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让大脑两半球协同的爱因斯坦,用左脑于1905年创立了轰动世界并否定牛顿“绝对时空观”的狭义相对论。思不能止的长达11年的思考,又使爱因斯坦在1916年的一天,从习惯于巧妙联想并富创造性想象的右脑迸发出了关于形成广义相对论的灵感。
据爱因斯坦回忆灵感突现时的情形说,他在一个夏日,躺在山边正发白日梦(即胡思乱想——在潜意识域中,依据脑储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进行着尚未知晓的闪电般的尝试组合或前所未有的搭配),突然,想象自己在乘着一束阳光到宇宙深处旅行,并从宇宙的另一边返回太阳系。
此时的他突然警醒到,要让这梦想成真,宇宙必须是弯曲的,空间、时间以及光线亦都应是弯曲的。于是他返回桌旁,在逻辑性极强的左半球大脑的指挥下,将右半球大脑赐予的灵感整理出来——这,就是实用价值更高、应用范围更广、逻辑性更强的广义相对论。相对论产生于大脑两半球的相互协同中,两半球都发育铸就了人类科学史上的辉煌。与爱因斯坦相对应,对绘画非常投入的名扬世界的大画家毕加索,是一位使绘画数学化和几何化的艺术家。他不尽是用发达的右脑去装入绘画的艺术讯息,还常在构思绘画草稿时让左半球大脑帮忙——转录出数学化和几何化的讯息,供右半球大脑在构思和使思维具体化的创作中使用,以增添作品的立体感和规则化。凡人和天才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注意开发弱势半球大脑的潜能——让两个半球在处理事务时都发挥作用,而前者则大都仅利用优势半球大脑——弱势半球大脑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都闲着
上一篇:提高记忆力的十二种超强方法
琅琅上口、节奏鲜明、欢快流畅、趣味横生的歌谣、谚语、顺口溜、口诀、韵语、寓意歌谣等,能让大脑两半球在学记中合作,学记效率有显而易见的提高。如:
用缩略法编写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二暑连;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对于幼儿来说,用联想想象法编写的“数字歌”对他们记忆简单数字很有帮助:
1像短棍细长条;
2像天鹅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帆船随风摇;
5像秤钩来秤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眼镜戴耳上;
9像气球能升起;
0像鸡蛋做蛋糕。
中医中的“针刺四穴歌”也充分利用了概括的方法: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针刺足三里治疗腹部疾病,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背部疾病,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针刺列缺穴治疗头颈部疾病,针刺合古穴治疗面部疾病。用联想想象概括法编写的“巳·己·已”口诀:堵巳(si)不堵己,半堵才念已 繁复的材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韵语的形式贮存在记忆里的。牛翰杰在学习《二十四史》时,为记忆各史书作者名字,编写了四句韵语:司马班范陈房沈
司马迁班固范晔陈春房玄龄沈约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一肖二姚魏李棻
肖子显姚思濂魏收李百药令狐德棻
《南齐书》《梁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陈书》
征寿刘煦欧阳宋
魏征李延寿刘煦欧阳修宋祁
《隋书》《南史》《旧唐书》 《北史》《新唐书》
薛修脱濂廷玉臣
薛居正欧阳修脱口等宋濂张廷玉为凑韵脚并沿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辽、《元史》《明史》用封建时代口气
金三史将难记的信息编入故事,记忆效果会更好。有情节、趣味盎然、形象生动的自编故事容易被大脑记住——难记信息与所余内容建立起了牢固的有机联系,记住了故事的内容,也就记住了难记的需记信息。
有人为了轻松愉快地记住7个无聊乏味又互不相干的外语单词:风、尘埃、瞎子、三弦曲、猫、老鼠、木桶店,将其编成一个“风吹木桶店就赚钱”的故事:“起风的日子满地尘埃飞扬,尘埃飞入行人的眼睛,眼睛内有尘埃的人会变成瞎子,依靠弹三弦曲过生活的瞎子必然增多。制三弦需要猫皮,所以杀猫,猫就逐渐减少,老鼠增多,老鼠会咬木桶,木桶店的售货因此增加。”
在中国,人们至今还在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记忆三十六计。比如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可以深入浅出地表述运筹学能出奇制胜、转败为胜的精髓,记住了这个故事,运筹学的奥妙也就在记忆者头脑中扎下了根。
14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宋代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视》中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文学家苏东坡,在多年的求知生涯中,养成了抄书的习惯。他的抄书,往往不是为了积累资料,而是为了加强对书的内容的记忆。这两位先贤的做法,也许是建立在对协同记忆法良好效果有深刻体验基础上的吧!
