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读成诵”的方法
“熟读成诵”不是单纯朗读,而是把阅读和品味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教师采用生生赛读、师生赛读、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情感和体验读课文,最后学生不看书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理解记忆法
就是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再记忆,可以大大加快背诵的速度。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革命抱负、昂扬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斗志。全词上下两阙,上阙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描写雪景,由整体到局部,从下到上,由实到虚;下阙进行议论,从古到今,正确评价了历史上的几位杰出的君主,从而指出真正的决定历史潮流的是今天的人民大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文意明了,思路清晰,记忆也就容易了。
三、朗读记忆法
口里发音,耳朵听声,眼睛看字,大脑思维,多种感官同时运动,同时刺激大脑,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多个兴奋点,建立起纵横交错的神经联系。宋朝教育家朱熹所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同时要注意声音节奏和语调的顿挫,使记忆有声有色,为背诵打下扎实的基础。有时朗读好了,自然就背下来了。
四、循序渐进记忆法
先背下第一段,然后背第二段,在背下第二段后,把一、二两段从头至尾背一遍;然后背第三段,第三段背下后,再把一、二、三段从头至尾背一遍;然后再背第四段,背下后再把一至四段从头至尾背一遍……,依次下去,直到全文背下为止。这种方法好似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背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到最后一段时,要多进行几遍强化背诵,这样全文或全诗可背得滚瓜烂熟(这种方法不仅是背诵课文的好方法,也是很好的学习法和复习法)。
五、尝试回忆法
在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读是很难记住材料的。因为这是一种较浅水平的信息处理,然而,如果朗读一个句子几遍之后,就试着回忆刚刚读过的句子,则更容易记住。对段落和篇章的记忆也应采用同样的方法。因为,对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信息就能更长时间地保留在记忆中。曹日昌先生说:“试图记忆,一方面由于学习者的积极活动,可以提高更多的建立联系的机会,有利于记忆; 另一方面由于试图记忆时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特点与难点,可以更好地分配复习,在难点上多进行诵读。”
六、循环巩固法
根据遗忘的规律,记得了的信息很快就开始遗忘,且开头时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 “及时一针顶九针”。不仅需要及时复习,还须经常巩固。原因是我们学过的东西,如果经常复习,就可以长期不会忘记。
七、表演记忆法
背诵课文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别难记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重点背诵较难的内容,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记忆边表演,势必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方法正好适用于我们小学生。例如,在背诵《鹅》时,让学生装作大白鹅的样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上台。当背诵“曲项向天歌”时,就伸长脖子,摇头晃脑地张大嘴巴,好像真的在引颈高歌。再如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加强背诵的语气外,还主动用形体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适当的语气和体态,有效地帮助了自己记忆与理解。在这样边表演边背诵的形式下,小学生们记忆得很快。
八、联想记忆法
如背诵《猜一猜》(第一册第九课)时,先指导学生抓住“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这些词。因为这些都是每一句开头的词,起着提示每一句的关键作用。然后,让学生一边想“云儿、小树、禾苗、花儿”遇到风会怎么样,一边背诵出来。又如,要想记住“狗——自行车”这对词,我们可以想象“狗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来逛去”。
九、线索记忆法
每篇课文内容是按一定顺序写的,都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记忆时,可以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记忆。如:当学生选择背诵《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五册第九课)的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先提出“这一段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的问题,让学生理出“树木→积雪→小鹿→影子”的线索,然后按这条线索背诵。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背诵出这一段的内容。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3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