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的书而言,当你完成这样的步骤之后,多重复几遍,会让你理解的更深入一些。如果说阅读一二遍之后,只能吸收书中内容的30%,那么做完思维导图笔记和其它笔记后就会达到50%,完成一个大的主题阅读之后会达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别人讲述)和实践才能达到90%。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不是100%?
很简单,任何单纯而孤立的阅读都是一种很浅薄的吸收。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思考。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框架,缺少自己的观点,无法跟实践相结合,不能清晰而深入的表达就是一种浅阅读。
1、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思维导图?
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
答:除了小说只读1、2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
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
2、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
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 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
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
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果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般做思维导图时,如果书非常好,会进行4、5遍的调整。
第一遍开始把书中所有的要点都做出来。
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对做出的思维导图要点做成整合和调整。
第三遍开始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这个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五遍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自己个人行业的知识树,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个知识树通过阅读、实践和自己的反思积累而完成。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对这几个部分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整合,按不同情况可能保留二、三个版本。希望自己能达成目标。
3、是用手绘的还是其他工具?
1)手绘:刚开始学思维导图时手绘,在动手的过程中全程参与进去了,印象深,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
手绘不适合过于复杂和简单的书,最好难异适中。另外手绘比较花时间,必须准备足够的空闲时间。
2)用软件,便于修改、整理和保存。自己用基本上不加图像,如果是为了培训、开会和演示,要尽量花些时间加入合适的图片和颜色,有时会用imandmap 导入或重画一遍,这个软件的效果类似手绘,比较不错。
4、读一本书时,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
手绘的话,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
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
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
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
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5、画完后的思维导图如何保管?电脑文件夹?把纸张夹在书里?
1)把最后一张比较完全的手绘放在文件夹里统一保存起来。
2)把手绘的内容拍成照片,起个名字,分类保存
3)完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之后,分类保存
4)找时间把里面的内容,从新分解汇总到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树上。
6、下次再看这本书之前你会马上找以前画的思维导图来看吗?
1)看书前不会,一般在看书的过程就会对相应的内容有个判断。
2)如果在电脑前,看完第一遍之后,会找出相关的思维导图知识树
看看以前对这方面的了解,然后更有侧重的阅读和做笔记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