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指导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课内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三单元 名人伟人 学习目标 1 .阅读 ( 1 )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 2 )注重速读与精读相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仔细品味作者的深意。 ( 3 )在阅读中   第三单元
名人伟人
  学习目标
  1
.阅读
  (1
)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注重速读与精读相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仔细品味作者的深意。
  (3
)在阅读中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4
)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
)学会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6
)了解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7
)尝试主动、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
.写作
  (1
)写作记叙文,学习选材、剪裁。
  (2
)学习使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3
)尝试做到叙述与描写相结合。
  3
.口语交际
  (1
)介绍一个人,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
)能将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听。
  学法指导
  1
.单元聚焦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本单元便以“名人伟人”为焦点,介绍名人伟人的贡献,展示出名人伟人的人格魅力。
  《邓稼先》从传统文化、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三个方面,凸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通过介绍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赞颂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及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
  《音乐巨人贝多芬》将伟人贝多芬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一一登场,展示了大文学家的气质及风采。
  《孙权劝学》讲述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
阅读建议
  (1
)用心感受名人们的伟大才略。
  本单元各课都在颂扬不同的名人对社会的卓越贡献,所以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领悟的内容就是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然后要努力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2
)理解人物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本单元注重介绍名人们的气质、品格,因而对人物做了细致、生动的刻画。阅读时,我们应该分析作品运用了何种方法来描写人物,掌握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然后抓住人物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性格与品质,从而认识到人物描写是为突出人物性格服务的。
  (3
)感悟语言特色。
  《邓稼先》平实的语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诗一般的语言,《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华丽的语言,都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与品味,我们在感悟时要注意结合人物的气质品格,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语句的含义。
  3
.相关知识
  (1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923
9
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
1
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
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
,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专著。1944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
7
月15
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
)臧克家(1905-2004
)山东诸城人。1925
发表处女作《别十与天罡》。1929
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1934
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3
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接着又出版了《最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在前方度过了5
的艰苦生活,出版了《从军行》等诗集。抗战胜利后,出版了政治讽刺诗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1949
以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诗集有《欢呼集》、《凯旋》等。
  (3
)莫泊桑(1850-1893
)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
部长篇小说和350
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短篇小说精巧的布局结构、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叙事抒情的丰富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成为后世作家的楷模。
  (4
)福楼拜(1821-1880
)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
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陋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19
世纪50
~60
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12550.html

相关阅读:《芦花荡》的“诗性美”
《孤独之旅》选段(13分)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九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八级下册)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