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轼“高考”作文 铤而走险得高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仇英 《赤壁图》

  古人绘东坡像

  看世界杯巴西与智利点球大战,真是战战兢兢,气不敢出。不管是踢点球的,还是守门的,不管你平时如何英勇神武、声振寰宇,在此刻,命运全在一抬足和一扑身的瞬间。没有传球、运球、掩护等复杂的团队运作,进与不进,没有任何迂回和弹性。胜负,全在你自己临时决定的角度、方向和力度。

  高考的应试作文亦如此。你在学生生涯所培养的写作技能,你十几年的思想境界,全在那千字之内,几十分钟之间,也没有迂回和弹性,成败就在落笔之间。

  看看北宋的大文豪苏轼是怎么决定这一刻的?

  应试作文

  北宋英宗嘉?元年(1056年),国都汴梁城,来了父子仨,四川人。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父子三人将会在大宋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老爸苏洵,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他们来参加大宋的进士科考试,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算是北宋的“高考”吧。

  父子仨千里迢迢从四川赶来,在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里,人脉资源并不丰富,一肚子的学问和才华,想要让天下人知道,方式只有一种——应试。通过考试让自己名扬京城,然后名扬天下。

  那一年,苏洵48岁,苏轼21岁,苏辙19岁。第二年,苏家兄弟参加了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苏轼当时在考场的心理活动。进入考场,考卷下来了,苏轼铺开卷子,一看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换现在的话说,就是“赏罚要厚道”。古代作文题目是讲究来源的,不能凭空想一个,一定要引经据典,这个作文就出自于《尚书·大禹谟》里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刑罚上有疑问,就从轻处理;奖赏上有疑问,就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这是最忠厚的做法。

  苏同学拿起笔,首先对这篇作文做知识上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建立在自己扎实的学习基础上的。苏轼当年读书,也是为了应试,他自己后来说过:“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对于应试经典,他已经相当精熟,知道这是儒家的观点,对于刑罚和赏赐,前者从轻,后者优厚,以显我大宋仁厚治天下之风。

  文章主题确立了,文字风格该怎样呢?苏考生把心思用到欧阳修身上去。根据综合信息判断,主考官欧阳修老师最痛恨华丽花哨的文风,他主张写文章要浅显明白,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远的思想,所以,今天的作文绝对不能写得华丽丽。

  文字风格确定了,接着是表达方式。想要在考场上一鸣惊人,表达方式是极其关键的。同样的文义,同样的主题,换个表达方式,给主考官留下的印象就完全不同。简单说,就是要出彩。想到这一点,苏考生决定冒险,怎么个冒险法呢?

  他决定用一个故事来表达文章的主题!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周公,然而,具体情节如何,小苏的记忆却有点模糊了。既然记不清了,那就虚构吧,苏轼这次要玩大了。

  苏考生虚构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则故事,话说上古时期,尧和最高法官皋陶亲自审理一起刑事案件,皋陶连续三次判囚犯死刑,尧却连续三次否决,决定宽赦被审人。

  第二则故事,还是尧。当时的四方首领推荐大禹的老爸鲧任职,尧说:“鲧这人靠不住,不听命令,羞辱家族,不能用。”四方首领却坚持推荐鲧,尧动摇了,说:“那好,试试吧。”

  这两个虚构的案例,论证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司法思想:“罪疑唯轻,功疑唯重。与其是不辜,宁失不经。”判罪有疑惑,那就轻判;授功时存疑,那就从厚。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违背法律放走有罪的人。总之,判决不能伤及无辜,奖赏宁可有点滥;判罪的事情谨慎点,奖赏的事情宽松点。这就是厚道。

  以上意识妥当与否,不做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苏考生用两个故事,将儒家抽象复杂的司法理念阐述得生动明晰而富有层次,胜过千万句纯理论性的表述。

  考卷交上去了,到出榜那天,写故事的苏轼居然中了,而且高居第二名。

  成功原因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考官心思

  苏轼同学成功了,其实,他本来可以录为第一名的,考卷到了主考老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欧阳修老前辈打开苏考生的作文,顿时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份优秀的作文,更看到一股新的时代潮流。瞧瞧这作文,不涂脂抹粉,不花哨华丽,不卖关子显摆深奥,文字平易却又生动活泼。这不仅合欧阳老师的胃口,而且还让他觉得自己在文化上后继有人,欢天喜地说了句:“这后生有出息,俺欧阳以后得给他让路。”

  不仅让主考官欢喜,而且还让主考官觉得是他的衣钵继承人,苏轼这一着险棋,算是赌对了。

  当然,苏轼还得感谢副改卷官梅尧臣,他在旁边加了一句:“这考生的文字好像孟子。”这可了不得,孟子是欧阳修的偶像,加分不少啊。不过,欧阳考官又是个清廉怕嫌疑的人,担心这个考生是他的熟人曾巩,犹豫了一下,就取了第二名。

  苏轼同学这一记“点球”之所以成功入门,取决于他“进球”的姿态是正确的。他正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在苦读书的同时,能敏感地了解到时代文脉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时代发展方向未必是当时最流行的,也未必是主潮流,需要有心人去把握。苏轼没有读死书,他能广泛收集信息,感知新的动向,然后根据新的动向,来决定自己的文风。所以,他这一赌成功,并非侥幸,而是必然。

  文章要上层次,哪怕是应试作文,作文的人一定要是关心时代,对时代新动向极其敏感的人,甚至要有点先知先觉。怎样才能先知先觉?那就是要比别人更关心时代的细微征兆。同时,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生动的表述方式。

  录取榜出来后,苏轼去拜访欧阳修、梅尧臣,欧阳修问:“苏同学,尧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书上的?”苏同学老老实实回答:“想当然耳。”师生相视而笑。故事是虚构的,思想却是真实的,也就罢了。

  苏轼感恩

  中榜后写信

  感谢副主考官

  苏轼同学的优秀作文一出来,顿时粉丝大增,点赞如云,好评如林,京城里的市民排着队请苏大才子写文章。苏轼同学也懂感恩,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梅尧臣。当然,不免要拍点马屁,说梅老师好话。当时的梅尧臣并非高官,只是翰林院的直讲,官不过五品,如果夸他是朝廷栋梁肯定太肉麻,官不高那就夸梅老师文化高、人品好。

  苏轼同学说,梅老师您不是大官,却是大贤。大官和大贤有什么区别呢?周公是大官,却兄弟不和,遭人误解,精神世界很不欢乐。孔子呢,是大圣大贤,却乐陶陶的,跟学生们过着快乐简单的日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梅老师您就是孔子,俺小苏就是颜回子路。这帽子送得可高了。

  接下来,小苏同学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激,说自己因为忙着复习功课参加考试,来京城一年多了,都没能上门拜访,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没有人替我打点,替我做推荐,“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却没想到天下掉馅饼,小苏我中了榜眼,这馅饼就是您跟欧阳前辈扔给我的。

  接下来,苏轼开始套近乎了,说自己的文章能被赏识,证明您是我的知己,能有大贤做我小苏的知己,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我希望能成为您这位大贤的门徒,“有大贤焉而为其徒”,以后梅老师有什么高见,小苏我一定要来好好恭听,“轼愿与闻焉”,这摆明是要经常保持联系的意思。

  这篇感激信,也是一篇名文,叫《上梅直讲书》。苏轼不愧是文学巨匠,应试作文和一封感谢信都能写成千古流传的名文。(刘黎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310791.html

相关阅读: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