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记忆力,我们便会成为转瞬即逝之物。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会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基于过去所产生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存在,就连我们一生中实际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并且使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存在。
千百年来,人类依靠记忆积累经验,凭借记忆得到的能力征服大自然,到达理想的彼岸。没有记忆力,人就如同行尸走肉--过去和现在所接受并贮存于脑中的一切信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都将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智力和技能亦将荡然无存。古往今来,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头脑清晰、记忆超群的人: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遇碑文,吟诵一遍,即可不忘;
拿破仑,于15年后在制定法典的会议上能随口引证19岁时在禁闭室内看的罗马法典;
前苏联的尤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只要扫视一眼,就能说出人们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杂乱无章的大小不等的、有的甚至相互交切的近百个圆圈的准确数目。他被带到陌生城市里去应试,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在街上走一次,就能对那里的交通线路、十字路口的情况以及各家大型商店、剧院、酒楼的名称与地址了如指掌。他只要2小时的记忆时间,就可以快捷地背诵一本有一千多家用户的电话薄中每家每户的称谓、号码等;
达·芬奇,在十几岁时到一寺院里游玩,目光被一幅壁画吸引住了。回到家中,他毫不费力地把看到的壁画默画了下来,物象比例和细节点缀宛如原作,连色彩明暗差别都再现得十分逼真;
被称作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有一次在西斯汀教堂里,只听了一遍就把神秘不外传的大合唱(是相当复杂的变调音乐,包括4个声部的重唱和5个声部的合唱)默记在心了;
唐朝的王维,有一次在洛阳城里看到一幅《按乐图》画的是一个乐队在演奏。他仔细观察了一阵子,然后微笑着对旁人说:\"这幅画描绘的,恰好是《霓裳羽衣曲》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大家听了以后既诧异又不相信,都说:\"你怎么知道?这是骗我们的吧?\"于是王维请来了一队乐工,叫乐工们演奏《霓裳羽衣曲》。当乐工们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乐工们的手指、嘴唇在乐器上的位置以及动作和姿势,刚好跟画上描绘的一模一样。大家都信服了。
19世纪法国的大小说家左拉,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都能一嗅而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
毛泽东能背诵几百首唐诗和许多篇韩愈的散文;
周恩来,与人只要见过一面,许多年后,还能认出并叫出名字;
记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亦是人借以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有目的性的过程。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常常和他的记忆力分不开。一个人的记忆力不好,他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被局限,不认人、不识物、不懂事。一个记忆力差的人,知识贫乏、头脑空空,能指望他去搞创造吗?要创造,首先需要知识,需要把记忆的知识融会贯通,否则,不可能产生灵感,产生发明创造。
有了好的记忆力,人们才能很好地保存过去的反映,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有了好的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的过程。
好的记忆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青少年需要依靠记忆来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没有对学过的知识的积累,就很难学懂新的知识。青少年所学的知识是系统的、逐步渐进的,如果没有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要理解新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人的大脑是一个很难装满的知识仓库,大多数人的记忆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只要认真培养和训练,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力,记忆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