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LP中,人的“思想”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这个贴子中,我们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思想的组成。
在影响圈的贴子里,我们介绍了人类的基本心智活动,是由“境感想受行”五个部分组合的。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查阅一下。这里面的“想”,就是我们说的思想了。它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自性、思想、经验。
思想:就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看法。它包括了信念、价值观、规条三部分。
自性:是我们自己特有的性子,即个性;以及我们对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认定、感受,也即自我认定,NLP术语叫身份。
个性+身份=自性
信念:就是我们对人、事、物的坚定不移的看法,即“事物是怎么样的?”。
价值观:就是我们对自己重要的事物的看法,即“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自性层次与思想层次漫谈
在“影响塔”一章中,我们说过“自性层次”是自己独特的性子,不假外求的本性与使命。事实上,它还可以分成二种情况。分别是本性与习性。本性是我们生来就有的性格。就像是一些双胞胎,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兄弟二人的性格即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本性不同。
本性源于遗传基因。我说了,是生来就有的性格。而且是伴随我们一生的。
问:不是明心见性的哪个本性?
对,只是性格的本性,不是佛家的。如果我用佛家的说法,我会指出的。我在这里,总是尽量避免的。因为宗教、哲学的东西太多争议了。本性是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另外,本性是没有好坏对错的,没有哪个本性就比另一个更好或更坏。一个人的本性会影响我们整个心灵活动的过程,同样的,本性也体现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后面我们会说到,在人类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性格特质。
我们刚才说过人们的身心活动过程,是——境、感、想、受、行本性就会体现在这个过程里。本性简单的定义是:本来就有的性子。还有一种性格,叫习性,它叫:学习来的性子。习性是后天形成的,在这里,我们也叫它身份或自我认定,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感受、期待与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心里觉得“我是谁”。傻瓜的说,就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你认为自己是龙是虫、是男是女、是英雄是懦夫,是帅哥是恐龙……
这些,是可以变的,而且,总是在变。在单位,你觉得我是员工;在家里,你学得我是父亲的儿女;在社会,你觉得我是一个理得气壮的纳税人……
一个人的习性如果与本性相吻合,他就会活得很自然、愉悦、轻松;不然就会觉得很力不从心,有时明明是取得取巨大的成就了,可是自己并不觉得满足与快乐。如果说自性是皇帝,习性就是宰相。
身份或叫习性,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之所以叫身份,。
自性分成本性与习性(自我认定)呵,因为有中国俗语嘛。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么?自性=本性+习性。我为什么不用性格这个词呢?那是因为,性格还包含我们的经验与思想。这里的自性,只是指与自己有关的思想与习惯。其它的包括“鸡为什么要过马路?”之类的信念与想法,不包括在内。
一个人的身份,会表现为在他人面前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整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身份是由许许多多的角色组成的。这些角色中有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就叫主角。而那些影响比较小的,就叫配角。它们也叫主人格与次人格。
比如,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父亲;
是一个孩子;
是一个学生;
是一个教师;
是一个培训师……
这样子,一个人的自我认定,就会有许多不同的“角色”。
比如:孩子、丈夫、妻子、教师、培训师、老板——这些都是不同的“角色”。我们性格的多样性,就因为在我们心里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心理学上,有时叫不同的“人格”、不同的“人格断层”、不同的“次人格”等等。以后听到什么次人格整合法之类的,就知道是在整合内心不同的“角色”啦。我只是刚好用的词,与佛教用词一样而己。里面的含义什么的,很可能指的全然不是一回事。所以,你当成不同的词好了。不要等同。
就像是之前,我说境、感、想、受、行一样。佛教里有:色、识、想、受、行。用词是类似的,可是我指的含义很可能与佛教的不同,所以,我就不贪这个便宜。反而起一些不同的缩写词。就是为了避免佛教徒或佛学爱好者望文生义。鹅米豆腐、上菜上菜。所以,不用再问我与佛教里的不同了。
继续……
而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都有一套不同的“信念与价值观”。这就是“思想层次”的内容啦。比如,阿峰兄认为自己是一个军官。他的价值观里有一些重要的信条就是:纪律、服从、忠诚、认真。他的有一些信念比如:没有借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呵,我说完这一小段,如果大家觉得先停。就停在这里啦。可是,当他回到家里,就成为了一个可爱小女孩的父亲,那么他的价值观与信念就有了一些变化了。价值观可能是:亲情、和谐、宽和、喜悦。总的来说,我们的角色在变化时,我们的价值观与信念,也会跟着有一些变化,一般情况下变化不会太大,但总有一些暂时的变化的,这叫心随境迁。
可是有一些人,他们在扮演不同角色时,价值观与信念的变化,几乎是彻头彻尾的,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可思议、性格复杂,有人说是逢场作戏,有人说是随机应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nlp/563.html
相关阅读:NLP系列29《神奇实用的NLP》提要
NLP故事——小顽童与老顽童
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
感官敏锐练习
NLP执行师课程和NLP教练技术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