协同记忆法应用于学习实践,主要应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多通道协同记忆,是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繁难重要信息的有效手段。
有人的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由知识或经验或事件或物品或人与动物的言行等转录而成)对大脑产生的刺激强度有很大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了相差甚殊的记忆效果:
对视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达83%;
对听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次之,为11%;
对嗅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更次,为15%;
对味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最低,仅为1%。
尽管记忆专家们强调要善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记忆,但非盲人却总是更常运用眼睛来吸纳大多数外界信息,也无怪乎很多人把眼睛比喻为“心灵之窗”了。
通过视觉转输信息入脑,其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让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合作,产生了“1+1>2”的增值记忆效应;其次是凸显层次并有认知深度,还可以通过强化图像细节去增强记忆,亦可赋予图像的相适色彩去提高视觉的转入效果。
据有人实验,交替使用视觉和听觉去接收同一信息,能够使记忆效果凸显:视听结合能记住65%;单用视觉仅能记住25%;单用听觉记住的只有15%。有人将学生均分三组,只告诉甲组学生十张画上的内容,不让学生看画;只让乙组学生看这十张画,不讲解画上的内容;既给丙组学生讲解画上的内容,又让他们看这十张画。随后测验,甲组记住60%,乙组记住70%,丙组记住86%。通过实验、制作等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增强感性知识,提高记忆效果,而且由于经常活动手指,还可以使大脑沟回增多、变深,提高智能,防止或延缓脑衰老。在大脑运动中枢,与一个拇指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相当于与一条大腿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的10倍。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脑细胞的数量只相当于控制双手的脑细胞数量的1/4。特别是左手参与实验、制作等,有利于开发右脑,培养创造力。
如果将需记信息寓于影视节目中,同时启动视觉和听觉的能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记的积极性。
为了记忆时加深大脑对繁难、重要或者陌生信息的印象,让其由瞬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贮存在脑中,可以让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看、听、写相结合,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采取触摸、嗅、尝等各种方式。在大规模的复习中也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平日里可以在休闲时抽挤出一小段时间去进行两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的练习,如在无杂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听写,仔细地倾耳细听、默写,再反复对照;全神贯注地听一首曲子,熟悉后清唱,再听,再唱,直至听唱合一。在限定时间内记忆声音信息的能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据说莫扎特自幼勤于进行这种训练,在他14岁的时候,一次听完意大利作曲家阿莱格里·格雷戈里的一首弥撒曲,回到家中,将曲子几乎完整地默写了出来。进行眼手口脑协同记忆的训练。有些重要的繁难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后,用笔写下来,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过后,再抽闲暇时间不断背诵或回忆、默写;对能吃的佳品,可精察、细咀嚼、慢品味、反复嗅,而后进行综合与概括思维等
15借助联想想象帮助记忆
让联想想象帮助记忆,是抵抗遗忘的最佳选择。让联想想象帮助记忆的实质,就是通过巧妙联想和丰富想象让新记忆的信息与脑储原有信息以结构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就像鱼被钓在钩上一起沉入“脑海”中一样。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轻提“鱼钩”,“鱼”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1)奇妙幻想
