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水溶解》2篇
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小米、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 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 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提问:为什么有些小朋友的水是甜的有些小朋友的水是咸的?
3、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糖和盐到底去哪里了。
4、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二、幼儿实验活动。
1、 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教: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
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2、 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3、 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教: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4、 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三、延伸活动:
1、制作饮料。
教: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动手做饮料。
2、提出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
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设计意图:
水,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虽然在玩水的过程中,他们能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但没有经过梳理与指导,无法形成一些系统的知识。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系统理论知识较难明白,只有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才能印象深刻。《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新《纲要》中提到,要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到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新《纲要》的理念,以及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将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活动重、难点:
中班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为这次活动的开展铺垫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对水特性的了解,而且记录活动在中班刚刚实施,大部分幼儿不能正确的使用记录表,基于以上原因将活动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题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同时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小米、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活动流程:
科学是严谨的,如何引导幼儿一步步由表到里,由外浅至深化是本活动着重考虑的问题。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首先以情境化游戏活动“做客”引入主题,老师以主人身份对小客人们说:请进请进,欢迎小客人来我家做客。然后开始忙着招呼小客人,让他们像客人一样围坐在教师特意准备好的“沙发上”上,倒水请他们喝。这种温馨的生活化角色游戏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能全身心的融入在活动中。当孩子们开始喝水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水杯里水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有甜的水和咸的水呢,孩子们在这氛围中能自发展开讨论,大家你言我一语,有的说水是甜的是因为里面有糖,有的则说水是咸的是因为里面放了盐……最后他们将目光集向了我:老师,你说对不对!我连忙点头称是:你们的味觉都非常的灵,一下子就偿出来了。紧接着,我抛出问题:“可是糖和盐怎么看不见,他们去哪里了?”对啊,它们在哪呢?孩子们开始思索了,活动的核心问题也开始呈现出来了,有的说糖在水里会不见的,有的孩子非常激动的告诉大家:它们在水了化了。看着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但没有明确的答案,于是我提出建议: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糖和盐到底去哪里了。使孩子们明白实验可以证明自己的假想。
第二个部分就是实验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活动重难点所在。考虑到中班孩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缺乏独立解决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的示范演示还是必不可少的。当孩子在观察教师实验的过程中,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知道如何操作、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困惑,同时教师的示范记录能帮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的记录,为接下来自己动手操作实验铺垫了良好的基础。那么,除了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这个问题扩展了幼儿的思维,他们运用已有经验结合刚才所获得的知识,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融解还是不溶解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在实验结束后由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这个环节的分组实验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第三部分是延伸活动: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制作饮料: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并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孩子发现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让孩子在持续的活动中保持这种对探索的热忱!
三、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四、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观察法:
1、实验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解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1131273.html
相关阅读: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静电哪里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鸡宝宝的成长
中班科学教案:光明的使者
综合活动《蔬菜一家子》案例分析
中班科学活动:种子娃娃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