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试述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特征?P6
市场经济——
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标志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核心是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是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主导资源配置;二是经济行为主体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三是产权结构明晰、分散化。
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
一是78至92
年感性发展阶段,改革目标不明确;二是92
年至现在理性推进阶段,有明确的方向,就是进行市场转型。
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征——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党的路线方针
二是采取逐步推进和双轨过渡的方式(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
三是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四是改革、发展、平稳相协调,
五是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适当相分离。
2、试述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P11
公有制经济的矛盾——
财产所有者与财产所有者代表之间矛盾;
财产所有者与直接经营者之间矛盾;
政企合一存在矛盾。
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相互联合参股形成,所有权归各自所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类型—— 公有与私有混合、公有与个人混合、公有内国企业与集体企业混合。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义——
一是打破单一所有制的封闭,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有助于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
三是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3、试论我国缩减为有经济规模的意义和政策建议?P12
国有经济规模的变化——
国有经济低效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总规模不足三分之一(1/3
),这种变化符合世界经济规模演变的规律。
缩减国有经济规模的依据——
一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了重要的作用,国有经济制度供大于求,
二是国有经济总量规模仍偏大。如电信、金融、保险。
三是国有经济总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国有经济的需求。
缩减国有经济规模的政策建议——
一是认识其战略意义。(只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上)
二是合理确国有经济的规模空间。
三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比较优势。
4、试述我国构建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的收入分配制度?P17
(2009年重点)
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是意只形态的问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标准;效率指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态。
两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此外还相互促进。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过程——
一是78年至92年,为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为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
二是93年至2003年,为第二阶段,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三是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为第三阶段,将“分配原则”变成为“分配制度”,加大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增加居民的财产收入。
构建公平与效率协调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是政府要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实现收入分配机会均等。
二是完善社保制度,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和扶持。
三是改善教育机会的分配,让人们得到教育,增强个人劳动能力。
四是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五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六是打破城乡壁垒。
七是强化社会职能,建立普通劳动力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5、试述为何股份制改造成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P24
国有企业的特征——
一是存在二个阶层,即管理者和工人;二是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三是目标基本是财产的保值增值。
国企改革的历程——
第一阶段,78年至84年,放利让权。
第二阶段84至92年,强化经营权试验
第三阶段,92年至今,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必然选取择——
一是能容纳现代社会生产力,并提供有效的组织基础。
二是能兼容多元产权。
三是能优化和巩固公有制。
6、试述我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是认识发展不均衡的客观必然性。
二是认识协调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是认识不会抑制发展较快的地区。
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证—
一是市场机制是根本途径。
二是合作机制是重要方式。
三是互助机制是重要补充。
四是扶持机制是重要手段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