有人为了记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热却可以”这一物理法则,通过创造性想象和奇幻联想,将其变成如下的故事:情侣在真空中亲嘴,听不到声音,却可以传播嘴唇摩擦的热。人的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科学)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艺术)思维,但有人在记忆中常将二者的功能记混。对于看过或听说过电影《佐罗》的人来说,只要将逻辑思维与此电影中的主人公佐罗联想在一起去记忆就行了——一想起佐罗这个英雄(有人称“佐罗”这个人名为记忆的定位词),就连带回忆起了逻辑思维和管辖它的左半球大脑了,亦可推出形象思维是由右半球大脑管辖了。一来二去,很快就把两半球大脑的主要功能记忆牢固了。
(2)对比联想
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联想起和它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比较,抓住其特性,可以帮助记忆,这就是对比联想法。古律诗中常用的方法是对仗,其中就有很多上句与下句对比的,想起前一句就能很自然地联想到后一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
若想记住治疗蜂毒有特效的苔藓液,只须与华佗发明苔藓液的趣闻联想在一起就很容易了:华佗将观察“黄蜂和蜘蛛的搏斗中,受黄蜂刺伤的蜘蛛爬上苔藓打个滚便恢复常态”的现象牢记于心,并通过对比联想,触类旁通地发明了治疗蜂毒的特效药——苔藓液。
(3)相似联想
为了记住“人的大脑装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并且由这些神经细胞交织成十分复杂的神经细胞网络”这组信息,有人将神经细胞与微型计算机联想在一起,把神经细胞网络与微型计算机网络联想在一起,编织出一组形象化信息:“人的大脑好比装有一千亿架微型计算机,并且由这些微型计算机交织成十分复杂的微型计算机网络。”有人在学习地理时,将意大利半岛与形状相似的长统靴联想到一起去记忆。一看到穿长统靴的人,就想起了意大利半岛,没专门花时间就记牢了这个知识点。
(4)接近联想
需记忆的信息是“决策者的三种类型:A型不求大利,怕担风险。对利益的反应比较迟钝,但对损失的反应比较敏感;B型谋求大利,敢冒风险。对损失的反应比较迟钝,而对利益的反应比较敏感;C型——亦此(A)亦彼(B)型,完全按照损利值和期望值的高低来选择行动方案。”如果记忆者能将身边与之接近的真人真事联想在一起,一见到身边的这三种类型的人,就联想起需记的上述信息,这组信息就易于记牢了。
引导学生建立独体字间意义的接近联想,也有理想的记忆效果。如目与垂并联为“睡”,小和土串联为“尘”,上小下大为“尖”,家中起火为“灾”,用双手把东西分开为“掰”,鸟落在树上为“隼”……
(5)由此及彼联想
由听声音联想到人物的形象,例如由听死者生前的录音联想并想象死者活着时的容貌、举止、人格、个性、特长;由听电台播放的相声联想到说相声演员的音容笑貌;由看《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联想到电视连续剧中的演员形象;由触摸或观看名人在历史博物馆中的遗物联想到名人生前的行为举止;由品尝已故老人留下的名茶联想到已故老人的慈祥……联想得越多,想象得越清晰,记忆得也就越牢。
(6)象形谐音联想
月牙弯弯笑嘻嘻(C)
与C象形与C谐音无论是象形还是谐音,只不过是为学记提个醒,书写与发音还是要按照标准进行
学会联想与想象的重要举措,是在愉悦欢畅的情境中去活跃思维,让思维的能量辐射到无所不包的领域、行业、学科、部门及事物,让在脑中扎下深根的联想与想象的技巧、方法充分地发挥作用。孩子如果在休闲时间经常进行诸如下面列举的练习,那么,孩子的联想想象能力就会“油然而生”,也就养成了遇事易于进行联想想象的习惯了:
在吃苹果时,联想到其他种类的苹果如红富士、国光等,并想象这些苹果的模样、色泽,回忆咀嚼时的感受,比较它们的同异;在吃嚼甘蔗时,联想到有甜味的其他种类的东西,如用南方的甘蔗提取出来的蔗白糖、细粒的绵糖、粗粒的砂糖、结晶透明的冰糖,用北方的甜菜提取出来的白糖、红糖,还有糖精纳、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蜂蜜、糖浆等,并且想象它们的形象、色泽,回忆品尝它们时的感受,比较它们的同异……
虽然一种理念与另一领域的理念巧妙地联想起来会增强记忆力并补足事实链条中的不足和尚未发现的环节,但在没有熟读有关如何联想和想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习作的情况下就去盲目地联想想象,很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离奇的臆造与古怪的杜撰比记忆需记信息本身还要花费多得多的脑力与时间,得不偿失。
16重视首次识记记忆法
在印度,一只大象看到它的主人掐死妻子,然后把她埋在住宅附近的花园里。当主人重新结婚时,大象把新娘带到埋尸体的地方,并用鼻子挖出了尸体。这表明,奇特的事在大象首次识记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许多年后仍然存留于大象的脑中。
常人易于记住新鲜古怪的事物,《阿德·海莱缪》中说:“人们对于每天看到的琐碎的常见的事物,一般是记不住的。若是看到或听到奇异的、不可思议的、低级丑恶的、荒诞的、巨大的等异乎寻常而又古怪离奇的事物,反倒能记忆很长时间。可见,身边的见闻常常被忽视。但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事情却能够记忆得很牢固。‘看’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变化的。可是正常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就很容易被遗忘,而奇异的事物就永远留在记忆中,这难道不是有些不合乎道理吗?”
