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多年以前,在华盛顿的研讨会上,班德勒说他要介绍一些“新奇玩意”。
班德勒行进到大厅中间,坐下,声音带着挑逗的意味“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帮忙解决。”
在两当天中班德勒将各位NLP执行师折磨得没脾气,理察扮演受者,邀请所有的执行师和训练师试着减缓他的问题。但他们没做到。他们所做的事情甚至都没有触碰到问题,即使他们知晓NLP的魔力。
班德勒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模式进行抗拒,拒绝所有让他进入正面转变。
接下来,班德勒展示了怎样用这套语言模式设立有帮助的正面信念,他同时展示了我们怎样用它将自己封锁在概念的枷锁中,阻止所有成长和改变。更重要的是,他展示了如何用这套语言模式冲破这些枷锁,为新的成长提供空间。学习这种语言模式让我们对自己头脑中的概念世界更有控制力。
罗伯特.迪尔兹将班德勒的语言模式整理出来,同时研究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发展出“智慧语言术”。
信念的改变真的是那样难的事吗?我们都有经验,在某一次谈话之后,或是阅读完某篇文章之后,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自然地改变,我们原有的信念可能动摇,我们以一双新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其中一些经典的句子让我们感概万千。
假如一个信念限制住你,为何不改变它们?假如一个信念限制住别人,为什么不帮助他改变?而雄辩的秘密可能完全隐藏在“智慧语言术”的17个模式当中。
我们接着上一篇的问题。“当我需要关心的时候,我不能直接告诉别人”。在这里,智慧语言术给我们足够多有力的行为选择。
目的(Intent)
思考方向:
1. 为什么他们这样说?
2. 这样说他们可以得到什么?
3. 他们试图从中得到什么?
:其实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别人来关心你,那么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关心你呢?
结果(Consequences):
1.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想,会有什么结果?
哦,你这样想的话,没有人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会失去很多你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
另一结果(Another Outcome):
1. 什么可能是更相关的
2. 你转换成什么另外的结果?
问题不是你能不能这样做,而是你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做法。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Apply to Self)
思考方向:不需要思考,直接把其中的关键字扔回去
:哦,你这样做倒是很不关心自己嘛
挑战信念策略(Reality Strategy):
1.对方如何表现这个信念?
2.他们如何知道这个信念不是真的?
:你怎么知道你不可以?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世界观(Model of the World):
1. 转换参照系
2. 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真的吗?
:难道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是用这种方式表示他需要关心的?
检定框架(Meta Frame)
是什么使他们相信这是真的?
:你这样讲只是因为你陷入在旧有的行为习惯当中。
你这样讲只是把表达自己需要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但你认为这样可能吗?
改变框架大小(Change Frame Size)
思考方向:
1. 一些(更大或更小的)他们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2. 同一个行为,不同情境下
3. 将行为普遍化(这些都是为了产生矛盾)
:
事实上你从所有人类行为的角度看,所有的信息,都是需要通过某种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才能让对方接收到。
你这样做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在传递某些信息了,为什么不用更让人理解的方式传递呢?
你的意思是,所有的人,都应该用你这种方式表达对关心的需要?
价值观层级(Value):
思考方向:
暗示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被考虑到
:
难道你不觉得,对他人担诚,才值得他人关心吗?
下切(Chunk Down):
查看其中的细节,用以挑战这个信念。
1.有哪些细节?
2.哪些例子?
3.这个的一部分是什么?
你为什么不能?什么阻止了你?
上堆(Chunk Up)
思考方向:
夸张:
难道你的意思是你要成为哑剧演员,所有你的沟通都通过在床上的动作来表达?这好像不太合宜吧。
隐喻/类同(Metaphor)
思考方向:
用一个例子或故事来挑战信念
重新定义(Redefine):
思考方向:
用类似的词替代表述同一件事情
你不是不能,而是你不愿意而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nlp/2207.html
相关阅读: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
NLP执行师课程和NLP教练技术有什么区别?
感官敏锐练习
NLP故事——小顽童与老顽童
NLP系列29《神奇实用的NLP》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