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笃信佛教多年的顾问界林姓友人(以下就以“林兄”称之)与我另一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顾问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称之)谈到“不从‘因’地下手,到不了‘无名层次’。”之后,李兄仍是不能释怀地对我说:“你错怪我,还把我臭骂一顿,岂非错不在你?”
我为难地说:“那是林兄假设的状态,我又没真的错怪你、臭骂你。”
林兄说:“对普通人来说,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老是要争个长短曲直,但是,对修行而言,则是著重在打消本人心中之‘因’。”
李兄问:“这有什么利益?”
林兄说:“你不是说:再遇到雷同情形,就再找人实践,‘赌气’也没什么不好?干嘛还问什么修行的好处?”
李兄说:“我开玩笑,你干嘛认真?”
林兄说:“自己心中的‘因’排除一点,遇到类似的情境,就少活力一点,自己的心就少一点执著、多一点清净。”
林兄说得客气,我怕李兄不了解,就忍不住补充说:“去执著、修清净心,不仅是修行,就算是对企业引导人,也很有辅助。”
李兄问:“对企业领导人会有什么赞助?”
林兄说:“心有执著、不清净,遇事则不明,也就是会主观、偏执;越不执著、心越喧扰,智慧就越能现前。”
李兄又问:“你所说的‘因’、‘缘’、‘果’,是不是就是我们常提到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林兄说:“也可以说,有相似之处,也能够说,两者完整不等同级。”
李兄问:“怎么说?”
林兄说:“当我们进行‘问题剖析’的时候,‘问题’自身就是‘果’,而造成‘问题’的原因,则有的是‘因’,有的是‘缘’。”
李兄怀疑地问:“怎么说?”
林兄说:“你想想看,我们分析‘问题’的原因时,是不是把‘问题’的真正原因,和造成‘问题’的一些‘前提’,都列为‘问题’的原因?”
李兄说:“应该是这么作没错。”
林兄说:“假如以‘因’的概念来说,‘问题’的真正起因,才是‘因’。”
李兄问:“那‘最要害要因’应当就是‘因’吧?”
林兄说:“以字面意义来说,两者类似;以本质意义来说,所谓的‘因’、‘缘’、‘果’,远超越我们个别人所思考的档次。”
李兄问:“我不懂得你的意思,能不能举个例来听听?”
林兄说:“就以我们辅导企业,NLP与领导第49讲:意愿为础的领导,帮助企业晋升绩效这件事来说,我们所作的事,企业所做的尽力,实在是‘助缘’。”
李兄说:“这多少年来的参谋教训,让我缓缓能领会你这句话的意思,我很赞成你用‘助缘’这个词。”
林兄问:“怎么说?”
李兄说:“我们顾问所作的事,固然经常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但是,也会有没什么后果的时候,换句话说,我们所作的事,不是相对因素,NLP。”
李兄忽然话锋一转问:“那~什么才是‘因’呢?”
林兄说:“我说了你也不会信任,算了,咱们不谈这个话题。”
李兄像是被吊起了胃口似地追问:“不论我信不信,你就说来听听嘛?”
林兄说:“我说了,你不认同不要紧,我是怕你乱批评造口业呢。”
李兄说:“我允许你不批评就是了,这样,你总可以说来听听了吧?”
林兄说:“企业能不能绩效很好、能不能赚大钱,要看企业领导人、老板,他们的‘福报’够不够。”
我弥补说:“林兄所说的‘福报够不够’,症结的‘因’,又是在从前世‘布施’的功德有多少。”
听了我跟林兄的话后,李兄仿佛颇不认为然,然而,又许可不批驳,所以,张了几回嘴,又委曲忍了下来,最后,他以怪异的口气说:“哦,我晓得了,你们修行人,NLP能使我们做到什么?,不是单纯以这辈子的角度来看事件,对错误?”
林兄很正经、又确定地答复说:“没错!”
摘自:总裁学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nlp/23024.html
相关阅读:NLP故事——小顽童与老顽童
NLP执行师课程和NLP教练技术有什么区别?
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
感官敏锐练习
NLP系列29《神奇实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