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活动本身的价值分析
之所以选择这个活动回园公开执教有三个原因:首先,活动中探索的点很新,体现了原创性。区别于我们以往开展的所有关于陀螺活动的探索点,该活动利用陀螺来进行等重和不等重的平衡实验,从而引导孩子初步了解杠杆原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突破,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作为科学特色幼儿园的我们需要学习这种创新的理念与敢于尝试的精神。其次,该活动中运用的材料新颖巧妙。通过将光盘、螺丝、雪花片、螺丝帽、笔帽等物品进行组装便可以变成一个规格一样大小的陀螺,比我们以往所想到的硬纸片陀螺更加牢固,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更大,并且组装陀螺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运用这样的材料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为组装陀螺本身的各种材料规格一样,关于陀螺本身各种变量已经得到统一,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将注意点集中在目标的两个探索点上即可,充分体现了科学活动的严谨和科学。第三,活动过程中,肖芳老师的语言简洁、明了,提问和提炼指向性明确,具有科学活动最显著的特征,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特质。
⒉执教前的思考与调整
但是,我知道翻版不等于照搬,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思考。在当日的观摩研讨中,我也提出了关于这个活动的一些疑问,如在光盘的面上如何准确地判断两个硬币是否和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又如何判断两枚硬币到中心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呢?于是,在开展这个活动前,我进行了深刻地思考,我想在光盘上画上一些直径,并在直径上加上相等的刻度,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根据这些直径和刻度来判断硬币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是否到中心点的距离一样。但是后来又细想了一番,光盘上对称的点有无数对,如果只是这样代表性地加上一些直径和刻度是不是过于片面,而且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把硬币放在直径上也是可以平衡的,该怎么解释。所以,这个方法还是欠妥。后来,我又想到了研讨中钱老师的方法,即运用透明的塑封纸覆盖在光盘上来记录两个点,并运用对折的方法来验证他们和中心的关系。钱老师的这一方法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如果让孩子自己来记录的话,整个活动似乎又多了另一个难点——记录和测量,需要运用较多的时间,也不是活动的重点。所以,我觉得由老师来操作使用这一验证方法更加体现活动的有效性。还有,对于活动中的一些细节我也做了调整,比如肖老师问孩子,硬币和螺帽那种重,造成了孩子的分歧和时间的浪费,老师最后还是告知幼儿,我觉得还不如将问题简单化,直接以“如果将一枚硬币换成一个比它轻一点的螺帽……”来激发幼儿思考。
⒊执教后的收获与反思
开展这个活动,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思考和调整中获得了很多,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同事们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学习的现场。活动开展下来,我觉得自己在整过活动过程中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比较从容自然,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被较好地激发着。在提问和回应上,我也能做到简洁、明了,能运用指向性明确的语言来引发孩子思考和探索。有一个让我最深刻的细节,当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两枚硬币到中心点的距离时,孩子们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我及时抓住这一机会,引出透明记录纸来引导孩子进行验证。而记录好两个硬币的位置之后,我并没有急于示范折叠,而是问幼儿“用什么好方法来验证它们的距离是否一样?”,这时,孩子们调动了已有的经验——运用折叠的方法来判断,这样就也较好地体现出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性。
不过,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细节的处理值得我好好反思和改进。在探索加上重量不等的硬币和螺帽时,孩子们最先关注到的是距离的问题,即重的要离中心点近,轻的要离中心点远。记录的时候我把这个关键点记在了上面一栏,但还有一个和前面等重平衡一样的关键点——三点一条线的秘密,孩子们忽视了,我便开始追问,而这时孩子们似乎有些不知如何回答,而下面听课的老师也有一些不明白,以为还有什么其他的秘密。如果在记录方法上稍微改变一下,把距离先记录在下面,三点一条线的秘密通过引导幼儿看之前的记录就自然发现了。还有,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孩子转动陀螺的经验还是没有很好地得到丰富,找到平衡点的孩子反而转得不够稳,说明在经验准备中,我做得还是不够到位。
通过此次的翻版执教活动,我发现学习之后多加思考会收获很多,如果,再把这些思考付诸行动,那么会收获更大。学有所思固然重要,但学有所用更加体现学习的价值。
活动背景:先择本次活动内容主要基于几下方面的原因,一是越来越多地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长,家长们也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希望老师多教育;二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马上要升入小学,用眼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我们应该让他们对眼睛有所了解,从而注重保护眼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眼睛有一定的了解,但说来说去,都是一些眼睛外形特征上的了解,太浅显了,再重复,孩子不感性,过于深奥的眼科学呢一时半会儿又说不明白,因为超过了他们认知能力,孩子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就在想能否找到一些能够适合他们来感知的关于眼睛的内容,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眼睛,从而关注对自己眼睛的保护。还有就是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将活动融入到我们本学期所开展的主题中,体现活动的使用性和长效性。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三个:
1.在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人眼睛的结构及动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重点:在于帮助幼儿拓展关于自我认知眼睛的知识经验,产生对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难点:运用良好的探究方法如细致观察、实验验证等发现人的眼睛的基本构造,了解眼睛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这几条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识。
(一)介绍观察到的人眼睛的样子。
(二)介绍动物特别的眼睛。
二、分组探索眼睛的秘密。
三、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延伸:了解关于眼睛更多的知识。
对于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在上课时,往往会出现大满贯的现象,孩子被动地接收知识,因此,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把空洞的说教,变成孩子自主的探索学习,因此,在第一个大环节中,我设计了孩子介绍为主的内容,引导他们同伴间的学习,在第二个大环节中设计了几个游戏让他们自主探索,当然在这里,老师不只是听众和观众,还有着帮助他们拓展知识的任务。在这两个环节中,我把孩子介绍人眼睛的样子放在前,把动物的眼睛认识放在中,把探索人眼秘密放在后,是有着“贴近孩子——引发兴趣——深入探索”这样的思考的,在这两个环节里我也运用了看一看(播放录像、观看图片)、学一学(学学螃蟹的眼睛、用眼睛说说话)等方式,来化解难点,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活动准备:
1.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扇子、大记录单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风儿在哪里?
