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通告:学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点击>>站内搜索<<,大部分的问题都有对应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记忆法 > 学习方法论坛 > 成功励志 >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琼那·诺布旺典)扫描版[PDF]

《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琼那·诺布旺典)扫描版[PDF]

2010/11/25 07:38 作者:记忆专家 本文已影响:4195人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但个人问题和宇宙问题在这里却是统一的,佛以“刹那间”去包容百、千、万世,将大千世界等同于一粒尘埃,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念。

  但是《金刚经》却不是那么好懂,因为机缘变了,受众变化了,随缘而产生的“文字般若”也失去了它沟通的“方便”,变成了深奥的经理。

  幸好时代变迁,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方式,即消解掉不利于沟通的旧文字,以图、文相谐的视觉思考逻辑,化繁为简,重新构筑阅读。本书即是这样一种视觉表演,文字、图片、图表等符号,互为对应角色,相互对话,力争在还原《金刚经》最初精神的基础上,把受众引入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相信本书的出版,会让这千年的智慧,洞穿时空,成为现代的人生指南。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  《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是豁然大悟了。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但是,自惠能大师以后,就是依据《金刚经》了。所以,金刚经在禅宗,是特别受重视的一部经典。

  之所以受重视,是由于中国佛教自身的特点。中国佛教一是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由静定思虑生发智慧的体悟。二是好简易,中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鉴于这部《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又不繁复艰涩,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流行!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从《金刚经》来看,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一开始先提到发“成佛”的心,然后是降伏虚妄之心,而后又是清净心,等到证入涅槃之后,心不再迷茫,连一丝丝的烦恼都没有了。助人脱苦离难,不生烦恼,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样,这也是佛法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看,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

  “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现代的心理医生解决的只能是个别人的问题,而一种千年背景的哲学思想,则能够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有识之士,已经将眼光投向了这样的经典,比如探讨《论语》与人生智慧、研究《老子》与人生幸福。而实际上,最直接针对烦恼、欲望的“心灵鸡汤”则是这部旷世经典《金刚经》。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这恐怕是现代人最急需的一剂心灵良药。

  《金刚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读起来也很容易上口,但要参透却很难,甚至入门都不容易。因此,千年以来无数高僧大德、国学大师都殚精竭虑,注疏详释,试图为世人开启这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金刚之门”。也正是因为阐释太多,理解殊同,导致对同一概念有诸多版本的解释,这使得许多初习《金刚经》的人常常陷于更大的迷惑,致使《金刚经》成为著名的“难读之经”。

  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图解方式,让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并使它成为一小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若有人在阅读中,有一时的精神体悟,获得片刻的宁静,足矣!

原译简介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鸠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盘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教。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筏龟兹,吕光获了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是论藏。)


目录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经》经卷
编者序:通向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悬论:叩响《金刚经》之门
1 经名的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 《金刚经》主要说什么:邓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 修行成佛的下手处:解决“心”的问题
4 修行与圆满:《金刚经》中的人生观
5 佛眼中的红尘:《金刚经》与世俗世界
6 《金刚经》在中国:佛文化的重要流变
7 译经第一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8 皇权的功德:帝王与《金刚经》
9 民间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国文化
10 《金刚经》与禅宗:从六祖开悟到《坛经》现世
第2章 开场:导入说法的情境
1 从证信开始导入:说法缘起的情境线索
2 《金刚经》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
3 佛佗身边的僧侣团队: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体修行
4 尊严与乞讨:佛家乞食制度
5 无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6 佛陀是个好榜样:从最平凡处入手
7 修行与入世:佛法不离世间
8 禅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9 顿悟与渐修:修行佛法的两翼
第3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见生正信
1 “解空”者点破玄机:须菩提的请法
2 成佛之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 小乘与大乘:度众生和度自己
4 意会与言传:问答之间的微妙
5 护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离四相
6 众生解脱的不同境界: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
7 做菩萨的窍门:不住相布施
8 无限广大的布施福德:像“东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9 成佛的资粮:福慧双修一举得
第4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般若的门坎
第5章 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第6章 通达才能无漏:修行的真谛
第7章 实践证真知:证悟就是与真理结合
附录1 北朝菩提流支《金刚舟若波罗蜜经》
附录2 南朝真谛《金刚般若罗蜜经》
附录3 隋代笈多《金刚能断若波罗蜜经》
附录4 唐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附录5 唐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附录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偈颂
附录7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附录8 历代《金刚经》论、注重要文献


[emule]ed2k://|file|%5B%E5%9B%BE%E8%A7%A3%E9%87%91%E5%88%9A%E7%BB%8F%EF%BC%9A%E8%AE%A4%E8%AF%86%E4%B8%80%E9%83%A8%E6%9C%80%E4%BC%9F%E5%A4%A7%E7%9A%84%E4%BD%9B%E7%BB%8F%5D.%E7%90%BC%E9%82%A3%C2%B7%E8%AF%BA%E5%B8%83%E6%97%BA%E5%85%B8.%E6%89%AB%E6%8F%8F%E7%89%88.pdf|48402180|f6a682a02c6c5078c0d1f64b2cb1897d|h=yagcrwinduzoim5npn2clk56qwivf5a3|/[/emule]

友情提示:发现下载链接错误,请给楼主发短消息报错。谢谢各位的支持。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法 http://www.jiyifa.cn/dp-bbsthread-10373.html
快速记忆法 - 逍遥右脑记忆 - 右脑记忆论坛 - 速读训练软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