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陕西略阳县发现了晚清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网友直呼,“汉阳铁厂的钢杠杠的”。汉阳铁厂创建于1891年,1894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可殊不知,当时汉阳铁厂生产的钢材还难过质量关,这是什么原因呢?
张之洞“脑洞大开”,办起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建于晚清,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一手操办起来的。张之洞是位公认的学霸,16岁顺天府乡试中解元,27岁会试第三名,慈禧太后钦点探花。闲暇之际,还在报刊上发表大作《劝学篇》,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时洛阳纸贵,士子争相阅读。
读书和写作之余,出门遛弯遇到另一位学霸——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切磋学问过程中,顺利让王懿荣的妹妹爱上了他,将“邻家小妹”王氏娶入门。按照古人的晋升道路,学而优则仕,张之洞后来历任山西巡抚,两江、两广、湖广总督。出将入相、金屋藏娇,读书人的梦想他都实现了。担任湖广总督是张之洞最为风光得意,也是争议最多的时期,修建汉阳铁厂就是其中一项。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开采煤矿、建造钢厂、引用技术对于一位科举出身的人来说确实是“脑洞大开”。但是,晚清的特殊历史境遇,造就了一批强人,张之洞就是其中一位。“强人建厂”也是晚清的一大特色。
汉阳铁厂自筹备那天起就与一个词相联系——“缺钱”,国家积贫积弱,民间百姓疾苦,筹钱不易。因此汉阳铁厂经历了教科书般的官办、官督商办、商办等历程,技术来源于德国、比利时、英国、本土创新,目的也只有一项,把这个后来生产了汉阳造牌“三八大盖”的厂子办下去。筹划修建铁厂时,张之洞已经年过半百,他再一次拿出科举考试时候那个认真劲儿,准备再争口气,出个头彩。可不想,汉阳铁厂的钢材质量却不合格。
“汉厂钢轨万不可用”?
民国著名实业家叶景葵在《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中称,“各处铁路洋员化验,谓汉厂钢轨万不可用”。叶的这番话也被后来史书广为征引,张之洞筹建的汉阳铁厂也遭后人诟病,汉阳铁厂的钢材成为劣质钢的代名词。可事实是这样吗?前文提到在陕西略阳县城发现的汉阳铁厂生产的铁轨至今仍在使用,而且近年来北京、湖南衡阳、河北石家庄、四川达州也都有过类似的新闻报道。汉阳铁厂的钢材质量到底如何呢?
影响钢材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含磷百分比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而当时在中国国内无法检测钢铁成分,需要将样本寄往国外。1895年,中国准备修建由吴淞经上海至南京的铁路,沪宁铁路为其中一段;1903年,与英国签订《沪宁铁路借款合同》,准备使用汉阳铁厂的钢轨,汉阳铁厂的钢材质量面临考验。
次年10月,检测报告由伦敦返回到沪宁铁路总工程师格林森那里,结果是汉阳铁厂所生产钢轨含碳量过少,难以“经久耐用”,含磷量则过多,致有“断裂之虞”。汉阳铁厂所送钢轨不合格,沪宁铁路修建方不肯收用。(《晚清铁路钢轨生产研究1889-1911》)
一时间,汉阳铁厂所产钢轨广受诟病,采用炼钢的大冶矿的铁矿石含磷过多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可令人不解的是,日本人却自1899年开始一直与中国签订大冶铁矿购买合同,大批采购铁矿石,难道以日本人的精明,不知道铁矿石含磷过高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64303.html
相关阅读: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严重骚乱纪实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解密:古代哪位官员曾多次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