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未产一滴油:春晓油田在日本威胁下偷偷停产
中化新网讯 因为日本的阻扰,2005年至今,投资数亿、数十亿元建成的"春晓"平台已搁置六年之久,中方不仅没有收获一桶油气,而且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8月23日,当今年第十一号台风"南玛都"在菲律宾以东海面蠢蠢欲动时,笔者正在上海参加"中日东海问题研讨会".按照日程安排,部分与会者将在会后乘中国海监船舶,前往位于东海的春晓油气田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中日东海争议的具体情况。
春晓油气田距上海东南500公里,海监船大约要行驶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天黑之后,我们一行在外高桥码头登上了"海监51"船,第一次迎着台风出海,心中不免忐忑。
东海为中国的三大边缘海之一,泛指中国东部长江口外的大片海域,面积70余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地理观察,东海海域实为我国大陆向太平洋的自然延伸,海区多为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经过缓慢的倾斜过渡后,在接近冲绳岛西侧处,倏然落入深达2700米的海槽。
很明显,这道深深嵌入大洋深处的海沟,才是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的真正边界。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以冲绳海槽划分中日两国的专属经济区,日本则坚持按中间线原则划分。
而这条所谓的"中间线"纯粹是日本单方面提出来的,中方对此一贯持"不承认、不接受"的态度和立场。
驶离繁忙的长江口,海监船距灯火璀璨的上海港越来越远,海面上渐渐平静下来,除了暖湿的海风吹、单调的海浪唱外,视野所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次日清晨登上甲板看日出,海水蔚蓝,天色湛蓝,仍然是海天一色。
直到接近中午时分,才看到了第一个海上平台,平台上的火炬熊熊燃烧,那是正在生产的天然气田。很快又看到了第二个、第三个,中国海监的巡逻机在平台附近盘旋巡视。
春晓油气田所在的位置被业内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整个作业区块占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在东海的油气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95年在春晓地区试钻探成功。
2005年9月19日,位于我国东海的一个钻井平台点火成功,春晓油气田进入正式生产,日处理天然气910万立方米。当年年底,海上油气田所产天然气在宁波北仑登陆,并入城市天然气管网。
当太阳高悬头顶时,海监船终于驶近大名鼎鼎的"春晓"平台。我们看到了日本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不停地在平台上方盘旋。随行专家介绍说,平台早在2004年就已建成,原计划2005年投产,在日方的严重干扰下,至今未能启动生产程序。
2003年5月日本提出,由于春晓气田距日中中间线仅5公里,在该地区的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吸管效应",日方利益会受到损害,要求中国停止开发。对这种小儿科式的无稽之谈,中方当然不予理睬。但自从"春晓"开钻,日本的舰船、飞机几乎天天近前窥测骚扰,至今仍无丝毫收敛的迹象。
2004年10月,中日就东海问题开始磋商,经过数年十几轮谈判,于2008年达成所谓"6.18共识":双方同意在实现有关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选定适当的区域迈出共同开发第一步。但由于双方对共识的解释不同,日本更强化了无理阻挠"春晓"开发的行为。
站在海监船甲板上,目睹日本军机、船舶肆无忌惮的挑衅举动,无法令人平静。2010年1月17日两国外长会谈时,中方再次明确表示,中国对春晓油气田拥有主权权利。既然如此,已经建成的"春晓"平台当然应该尽快投入生产。
2005年至今,投资数亿、数十亿元建成的"春晓"平台已搁置六年之久,中方不仅没有收获一桶油气,而且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海上平台的一般寿命为25年,如今四分之一的时间已经白白浪费。在海浪的无情冲刷下,钢铁骨架的平台也在慢慢锈蚀损坏,逐渐走向报废,海底输气管道的损毁同样在加剧。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考虑任何问题都要从大局出发:国家发展的大局,战略格局的大局,中日关系的大局,但同样不能失衡的是,维权与维稳同等重要。
台风"南玛都"掀起的海浪越来越大,望着渐行渐远的"春晓"平台,大家都在为"春晓"早日恢复生机而默默祈祷。
中日无战事之春晓油气田惨遭废弃真相
尽管现代社会资讯高度发达,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春晓油气田实际上已停产废弃了多年。如果你知道春晓油气田是如何停产废弃的,你就会相信:中日不可能发生战争!
