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一跳一跳打了几转之后,也安静地吸附在缸壁。“你们看,他们不是挺好的吗?”凡凡对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凡凡,你下次可别吓我们了。”东东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应和着劝告着。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我不这么做。你们怎么会.看到龙虾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庆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会亲见如此惊险而生动的一幕,也无法了解凡凡淘气的真实原委。
分析: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们就会制造一些恶作剧。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轨.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措施:基于这种认识,我修正了对凡凡的教育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凡凡从事一些冒险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有实际用途,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
避免对凡凡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对。并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所犯严重错误需要适当按纪律论处的话,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为凡凡选择一些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玩具或活动,如放大镜、磁铁,用于制作纸盒、卡片等的薄纸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鼓励凡凡收集一些东西,如羽毛、纽扣、种子、邮票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收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允许凡凡将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带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收获:实施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热情地称赞凡凡为“小小博士”。凡凡依然眨巴着那双大眼睛。兴高采烈地邀请你去看他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可见,创造力是在孩子获得一种真正的自尊感的气氛中得以发展的。透过“越轨行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意向,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新要求。这一切都将成为培育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2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