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东汉帝国衰落不堪却为何大而不倒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为什么历史上一些帝国早已衰弱不堪,但仍旧能苟延残喘很长时间大而不倒?我们从西安碑林里的一段三国故事来谈起。

汉末发生的黄巾大起义前后只持续了9个月,作为一场震动天下的大起义,持续的时间相当短。与太平道当初席卷全国的气势相比,与黄巾军刚打出大旗时万方影从的盛况相比,这个结局多少出乎人的预料。

有人归结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有人归结于起义军过度分散,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和统一指挥,有人归结于起义前叛徒的出卖,有人归结于朝廷迅速组织起讨伐部队,而皇甫嵩、卢植、朱俊、曹操这些人在军事上显然比黄巾军高出一筹。

其实,论局限性哪一次农民起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论力量的分散黄巾军还不算最严重的一次,至于叛徒,这似乎是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无法避免的事,好在起义军的损失并不大,起义仍然顺利进行了。


东汉帝国没有倒,黄巾起义没有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当我站在一块石碑前仔细端详,心中那个费解的谜团才稍稍有些解开。这块石碑上有一段文字,记录了一个叫曹全的人的故事。

曹全是谁?

作为历史人物,他微不足道。史书里没有他的传,也很少提到他。但他又个知名度极高的人物,在某个领域,他的名字可比王羲之、柳公权,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领域就是书法界。

练书法的,问起曹全说不知道,那你完了。

曹全不是书法家,他的知名度来自于一块石碑:《曹全碑》。


《曹全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段时间我工作的地方在西安市南大街的一座写字楼里,下楼一拐弯就是书院门,往里走几步就是著名的关中书院,再往里走,走就是更著名的西安碑林。

午饭后喜欢到书院门里走走,周末也偶尔到碑林看一看,碑林里全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称为国宝的也多不胜数,诸如“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碑》)、“玄秘塔”(《唐玄宗秘塔碑》)、“多宝塔”(《唐多宝塔感应碑》)这些如雷贯耳的名碑竟然密集地挤在一起。

一次,在西安碑林第三展室、一间光线不太好的平房式建筑里看到一通石碑,石碑有些破损了,上面是密密的隶书小字。看了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全碑》。

虽然对书法没有研究,但也知道《曹全碑》是名碑,小时候在老师的指点下也根据字帖临摹过。现在,它就近在咫尺,当看到此碑立于中平二年(185年)时,我心里不禁一动。

这正是黄巾起义失败后的次年,所以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57018.html

相关阅读: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