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好不好,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一是认知,认知过程中能否很快找到特征;
第二是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多长?
第三是记忆材料的逻辑规律;
第四是形象思维能力;
第五是想像力。
有些人没学过任何记忆方法
无意识记忆能力也不太强,但学习、记忆的能力很强,为什么?
说明他本身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能力、想像力就比较强。
记忆的第一步是“识记”、第二步是“保持”,第三步是“再认”或者“回忆”,其中任何一步有问题,就会出现“记不住”、“记错了”、“认不出”的情况。一般我们常说记不记得住,跟第一步“识记”是否“有意识”地进行关系密切。记忆力的后天训练,主要是使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记忆效果更好。
相应的,提升记忆力,就要在“识记”、“保持”阶段下功夫,也就是说,有意识地理解记忆对象、观察特征,并及时复习、减少遗忘。李威提到,人类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的音节记忆做实验,发现,记忆完毕20分钟,就只有58.2%的信息会记得,一天后,只有33.7%会记得,“也就是说,你20分钟后就复习,能节省58.2%,一天之后复习,只能节省33.7%了,所以,一定要在忘记更多之前就复习”。
高效记忆一般都是通过形象,而非语言,图像法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把图像法和记忆中最基本的“以熟记新”原理结合使用,比如,记三十六计时,先把1至36的序号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图像、物品对应起来,1像笔,2像鸭子,3像耳朵……再把序号和对应的每一计创造一个联系,你熟悉的联系,比如3像耳朵,第3计“借刀杀人”,可以想像成:人没被杀到但耳朵被削了,这样的画面建立起来,就容易记住,三十六计的第3计是借刀杀人。
●歌诀法
提取字头并连成一句话。比如记金庸作品名字。
●图像法
对一些有想像空间、有规律的东西,在脑海中画成图。再抽象的都可以转化成图像;
●连锁法
记不相关的一堆词语、数字时,编一个小故事。建立联结时,尽情发挥想像力,调动声音气味颜色等,使用动词和接触,场景越荒谬、夸张、可笑越容易记得。
●定桩法
需要记忆大量的、有先后顺序的信息时可用到。定“桩”时要留心第五、第十这样的节点,以便分组、快速提取信息。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固定顺序的东西,定作“桩”,然后把要记的材料拆分成小于7的模块,分别安在每个“桩”上。比如,把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当成“桩”;记鸦片战争的4条意义时,把“鸦片战争”这四个字当成4个“桩”。
各种记忆法的背后,图像、线索、联结是三大核心。提升记忆力,要有意识地理解记忆对象、观察特征,发挥想像力。并及时复习、减少遗忘。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