羊皮纸书《Aao·Hellenium》记载:“人不会记得一般的平凡事情,但是看到或听到奇怪的、不可思议的、夸大的事,对于这种奇特呆笨的内容,可以记得非常的长久。”
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比如说,罪犯被处死的情景,被车撞到而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人,商业大厦门前的表演,小汽车中的新款车型,“神舟七号”飞船上天的场面,站在领奖台上领奖的瞬间……这样的记忆常常可以经久不忘。
现代心理学家们认为,凡是首次识记获得强烈印象的事物,如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事物、能激惹起人的情绪的事物,与脑储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的事物,就都容易被长时记忆起来。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怕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记忆的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或回忆。首次识记是保持的前提,保持是认知和回忆的条件。搞不好首次识记,会给认知和回忆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全然不能认知和回忆。漫不经心的首次识记,如同古代计时的沙漏,注进去,漏出来,什么也没有留下,被识记的信息像匆匆的过客,在大脑中稍纵即逝,认知与回忆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首次识记时,应采取几乎所有的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去增加需记信息输入脑中的印象,比如说通过巧妙联想和创造性想象,使需记信息鲜活奇特起来。
首次识记就应该是经过预先科学整理与浓缩的,重点突出又有结构联系的、富含情趣的、生鲜活跳的知识、经验、感悟、心得,而不应该是紊乱失序的、枯燥乏味的、死板教条的知识,如果首次识记的是错误的、模棱两可的、没有重点和结构联系的知识,学习者不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因重复错误的信息而养成难改的劣习,即便日后学到对的,也难将先前的错误根除。
17博知记忆法
李时珍自幼刻苦攻读《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医学论著,随父行医,还收取民众“无字理”中的医药精华,并且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药用物质的第一手素材,自修本草27年,完成了约190万字、收载药用物质1892种(动物340种、植物1195种、矿石357种)、“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合究竟、直窥渊海”的世界医学名著《本草纲目》。
大自然是博知的第一课堂。达尔文过海观山,向生物圈索取第一手资料,精察细研了无人迹处的各种古今奇观,洞察现存生物的习性及变异,广泛收集典型生物的遗骸,运用各种理性方法,比照古今,找出内部实存的联系:生物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强占弱迁,生物在时间的顺延中进化。历经27年,终于成就了轰动世界的不朽之作《物种起源》。
蒲松龄“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通过博采民众中流传着的有关“鬼”的各种故事,进行巧妙的联想和创造性的想象,终于写成令后世无数人爱不释手的《聊斋志异》。
施耐庵乐于细心博采民众口头流传的让人解恨过瘾的关于宋江组织民众起义的故事,进行整理加工,融会贯通为传世之作《水浒传》。
鲁迅在研究中国小说史时,从上千卷文献中“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所需的材料,录写于不拘一格的笔记之中。
广博精深的知识与经验就如同人们假想的地球上的经线(度)与纬线(度)直交的网格,新发现的岛屿与山脉就如同需记的知识与经验,测出其经度与纬度后,即可快捷、准确地将其置于所在的图位上,提取起来也十分方便——可按坐标数字用经纬仪将其反馈于实地。
记忆效果常随着背景知识的丰富而提高,尤其在记忆那些鲜为人知的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时。熟知光谱色彩正常顺序的人在自学“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段文字后,能轻而易举地依序回忆起来。但是,一位对光谱色彩一无所知的人,却难于在自学后很严格地依序回忆起来,因为这7个词对他来说,都很陌生,都是形容词,而且互不依附,完全并列、等值,都可能以相同的机率出现在回忆中的任何一个部位。
快速记忆总是以相适的知识背景为依托。宽深宏大的信息基础,可使建筑其上的系统记忆工程高大无比。在通常情况下,知识基础博大精深的大脑较贫知的大脑易于接受新输入的待记信息(新输入的待记信息与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有更多建立联系的机会),大都能将其快捷、有条理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抛锚”作用:
当人遇到新信息时,人脑就把原有的与之相联系的经验当锚抛下,以这抛下的锚为根据来记忆新的信息,那么新的信息就很容易与其挂靠并在大脑中固定下来。实际上,许多信息都是人们(无论是博知者还是贫知者)在无意识中利用“抛锚”作用记下的。
如果新识记的信息超越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或与原贮于脑中的所有信息毫无联系,那么新识记的信息就难于组织到原有信息的结构网络中,结果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吸收,因此记忆起来就远远不如与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挂靠在一起的新识记信息那么牢固和持久。
人们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及装置,如飞船、人造卫星、潜水艇、深潜器、潜水衣、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复印机来博知。
此外,增加在电视或电影中学记有用信息的份额,也是博知的重要手段。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形象地指出:“无线电60年教授的知识,只等于电视6年的教授内容。”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1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