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动词:叮、赶、跺脚。
2、活动难点:能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指导要点:通过手套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过程
一、用角色声音导入,激发孩子听故事的欲望。
1.师: (播放大象叫声)听听看谁来啦?
师:(出示大象图片)原来是一头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大象啊,大大的大象走起路来是慢慢的。来我们一起学学大象走路。(引导幼儿学大象走)
2.师:(播放蚊子叫声)这又是谁来啦?那小蚊子是怎么飞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蚊子飞。
师:(出示小蚊子)小蚊子长得什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蚊子的特征:尖尖、长长的嘴巴)
师:蚊子的嘴巴会干什么啊?(叮人)
小结:小蚊子长长、尖尖的嘴巴是用来叮人的,那爱叮人的小蚊子和大大的大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反思:活动用故事中动物角色的声效结合角色图片导入,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欲望,帮助幼儿认识故事中动物的形象特征。抓住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让其模仿大象走路,蚊子飞,让幼儿亲生体验、感知大大的大象和小小的蚊子这两种角色的外在形象的反差,同时也为后面的游戏表演环节做铺垫。
二、看木偶表演《大象和蚊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出示手套偶大象,讲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这时,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蚊子的叫声),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大的屁股呀!我们去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啪—啪—啪—”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蚊子的叫声),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
(伴随着音效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为后面的故事表演做铺垫。)
提问:1.故事里面都有谁啊?(大象和蚊子)
2.大象和蚊子发生了什么事啊?(蚊子叮大象的屁股)
3.小蚊子发现睡着的大象时说了一句什么话?那我们再来听听小蚊子是怎么说的。
反思:本环节是边操作手套偶边完整讲述故事。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手套偶形象逼真,幼儿非常喜欢,而且富有动感更能使语言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
三、再次操作手套偶,边讲述边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知动词:叮、赶、跺。
1.师: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这时,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小蚊子的叫声),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大的屁股呀!我们去叮叮它吧!”
提问:小蚊子说了什么啊?
2.师: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怎么样啊?(用尾巴来赶蚊子)来伸出你们的小手来帮大象一起赶赶蚊子(“啪—啪—啪—”)。
3.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这次大象怎么样啦?(生气了),大象很生气,它就怎么做啊?
小结:这次大象很生气,就用它大大的脚使劲跺了两下,“咚!咚!”。来我们也来帮大象跺两下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
反思:这个环节是结合木偶分段讲述故事,针对小班幼儿爱模仿、认识靠行动的这些年龄学习特点,在分段讲述的这个过程中,通过木偶和幼儿的互动中,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并亲生体验、感知学习动词:叮、赶、跺。同时也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等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一环节,幼儿兴趣很高,都乐于去模仿动物角色的动作、表情。
四、幼儿带上指偶,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故事情境表演。
师:现在请羊老师来扮演大象和我们一起来玩玩蚊子叮大象的游戏吧。两个幼儿表演大象,其他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小蚊子。
孩子们戴上指偶小蚊子。
(指偶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
反思:这一环节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表演环节,蚊子指偶更能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叮”这个动作。带上头饰和指偶幼儿很快进入游戏角色,在教师的带领和语言的引导上幼儿很快进入游戏情境。在游戏时幼儿专注于叮大象,而忘记学说蚊子的对话,在第二遍游戏时,在教师提出要求:蚊子发现大象时要说一句话:“哇!好大的屁股啊,我们去叮叮它吧!”才能去叮大象。第二次游戏能比较顺利的进行,而且幼儿兴趣很高,很开心。作为教师的我都被这氛围感染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五、结束活动
反思:整个活动中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爱模仿、认识靠行动的年龄特点,以表演游戏贯穿,活动中幼儿能很认真的倾听故事,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游戏、感知的过程中去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动词:叮、赶、跺。但教师在回应幼儿时要给予语言上的提升,这一点还要多学习。
小班语言活动:龟兔赛跑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谁松的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734074.html
相关阅读:音乐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爱护花草》附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树叶鸟》反思
小班一课三研《乘车》活动反思
《有趣的图形》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