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刻在心上的错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人生感悟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9年手艺。当初,职场,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大,还因为他据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而他必需学会师傅的绝技。
  
  在年青人之前,大师也有几个门徒,但都是只学个三五年就离开了师门,自破门户。他一学就是9年。可9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从大师点点滴滴的传授中,感到大师有什么绝技要传授给他。从选玉的视角、开玉的刀法、下刀的力道、打磨的时间等等,都是那么平凡,但大师雕的玉就是比他雕得难看,价也比他的高出好多少倍。
  
  他琢磨来揣摩去,终于清楚了,大师确实是有绝技的,只是没有传授给他。对大师的守旧,他开始心生怨气,为自己消耗了9年的时间感到可惜。
  
  有一天,大师把他叫到书房,对他说,本人新在南山购得一块璞玉,盘算开玉后,让他雕一个蟹篓,作为他分开师门的毕业作品。而且大师已经与别人开好了价,说好了交货的时光。所得的收入,作为他独挑门脸开店的成本。
  
  玉送到了他的案头,是一块翠绿的极品岫玉,看来大师是花了大价格才购得的。
  
  他开始雕玉了,带着一股劲,起誓非要雕出超过大师的玉雕作品不可。
  
  一个人做事时,心气太高的话,往往会陷入一种盲目标激动之中,会使人在需要安静时,静不下来;须要仔细时,细不起来;需要灵感时,施展不出来。
  
  他手中的刀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出了轨——在雕篓口的一只螃蟹时歪了,刀痕深深划过葱绿的美玉,像一道永远无奈愈合的伤口,映在他的眼中。
  
  那一霎时,他瓦解了。他抉择了回避,丢下了那块快要实现的玉,带着一颗失踪的心离开了大师。
  
  他在外面浪荡了一年。这一年里,他也在几家玉雕作坊里做过大师傅,除了指导一下小工,他自己却再没有雕出一件像样的作品。因为他一面对那些温润的玉,就想起刻在那块翠绿岫玉上的刀痕。他想,他彻底完了,由于没有哪家作坊乐意养一个出不了作品的师傅。
  
  他是在被第9家作坊解雇之后,才想起大师的。
  
  那是个和很多个凌晨一样的清晨,大师晨起开门,看到他身背荆条跪在门前。
  
  好像这早已是巨匠预感之中的事。他的呈现并不令大师觉得惊奇和睦愤,大师仍然跟一年前一样,轻唤一声:“动工了。”
  
  他的泪涌了出来,胆大妄为地跟在大师的身后来到书房。大师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金漆方匣,捧出一块用红布裹着的货色,对他说:“翻开。”
  
  他蹑手蹑脚地上前打开红布,心里“咯噔”一下,翠绿的美玉、深深的刀痕扎着他的眼睛。
  
  大师拿起刀,开端在那深深的刀痕上雕了起来。表情依然那么温和,看不出胸中的万千波涛;刀法依然那么朴素,每一刀都那么熟习……当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龙虾涌现在螃蟹背上时,那道镶嵌在翠绿美玉上的刀痕不见了,一件漂亮的玉雕蟹篓浮现在他的面前。
  
  他“扑通”一下跪在大师的眼前,满面惭愧,恳求道,请师傅传授这雕玉绝技。
  
  大师手捧蟹篓,对他说,师傅并没有什么祖传的特技,所能传授给你的也只有一句话:“刻在玉上的错,不应当再刻在心上。不刻在心上,咱们才干找到补充的措施。”

  人生贵在擅长修改过错,岂非还有比这更值得人去学习的绝技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21056.html

相关阅读:成功只是多说一句话
长成一棵树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个真相(2)
人生的附件
心若静,风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