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通告:学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点击>>站内搜索<<,大部分的问题都有对应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记忆法 > 心得分享 > 学习心得 > 记忆是什么

记忆是什么

2008/5/17 02:35 作者:tianshi01 本文已影响:2484人 
记忆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可分为短期记忆、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

明白了记忆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巩固的道理就可以从物质和技巧两方面着手掌握增强记忆力的诀窍了。物质方面,要多吃有利记忆的食品,如富有含锌、磷酯、某些不饱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技巧方面实际上就是按记忆的生理规律去做。

其一,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思考吸收,取得较深的短期记忆。

下课后当天复习;过几天当记忆开始淡漠时再巩固一次并加以条理化。"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复习一次。这样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中长期记忆,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

其二,复习要记忆的功课最好在早晨或夜里的安静环境中进行。

试验证明,晚上6--10点和早晨6--8点是记忆功能最佳时候。同时要专心,不要被其它干扰或打断。切忌一边听walkman一边背书。 这是因为大脑工作时只允许一个中枢于兴奋状态,如果同时有几个兴奋点,必定会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结果大大降低记忆效果。

其三,记东西时要舒心不要紧张。

紧张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损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记忆力的大敌。反之,在宽松环境中,垂体后叶分泌加压素,它对增强记忆功能大有好处。

其四,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将知识条理化、提纲化,使知识形成记忆的系统和网络,这样便可通过联想来增加记忆效果。

例如要记"唐宋八大家"姓名时,可以先记住"韩、柳、'三苏'、欧(阳)、王、曾"八个姓,然后便于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其五,尽量理解要记忆的内容。所谓理解,从生理上说就是把你的知识纳入记忆网络中,并且建立深一层的固定联系。死记硬背不理解的东西是浪费记忆力,也记不牢。
记忆,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于记忆力差。怎样克服记忆力差的困难,提高识记和学习的效果,是每一个学生都盼望解决的问题。的确,学生成天学习大量没有亲身实践过的理论知识,没有一定的记忆力是不行的。记忆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持久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也能比较好理解、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求知的时候,掌握一定的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培养科学的记忆习惯,发展自己的理解力、记忆力是非常必要的。提高记忆力,有规律可循吗,有科学的方法可借鉴吗?答案是肯定的。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中外学者都归纳出了若干种。但哪种方法适合于自己,还得靠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摸索和总结。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正确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是保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质量的前提。现在,我介绍如下一些记忆方法,供广大学生参考,以期帮助提高记忆力。
抓重点记忆法。要立足于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要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机械记忆法。学习英语单词、外文字母、元素符号等,用这种方法就比较凑效。机械记忆法,就是采用单纯的反复记忆来达到巩固和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体操式”记忆法。马克思有超常的记忆力,但其超常的记忆力也不是天生的,这与他坚持强记的习惯分不开。他从少年时代起,坚持用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天长日久,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列夫·托尔斯泰称这种方法“是记忆力的体操”。
理解记忆法。俗话说,如要记得,先要懂得。在看书或听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概念或定理等通过联想来帮助理解,这样就容易巩固、记住新知识。有人曾做过试验,一篇百字文,理解之后大概用15—20分钟就可以把它记住了,如若不是这样,则要花费近一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
覆盖关键部分记忆法。先用纸盖住你认为难以记住的内容,暂时不让自己看见,然后再读余下内容,想象被覆盖部分的内容,实在想不出来,才移开盖纸,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记住了。
归类记忆法。为了系统地、牢固地掌握科学的知识,可以把繁多的内容按意义不同、性质不同、用途不同、结构不同、形式不同等进行分类。分类以后,内容就显得简单明了,就减轻了记忆的负担,缩短了记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交谈记忆法。和同学在一起散步或闲聊时,可以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作为交谈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或许就能把疑难问题解决了。这种活动,不但能鼓励大家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通过交谈,会使自己尚未扎根的记忆和没有自信的记忆,变成确定实在的记忆,牢牢地印在脑海里。
重复记忆法。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是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要及时复习。艾宾浩斯还告诉我们,学习、记忆的程度应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这种“过度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过的内容经久不忘。重复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
对比记忆法。它的特点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即学习新知识时,对照联系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记忆。在反复对照比较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旧知识的记忆,对新知识的理解,而理解之后就容易记忆了。
列表记忆法。这种方法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就是把有关材料分类集中起来,列入表中适当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条理也清楚了,内容也记住了。列表的类型比较多,常用的有一览表、系统表、关系表、比较表等。
概括记忆法。为了便于记忆,我们要把所学的东西加以归纳、概括,找出它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这种记忆法,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到”记忆法。在记忆时,要做到眼、耳、口、手、脑配合使用,比使用单一人体器官效率高得多。这其中的“手”,就是要求多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尖”,手脑并用,学思结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比单纯地口读目记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介绍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当然还可以罗列出许多方法来,但既无全部罗列的必要,又无全部罗列的可能。关键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才可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或几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地提高记忆力。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具有超常记忆力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记忆方法与众不同。伦敦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具有非凡记忆力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高,也不是大脑结构有什么特别,他们记忆力好的原因是经常使用正确的记忆方法来记住要记住的内容。

