驻兵的西城。
  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所带的五千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听说司马懿的兵一到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诸葛亮传下命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样子,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许乱动。诸葛亮吩咐完了,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
  工夫不大,司马懿的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过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让军队向后撤退。
  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做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不冒险。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大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计,快快后退四十里!”司马懿的兵后退了。
  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就撤退了。”
  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能显出一个人的胆略和计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压境,诸葛亮竟能施展空城计的奇谋,千古传为美谈。诸葛亮之所以敢出此奇策,是由于他对司马懿的了解和情势所逼,如果不这样做西城就会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伐魏的战略部署也会被打乱,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是诸葛亮善于谋划,深知兵不厌诈的道理,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跟司马懿上演了一出彪炳千古的心理战。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人生所遭遇的种种境况不是每一种都有利于自己,但是不可因为情势不利于自己就灰心丧气,绝望颓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应该事先谋划,冷静分析,怎么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变逆境为顺境,变颓势为强势。
  有时候,为人处事的确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就像在荆棘中穿行,四面八方都要谋虑的周全,有一方面的疏漏就可能导致窘境的降临。这时就需要我们保持镇定,发挥谋划的艺术,把事情的枝枝叶叶细细地剖析,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做出应对的策略,慢慢地引导事情向着自己的意愿方向发展。
  有一个装扮奇特的人来到一个小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几位妇女说:“我有一块神奇的汤石,如果将它放入烧开的水中,它会立刻变出一锅美味的汤来。如果不相信,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喝看。”那个奇特的人胸有成竹地高声宣布着。
  大家半信半疑,都想知道这块汤石是否真的如此神奇。有人找来了一个大锅,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柴,就在村子的广场上煮了起来。火势很快就上来了,锅里的水在熊熊的火焰中开始沸腾。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将汤石放入水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兴奋地说:“哇!太美味了,这是我做的汤里最鲜美的一次。如果再加一点洋葱就更好了。”立刻有人兴冲冲地跑回家拿了一堆洋葱。陌生人让大家把洋葱剥好,放入锅中,然后开始搅拌。做完这一切他又尝了一口:“太棒了,不过,我相信如果再放些肉片,这锅汤就会成为你们喝过的最香的汤了。”屠夫的妻子听后连忙赶回家端来一大盆切好的肉,她想象着自己可以分得一大份汤就不禁喜上眉梢。“再有一些调味品就更完美了。”陌生人又建议道。
  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还有人捧来了其他的调味品。当大家一人端着一碗汤蹲在那里享受时,他们果真发现这是天底下最美味最好喝的汤。
  如果一个卖汤的人,说因为没有锅所以不能做汤,你会怎么想?等你有了锅的时候,卖汤的就不止你一家了。人们总是喜欢抱怨不足,却不愿意思考怎样弥补和创造欠缺的条件和因素。条件是自己创造的,就像故事中的陌生人,而不是靠等待。
  其实我们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创造我们所欠缺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愿这样去做,也不曾想过要这样去做,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事情不应该由我们来做。机遇就是这样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溜走的,它也曾向我们招手,可是我们却把头扭向另一边,那一边充满了等待和抱怨。
  每个人都可以做有米之炊,而只有真正的巧妇可以做无米之炊。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6405.html
快速记忆法 - 逍遥右脑记忆 - 右脑记忆论坛 - 速读训练软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