春晓已停产,中日无战事
在上海东南500公里,距宁波350公里的东海海域,中国东海大陆架盆地上,有一块被中国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中国在此区域"中日东海中间线"西侧,与日本没有属权争议的地方,先后开发了平湖、春晓、天外天、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和孔雀亭等油气田,统称东海油田。
日方认为"春晓"油气田与"日中中间线"东侧的油气属同一矿脉,这个油气田投产之后,中国就可以利用"吸管原理"将东侧的石油天然气吸走。所以日方强烈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春晓油气田的采掘。
2005年7月,就在春晓油气田即将正式投产之际,日本政府决定,以日本政府委托日本帝国石油公司进行开发工作,向其提供财政帮助,在日方划定的东海中间线东侧,开采命名为‘白桦’、‘楠’和‘桔梗’的油气田,指令日本海空自卫队,进入日中有争议的东海油气田,并授予自卫队战斗机开火的自决权。同时,日本给中国一个最后期限,停止春晓油气田生产,9月份派人到东京谈判。
在日本的进逼下,当时的中国面临3种选择:
1、停止春晓油气田生产,等同默认日本提出的"中日东海中间线";
2、春晓油气田投入生产,日本对应开采‘白桦’、‘楠’和‘桔梗’油气田,等同"中日东海中间线"成为既成事实;
3、春晓油气田投入生产,日本对应开采‘白桦’、‘楠’和‘桔梗’油气田,双方开战决一雌雄。
最终,在日本选择第3项的决心下,中国选了第1项。2005年9月30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放弃国庆长假,赶赴东京:春晓油气田停产!
据此后多家媒体报道说:东海春晓油气田推迟投产计划,是高层指示要慎重稳妥,以静制动,防止日本试图借机推高中日东海问题纷争危机的"阴谋",也阻止中日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场局部地区的军事冲突。
为了对国内掩盖春晓油气田停产的事实,此后,中国把"东海油田"改称"春晓油田",使国人一直以为"春晓油气田在生产,还向宁波供气。
春晓油气田的现状如何?直到2011年,5月,解放军报一篇题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的报道,之中一句话海监队员告诉记者,高高的春晓平台竖起来了,但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
9月《中国石油石化杂志18期》文章:因为日本的阻扰,2005年至今,投资数亿、数十亿元建成的春晓平台已搁置六年之久,中方不仅没有收获一桶油气,而且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至此,才有极小数注意过这两篇文章的国人知道,春晓油气田一直在停产中。
在日本人的压力下停产废弃了7年的春晓平台,高高地竖立在日本主张的"中日中间线"边上,成了默认"中日中间线"的界标。没想到的是,春晓油田被迫停产后,把东海油田改称春晓油田,后来又为日本人提供了空子,把原本无争议的"天外天"等东海油气田又扯进争端中。
中国春晓油田完工:日军P3C骚扰被我军现代舰逼退
据悉,日本海上自卫队P-3C侦察机监测到中国已在日中两国政府协议联合开发的东海"白桦"油气田(即我"春晓"油气田——本报注)完成了天然气钻探设施的建设。日本防卫省称中国"随时可以进行开采".
今年7月中国突然向"白桦"油气田运输建材。面对日本政府的质问,中国回答"是为了维护设备",此后一直在兴建设施。
日本防卫省派P-3C侦察机连续几天进行监视,发现中国在该油气田已经建成了100多米高的钻台。搭建工作已在10月底完工,并已运进了食品等物资。12 月以来发现了十多名工作人员,是此前的两倍多。日本P-3C侦察机不断进行临空侦察,低飞,在中国方面出动现代级驱逐舰防空雷达扫描模拟锁定后,日本P- 3C侦察机飞离该区域,中国现代级驱逐舰是购自俄罗斯的大型防空类军舰,目前配备在东海舰队。
作为东海大陆架的分界线,日本提出了按"日中中间线"划分的主张。"白桦"油气田紧靠中间线。去年夏天日本向中国正在开发的"白桦"油气田注资,两国同意进行联合开发,但并没有提出合作的具体方案。今年5月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把大陆架的认定范围延伸至"冲绳海沟",明确拒绝了日本的主张。
针对中国在"白桦"推进设施建设,鸠山首相在上任后不久就对中国表示"忧虑",但没有提出抗议。
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村井友秀说:"鉴于日美关系的恶化,中国也有可能从事开采活动。日本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其中包括在油气田和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周围的巡逻活动等。"
日本政府一名发言人今天说,日本正在核查一份有关中国违反一项联合开发协议,在有争议的海上油气田修建了一座钻探平台。
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能源消费国经过数年谈判终于于去年达成协议,共享东海潜藏的丰富天然气资源。
双方在协议中说,日本企业将投资中国对"春晓"油气田——日方称为"白桦"——的开发。协议没有明确指出项目成本。
但日本《读卖新闻》援引防卫省匿名官员的话说,日本侦察机最近发现中国在这一区域建造了一座钻探平台,似乎已经做好开采天然气准备。
内阁官房长官平野博文告诉记者,"我们尚未确定中国已经开始开发该油气田。但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一事件,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如果报告属实,我们将与中国会谈".
