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背景:
小班的孩子对家的概念还不太清楚,通过生成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家的概念;区分大小、组细。了解家里面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自己,让幼儿体会长辈的“爱幼”之情,培养孩子“尊老”的良好品质,知道好孩子应该关心和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激发幼儿热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一 我家的大树
过程:1、让幼儿拿出自己家里的全家福,一一点说家里的成员,分清谁是大人、谁是小孩。
2、出示大树图片并辨别粗细。
3、制作“我家的大树”:引导幼儿按年龄大小贴图片,粗大的树干上贴爷爷奶奶的图片,爸爸妈妈的照片贴在树杈上,最细的小树枝上贴自己的照片。
4、展示幼儿作品“我家的大树”,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二 咚咚咚
过程:1、看图片,听故事。
理解故事情节,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应该关心他们。
2、配合故事背景和图片,进一步熟悉故事。
3、玩游戏:捶捶背
老师扮演爷爷或奶奶,依次从每个幼儿面前走过,走到哪个幼儿面前,该幼儿就给爷爷或奶奶捶捶背,并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4、请幼儿回到家后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捶捶背,并说一句祝福的话: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身体健康!
反思: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世代延续下去。
有些家长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只要多在孩子身上投入金钱,孩子在心里就会深深地记住父母为他的投入,长大以后,也就必然心怀感激之情,会很好地孝敬父母。但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从小就饱受父母溺爱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从父母身上所得的一切是应该的,而且会养成一种“一切需求从父母身上寻求满足”的观念与习惯。这部分孩子常说的一句最没有志气的话就是:你们既然生了我,就应该养着我??父母一旦由于经济实力或其他能力达不到,而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孩子就会埋怨父母没本事(而不是埋怨自己没本事),甚至会怨恨父母没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完美的外界环境,“让自己在世上受苦”。
面对这样“不懂事、没良心”的孩子,父母必然感到自己多年的养育之恩付之东流,必然对孩子不满意,于是,两代人之间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当父母的如果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其结论不言自明:家长只是培养了孩子高消费的欲望,而没有培养
孩子获得高收入所需的意志,没有教会孩子获得高收入的本领。孩子低下的谋生能力无法满足其高高的消费需求,必然导致孩子怨恨父母,甚至怨恨社会。
还有一部分父母为了让孩子少受苦,因此总想替代孩子做一切事情。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自立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用顽强的意志、刻苦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而首先想到去求助于父母。
同样,孩子的要求一旦得不到父母的满足,孩子也必然会埋怨父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717528.html
相关阅读:小鸡和小鸭
其他活动:急摸十位
其他教案:巴掌树
小班故事教案 调皮的魔毯
小班综合教案:上下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