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贫血症”是在1985年10月由日本的松本隆五医师提出的,它实际上是指婴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有些宝宝特别爱喝牛奶,以至在应该添加辅食时或该吃固体食物时,依然坚持以牛奶作为主食。
单单吃牛奶容易贫血
“牛奶营养丰富,是很适合婴幼儿的食品。牛奶吃得过多怎么会患缺铁性贫血呢?”很多父母都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里有多方面原因。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了一定的铁,这是人体生成血细胞的必需元素,但到4-6月后,宝宝从母体获得的铁基本用完,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铁在一些蔬菜及动物内脏中的含量较高,如果不注意补充这些食物而单单吃牛奶,就会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牛奶中含铁很少,吸收也比较差:
●一般来说,1000毫升市售牛奶中仅含有0.5-2.0毫克铁,而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6毫克铁。牛奶不仅含铁量少,且铁的吸收率很低。牛奶中含铁量只有母乳的33%。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
●维生素C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但它在牛奶中含量很少。
●牛奶及一些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钙、磷、钾含量较高,而这些矿物质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铁的吸收。
●铜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而某些氧化酶能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率。牛奶中的铜含量极低,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
牛奶过敏会间接造成贫血
牛奶中至少含有5种抗原蛋白成分,当这些蛋白质进入未发育成熟的婴儿胃肠时,由于胃肠中缺乏分解它们的酶,这些外来的异性蛋白就会作为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进入人体的异性蛋白越多,所产生的抗体也越多。如果发生在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儿身上,就会产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引起过敏反应。
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每日喂给1000毫升以上大量鲜牛奶的宝宝,会因过敏反应而在肠道内引起慢性出血。婴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血容量不断扩充,即使少量失血也会产生贫血(这种孩子,进行大便隐血试验,就可以明确诊断)。换乳期宝宝,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
换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第4个月到1岁左右这段时期。其间孩子的主要食物开始由液体食物(母乳、牛奶等)过渡到糊状食物(菜泥、肉泥等),再过渡到固体食物(饭菜)。
换乳期的孩子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因为这一时期,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给孩子吃牛奶以渐渐代替母乳,或是让孩子一直喝液体食物直到1岁之后直接过渡到固体食物。就因为这些爸爸妈妈忽略了宝宝进食糊状食物的过程,不够重视换乳期菜、肉、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搭配和喂养,使得孩子不能全面吸收营养,造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而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也就是患“牛奶贫血症”。
合理饮食,避免“牛奶贫血症”
要避免宝宝患“牛奶贫血症”,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缺铁的问题:
1、如果新生宝宝不能得到母乳喂养,应尽量提供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婴儿配方奶粉较之新鲜牛奶,营养更接近母乳。
2、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就应逐步添加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为补充铁的不足,还需特别添加鸡蛋黄、猪肝酱等含铁丰富的食品。稍大些的宝宝可添加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品,如米粥、面条、豆腐、鱼泥、肉泥、猪肝肠、动物血和植物油等,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
3、宝宝选用鲜牛奶后,每次加热最好使用铁锅。
4、对于因牛奶过敏引起肠道出血而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尽量少吃牛奶,奶量减少到每日500毫升以下,或改用奶粉(可去除鲜奶中不耐热的蛋白抗原)喂养。
牛奶加热的时间不要太长
为孩子煮牛奶时,不要让牛奶长时间沸腾,以免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抗贫血因子的流失,从而间接导致孩子贫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38971.html
相关阅读:营养师教妈妈们把剩粽子变成美食
幼儿冬季饮食护理
如何喝水有利宝宝健康
宝宝九月防秋燥的理想菜
葱根能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