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与北魏争锋,连年恶战,军队损失惨重。而经过钟离、朐山两场大战,梁军虽然重创魏军,但也失掉了大片地盘。
至此,双方都是国力大损,筋疲力尽,不能再打。但梁武帝萧衍还是念念不忘要收复寿阳和汉中两地。
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为后继的前提下,就必须另外想办法了。北魏降将王足向萧衍进献了一个“绝”的办法。
其实,在两年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怀疑这个王足根本就是北魏派到南梁的卧底,在南梁实施“无间道”行动。
王足在说出办法之前,先唱了一个首北方童谣:“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他向萧衍解释:只要在寿阳下游的淮河上打坝修堰,拦住淮河,等淮河水位上涨的时候,便可水淹寿阳城。
梁武帝萧衍竟然大为赞赏,派大舟卿祖?去淮河实地勘察地势。
祖?是天文学家祖冲之的儿子,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去考察了一番,回来报告:淮河土质松软,无法形成坚硬的拦水坝,而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梁武帝萧衍不听,征调徐、扬之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征五丁,加上从军队中抽调的壮兵,合计二十万人,拦水筑堰,命令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为修坝总指挥,北徐州刺史张豹子也要听康绚调度,守护筑堰工程,设置官属于钟离。
拦水修坝工程东起淮河南岸的浮山(今安徽明光浮山镇浮山),西至?石山(今安徽五河铁锁岭),从两面依岸筑土,不断向河中投土,逐步向河心推进,最后于淮水中央合龙,截流以抬高上游水位,进而淹没寿阳城。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那时科学技术落后,劳动全靠肩挑背负,就算有牛马拉车,一车土倒下去,不等第二车跟上,第一车土早已被水冲走了,影也没有一个。
何况,正如祖?所说,淮河边挖掘出来的泥土,疏松轻飘,跟沙子没有大的区别,入水就散,根本不可能筑坝。
梁武帝萧衍鬼迷心窍,愣是不听。
不过,因为康绚工作负责,河边的土质疏松不能筑坝,就往更远的地方取土,虽然大大地加重了劳动量,但坝还是一点点地筑起来了。
第二年(萧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四月,眼看就大功告成了,可是,正值淮水汛期,大水一冲,大坝轰然坍塌。
究其原因,原来工程由上年冬天上马,因冬季水枯,施工容易,到了夏天,暴雨倾泻,而越到河中间,水流越急,难以合龙。
有人却说,这是河中有蛟龙,其乘风雨破坏了堰坝。
怎么办呢?
这时候,“”专家“出面了。相关方面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蛟龙怕生铁。
于是梁武帝萧衍便从建康东、西冶(铁工场)征来几千万斤铁器,一古脑抛进了滚滚淮河里,却仍旧无法合龙。
有人又支了个招,伐树,把几棵树身做成并栏圈的模样,中间填满石块,上面再加泥土,以此截流筑坝。
这么一来,沿淮上百里以内的树都伐光,木头、石头都用得精光,挑担的人肩膀都磨烂了,夏天里疾病成疫,死掉的人互相倾压着,尸体遍地,蛆虫成堆,苍蝇蚊虫,聚集不散,日夜轰鸣,而到了冬季,淮河、泗水都结了冰,役夫和兵士被冻死掉十分之七八。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坝终于一点点筑起来了,且异常结实。
这下轮到北魏抓狂了。
北魏大为揪心,先命猛将杨大眼镇守荆山(今安徽怀远西北),又遣南梁降将萧宝夤领兵去阻止梁军的工作进程,不久,又加派尚书右仆射李平前往寿阳统辖各军。
萧宝夤数次进攻,都被康绚击退。
北魏准备追加兵力,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勒兵十万,即将从徐州出兵攻打淮河堰。
已到寿阳的北魏尚书右仆射李平经过一番考查,断言南人的浮山堰根本不可能筑成,不主张加兵。
然而,萧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耗时一年多的浮山拦水坝却南梁众人的欢呼声中成功合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9402.html
相关阅读: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