从2002年12月28日奠基,到2005年底陆上基地顺利点火,来自河南中原油田的施工队伍承担了处理厂的大部分建设工作。"现在也没什么异常,油气正在开发嘛,它也不是我们三山的。"2008年6月17日,北仑区春晓镇三山村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也表示,与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相比,现在一切都很平静。
惟一让戴晓燕有些意外的是,当时东海春晓天然气处理厂的总监刘奎本打算将"海上井架喷火的照片"送给她,但在请示了上级后突然推说"不行".时隔三年,《国际先驱导报》联系到在中海油西湖天然气作业公司工作的刘奎本人,当听说是了解"春晓"的情况后,他依然谢绝了采访。
实际上,在绵延海底470公里的输气管道另一端,矗立在中国东海海域中的春晓油气田却一直都不平静。春晓油气田距上海东南500公里,距宁波350公里,所在的位置被专家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春晓天然气处理厂,就肩负着将油气处理后输送到宁波、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的使命。
中日两国有关东海问题的争议,源于《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东海最宽处不过360海里,这意味着中日之间肯定存在争议海域。而与中方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的法则不同,日方单方面划定了一条所谓"中间线".
"即使按照日本的所谓‘中间线’,我们也没有超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中心副主任张抗就参与了春晓油气田的前期勘探工作,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春晓油气田位于"中间线"中方一侧5公里处,"当年我们打的是最后一口井,当时甚至还可以再往前点,因为即使现在这个距离日本人也叫唤,现在我还后悔没再往前打一点呢。"
张抗回忆,每次他们到勘探地点工作时,日本自卫队的飞机和军舰都围在旁边监视,"一直盯着".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春晓的建设步伐。张抗表示,前期勘探成功后,他们就将此项目交给了上海新星石油公司,1995年,该公司在此区域试采成功。5年后,新星公司被中石化整体收购。
2003年8月19日,中海油、中石化、壳牌公司、优尼科石油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东海的西湖凹陷(包括春晓油气田)作业合同。而在当时,春晓油气田并没有引起中日民间太多的关注。
"2004年是一个转折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本报表示,日本媒体突然集体将视线转向春晓油气田,使这个工程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当年5月27日,日本《东京新闻》的一名记者和大学教授平松茂雄乘飞机在春晓油气田附近进行了"考察".随后,包括《东京新闻》《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在内的诸多日本主要媒体开始发难。
许多日本媒体不约而同地指责中国"侵害了日本的海底权益".《东京新闻》报道称,春晓油气田的位置距离所谓的"中间线"只有5公里,因此指责"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读卖新闻》则以社论的方式批评日本政府"对中国顾虑太多"、"反应迟钝".该报甚至要求日本政府彻底修改海洋战略,"毅然决然地向中国表明自己的态度".
紧随其后的,就是日本部分政客的"表演".当年6月9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公开放话:"日本将尽快考虑在7月份向东海地区附近的日本海域派出调查船进行勘查。"
此后两年间,日本方面还一度拟研究重新解释《自卫队法》,将"防空识别圈"的外沿划定在了东海"中间线"以西的纵深,包括春晓、天外天等气田设施都在此"防空识别圈"内,以方便动用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进行"掩护射击".
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试采石油天然气,并单方面把春晓油气田命名为"白桦",另外两处油气田分别命名为"楠"和 "桔梗".
对日方的频繁骚扰,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春晓油气田平台上进行作业的中国石油工人了。
"开钻后,小日本飞机天天飞,有时高空拍照,有时在井架附近盘旋,在我们的海域毫无顾忌地侦察。"一名曾参与过春晓建设的中海油员工回忆说,日本的飞机天天光临,他们也没有了看热闹的心情,直到中国海军巡逻舰队的突然出现。
据报道,2005年9月9日中午11点半左右,5艘中国舰艇出现在东海海域。"大家在吃饭的时候,惊喜地看到了我们中国海军的巡逻舰队,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灰白的军舰上是那么醒目,那么亲切。"该员工表示,自己当时心情无比激动,"就像受惊吓的娃娃得到了母亲的爱抚".事后,中方并未对此进行过多披露,但日本媒体几乎都认为中国是在"保护"正在建设中的春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93572.html
相关阅读: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