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顾问界朋友,和我谈过“慎选自己所要追随的上司”这个议题之后,隔了两天,他又来找我。
他说:“我觉得,我还是不太了解你所说的“心灵领导”,也就是因为搞不懂,反而让我更好奇,所以,就想再来找你讨教讨教。”
我说:“不要客气,这段时间和您讨论“心灵领导”,也让我自己更厘清一些想法。”
他说:“我们就不谈这些客套,你不是说宗教的“心灵领导”非常值得参考吗?到底他们有什么做法值得参考?”
我说:“我最近花了一些时间,从“心灵领导”这个角度去研究佛教,我发现,佛教确实有很多值得企业领导人参考的做法。”
他好奇地说:“说来听听。”
我说:“佛教徒修行一直都随时很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情绪、行为的开端,可见佛教相当“重视开端”。”
他说:““重视开端”很有道理啊。”
我说:“佛教“重视开端”的精神,在很多地方都看得到,甚至,连踏入佛门的第一步,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都有一个很有意义的仪式。”
他说:“要成为正式的基督徒就要受洗,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到底有什么仪式?”
我说:“有一个“皈依”仪式,也叫做“三皈依”。”
他问:“为什么要“三皈依”?”
我说:“很多公司,他们的新进员工报到时,不是都要先确定自己认同、而且愿意遵循公司理念,然后签订工作规则,这才算完成报到手续,正式成为公司的员工吗?”
他说:“有的公司有,有的就没有。”
我说:“新进信众进行“皈依”,就是请求释迦牟尼佛正式收自己为弟子,它和新进员工完成报到手续,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一样,学生要取得正式学籍,不是也要办理新生注册吗?”
他问:“你说佛教很“重视开端”,那么“三皈依”这个仪式应该很隆重啰?”
我说:““三皈依”的场面,有的很盛大,也有一对一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意义上都很隆重。”
他认同地说:“嗯,隆重是很必要的,就像要先让新进员工慎重、充分了解公司的工作规则、公司理念,然后再签认工作规则,这样比较可以有效贯彻企业文化、落实管理。”
对他的看法,我不置可否,我换一个角度说:““三皈依”“慎始”的精神还不仅止于此。”
他问:“还有什么意义?”
我说:““三皈依”,不是只在新入门时作个仪式,从此就没什么用处了。”
他问:“难道还有罚责?”
我说:“我倒没听说有什么罚责。成为佛教徒之后,就一直没离开过“三皈依”。”
他更好奇了:“怎么说?”
我说:“从入门到日常的“修行”,一直到“成佛”,始终不离开“三皈依”,正所谓“三皈依为万行之由籍、一切戒之本、成佛之初基、游涅盘妙门之要径”。”
他感叹地说:“我当企业顾问,就一直在为企业思索像“三皈依”这样的“工作规则”,没想到,几千年前佛教就有这类的东西,实在很不简单。”
我说:“我是强调,即使是入门的“三皈依”,佛教就安排得非常慎重、有意义,没想到,您把它联想到企业的“工作规则”,也许,您的看法也有几分道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nlp/3773.html
相关阅读:NLP执行师课程和NLP教练技术有什么区别?
感官敏锐练习
NLP故事——小顽童与老顽童
NLP系列29《神奇实用的NLP》提要
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