研究小组让被试者记忆人的面部、雪花和三位数字。这些志愿者不仅仅要记所看见的事物,还须记住它们的顺序。在测试过程中,科学家使用一种叫“磁性感应成像”仪器来检测自愿者的大脑。这些记忆非凡的人在数字测试中表现出色,而且他们大脑中的空间扫描活动非常活跃。但是在雪花记忆的测验中,记忆非凡的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马桂利认为,这说明雪花记忆不是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的,因为将雪花转化为文字系统特别困难。

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巴里·格登说:“这足以说明人们以前怀疑的假设——具有非凡记忆力的人是因为他们记忆策略比其他人高明。”伦敦大学的额里诺·马桂利说:“其实人们记忆时使用一种好的方法就可以成功!”

实用价值特别高

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安德森评价说:“将所有的记忆术都纪录在案,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由于大脑受损而丧失记忆力的人不会浪费他们的时间来恢复自己受损的记忆力。虽然这一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结构并不存在什么差别,但是一旦通过这种训练后,人的大脑结构就会不同,伦敦街头的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就是一个明证。以上的研究为普通人提高记忆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有心人不妨试试以下记忆方法。

要想记忆好,多交朋友勤用脑

美国研究发现:成年斑胸草雀和大象群居时比独个闷在窝里的鸟或大象相比,群居动物比独居动物记忆力更强。社会交往可能有助于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存活,进而可能提高记忆力。除了多交友之外,勤动脑也可以提高记忆力。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鲍博·雅各布斯研究发现,大脑使用程度越高,神经细胞上长出的树突就越长;反之,则树突逐渐萎缩。神经细胞上的树突越多,记忆功能也就越强。

要想记忆好,合理饮食是法宝

科学家发现很多食品和饮料能提高记忆力。2000年,以色列的科学家证实,喝咖啡有助增强记忆。与咖啡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是日本米酒,因为科学家发现米酒中含有一种增强记忆的酶。虽然饮食与记忆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科学家发现合理饮食是关键。

要想记忆好,多嚼东西睡好觉


2002年,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咀嚼口香糖有助记忆,因为嚼口香糖时不断的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脏的运动,增加心脏向头部供应的血液量,从而促进大脑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咀嚼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

哈佛大学医学院发现,考试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记不住应试内容,而学习和练习完新东西后好好睡一觉的人,第二天所能记起的东西要多于那些学习完同样的东西后整夜不睡觉的人。看来保持心情平静、沉着,保持精神集中,使大脑获得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3859.html
快速记忆法 - 逍遥右脑记忆 - 右脑记忆论坛 - 速读训练软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