1.师: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枝,树叶都不动摇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快出现?(幼儿讨论)
2.师:当风儿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幼儿操作,感知风儿能使有些物体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认识: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出示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提问:请你猜一猜朝他们吹气时他们是否会移动?请用合适的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猜测,并及时记录。
4.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你动手去实验验证下自己的猜测,再观察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动的,发现它们的运动路线?
5.幼儿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将物体有序摆放,一次一个孩子逐个向不同的物体吹风,记录吹动后物体移动的路线。
6.交流。请幼儿说说哪些物体被风吹动了,哪些没有吹动?为什么呢?被吹动的物体移动的路线是怎样的?
7.出示一个重物,如一块石头,引导幼儿制造风,想办法使其移动。
三、表演“风来了”情景。
1.幼儿以组为单位:每位幼儿认领组中的一种实验物品,假设自己就是这一物品,然后其它幼儿对着他吹气,这一“物品”模仿刚才的运动情形,进行相应的表演。
2.全体幼儿表演
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象风一样的行动,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强风,做一阵轻风,慢慢的安静的下来然后开始刮风。
四、延伸活动。
1.尝试用其他方法制造风,使石头动起来。
案例分析:
一、分析选择题材
常说“一个好的教材活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首先这个教案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风。放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上这节科学活动,是再适合不过了。通过活动来让幼儿感受到风的无处不在。只要去探索和发现,一定能找到风。
二、分析教学目标
这个教案的目标定位:1.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我认为目标准确到位,可操作性强,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易于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科学活动的目标制定最主要指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探究, “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目标指向性非常明确。在第二个目标中结合幼儿生活,联系生活,并迁移生活经验,是开展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分析教具
材料准备和环节中发现只有一张老师的大记录单,而孩子的探究结果记录在哪里呢?如果是记录在大的记录单上会不会很杂很乱,我觉得每个幼儿一个小的记录单,这样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当场发现问题立马记录,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一组一张记录单也可以。记录单怎么做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我想可以选用插片式记录单(用塑封纸做插片),这样在老师总结探究结果时,可以把幼儿的记录单进行分类插片,这样具有明确性。在最后迁移生活经验的材料提供上比较单一,可以提供风力不同的材料,比如扇子大小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不一样,电吹风的风力大小不一样也会得不不同结果。提供多种材料不仅可以复习,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可以给与幼儿思考:风的大小除了和移动的位置有关?还和什么有关呢?
四、分析教学过程
1.从教案整体来看,发现教案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的传授与娱乐、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获得有关经验,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从教案环节来看,整个活动构思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如果在第二个环节中,把一次的探究改成两次,第一次出示材料并让幼儿先简单猜测,第一次操作时时间可紧凑一些,只是验证幼儿的猜测,在第二次探究时,幼儿要去观察物体运动的路线。这样两次探究具有难易性和递进性。
3.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第一个以小组为单位去吹材料,肯定会有些材料比较重会吹不起来,可以在第二个小环节中鼓励全班对准一个东西吹,风变大了,就会吹起,这时的游戏就具有科学性,让幼儿再次感受风的大小和重量的关系,以及移动多少有关。
科学活动是严谨的,知识具有科学性,所以科学活动的目标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材料一定要多样性和可操作性,语言一定要简洁性和明确性,环节一定要清晰性和明了性。这样的科学活动才更有价值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872389.html
相关阅读: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转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向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手机
认识和辨别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