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等式”是一个记忆公式:“题目=答案”。我们只需将需要要记忆的知识材料套入公式,就可以轻松完成记忆全过程。
“逻辑等式”和传统记忆术不同,主要表现为:
它用的联想线路最短,没有繁琐的转化过程。联想过程自然合理符合大脑思维习惯,记忆时间长久,回忆过程轻松自如。记忆过程不需造句、不需要图像参与、不需要夸张成分、不需要谐音,偏重于学科知识内容的记忆,不适用于无规则数字或者扑克牌记忆表演。它是专门用于考试复习、各行各业知识学习的强效记忆方法。“逻辑等式”主要有三大理论,它们是“思维习惯”、“铁三角”关系、“交集法”。
“心象术”主要用于回忆和复习,起到显示器的作用。通过系统的训练,让大家想像出来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心象控制越来越纯熟,直到可以随心所欲的想像出清晰具体的文字、数字、字母、公式等符号图案,将本来应该写到纸张上的文字,直接在我们的脑海里面想象出来,让内心想法直接以心象形式表示出来,大大提高复习和回忆的效率。
传统记忆术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运用到实际中的知识学习,就没办法普及开来,只能一直停留在无规则数字、无意义的扑克牌当中充当表演的工具。目前许多传统记忆术推广者认为记忆术发展突破口在于“单词记忆”,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想法,传统记忆术本身就是短期记忆术,还是一种从答案回忆到题目异常困难的记忆术,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记忆术核心的运行方式,创作出一种新的,容易操作且属于长期记忆效果的方法,才是目前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逻辑等式”自成体系,利用的是每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思维惯性、自然现象、自然事物、作为记忆的原动力,分析归纳能力是每个人本身具有的,大家都可以学好“逻辑等式”,“心象术”也是如此。(P5)
2、式子
从记忆材料归纳简化出来的中心思想叫做“题目”,从各个角度对中心思想进行解释说明的内容叫做“答案”,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唯一的,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用符号“——”表示,书面上可以写成“题目——答案”,这个模式就称为“式子”。
答案是从不同角度对题目进行解释说明的,因此答案可以按解释角度不同而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小块,可以用“1、2、3、4、5……”将答案小块标记出来,可以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答案小块之间有因果关系、时间顺序、衍生、发展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代替“+”。所以“式子”的表达形式还可以写成“题目——1答案+2答案+3答案+……”和“题目——1答案→2答案→3 答案→……”。
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