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联结=创造力
联,是联想,联系。结,是结点,结实。
联结的意思是,把两个或多个图像,想象它们发生有趣的动作,使它们“紧绑”在一起。
假设需要同时记住“经济”和“军事”这两个词。先把它们转化成图像,“经济”谐音“金鸡(金黄色的公鸡)”,“军事”用“穿军装的战士”形象代替。然后,开始运用创造力(联结),想象“金鸡不停地啄战士的头”的画面。当然,这里面的动作“啄”可根据你的喜好,换成“爪,战,爬……”,战士的“头”,也可以换成“手,脚,脚趾头,脖子,眼睛……”
两个词组,不用这么麻烦都能记住了,要是几十个词组怎么记?
比如说,“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像这样的怎么记呢?
第一种记忆方案,整体故事法:
嫁给那美女,心铁嫌钱轻,统共一百金;(每个字对应一个金属,嫁=钾,给=钙……统=铜,共=汞,一=银,百=铂)这种方案,记起来容易。但是自己编故事,是很难的事情。毕竟不是所有知识都这么巧合,能凑成这么顺的故事。
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案就比较容易使用……
第二种记忆方案,转化串联法:
第一步转化:钾=盔甲、钙=乞丐、钠(那)、镁铝(美女)、锌铁锡铅氢(心铁洗钱青)、铜汞银铂金(统共一百金)
第二步串联:穿盔甲的乞丐,拦住那美女,向她要钱。女不给,心铁洗钱变青色,统共洗掉一百金。
三、定桩:空间定位
有次序是记忆的重要条件。这种方法也叫“罗马房间法”、“地点桩”。也就是正在学习的定桩法。通过空间地点的定位,来存放我们创造出来的图像故事,从而真正做到精准记忆。
四、整理:查补整复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有查漏补缺,整理优化和复习的步骤 。即便是记忆大师,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100%没有遗漏。只是他们有一套非常完美的复习计划,不仅不会让你察觉他们遗漏了,更不会让你发现,他们正在复习。
那么,学生应该怎么做整理呢?
第一:每次记忆完成,立即进行回想,包括原文和处理的图像。
第二:发现遗漏,立即补充,或者是改变原来的转化(图像)和联结(动作)。
第三:想象正在考试,你如何回忆和准确写出原文。
每次都模拟在考场,遇到解答某个知识点的情景,可以帮助我们对所记忆的知识点,有更真实贴切的印象。
记忆的四大步骤,并不是每一次都要全部用上。有一些知识点,不是记不住,只是不太熟练而已。如果完全按这个步骤,那么会比较耗时间。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不太熟练的知识,只需记住它的标题或者关键词,不必全文都处理。甚至直接把它跳过图像记忆环节,因为只要再复习和应用,就能熟练,何必再费那么多精力去处理呢?
记忆的四个步骤如何自主练习:
如果思维没有开启,就算拿到葵花宝典,都不知道怎么练,而且自己设定的训练模式,也未必合适。现在资料到处飞,记忆法资料近乎免费。但价值不在于资料,而在于训练模式,执行方案。不在乎次数,也不在乎训练强度,只在于你什么时候转化成为习惯。多看几篇文章,说不定哪一篇点破你的思维(推到墙不是用蛮力,而是在墙上打几个洞眼),刚好按中下你“顿悟”的开关,什么内容都能转化、都能创建联系、什么都能记住。记忆训练以编码为轴心,当你能灵活运用数字密码来记忆大量不同的信息时,你的记忆力表现将会与众不同!
转化:
编码有数字编码、字母编码、汉字编码、符号、人物,主要方法为谐音法和代替法。;数字100个数字编码就有100幅图,直到脑中能够看到清晰的画面,训练你的想象力。达到无意识的将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转化为影像化,用心用脑,你就能产生印象。
联结:
玩法一:100个数字编码两两联结,可以产生一万种组合,何愁没有词组两两串联,要求串联次数,至少联结100次以上,速度越快越好;有一定基础,可以五个一组或者十个为一组,要求记住先后顺序,保持记忆的完整性。重点解决遗忘问题和联结牢固程度(记完一遍,回想不出的,马上多看一遍;如 果只能看一遍,就必须设置好回忆点)。建议一开始不要纠结正确率,先求速度,错个一两个没有关系,要的是一种疯狂的感觉,然后再去追求正确率。
玩法二:脑机能活化,要求在2分钟内,两个词组产生至少五个的联想方式,进行多角度联想。切记,不是造句,而是要产生图像。
定桩:
要求至少200个地点。实际地点可以找到无限多个,地点数量与你的知识点相互匹配,定制私人的记忆宫殿(自我知识概念图、选择记忆策略)。如何找地点、找地点的一些规则,简单的说:以大套小、设定好路线。15分钟写下40个大的地点(超市、医院、小区、学校、公司等),每个地点找个50个小地点,就有2000个地点;熟悉地点桩的过程当中与数字编码串联,100个大地点用数字编码关联。熟悉过程中最低要求1秒回忆1个地点。
整理:
分为分析、归纳、分类,练习后回想马上捡漏,捡漏就考验你个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分析:切分段落,找出关键词
归纳:分析原文意思,理解意思
分类:通常采用思维导图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