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会做豆浆》研讨实录中班科学活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中班其他活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班科学活动《我会做豆浆》研讨实录
第一轮研讨活动实录(陈宁)
教师:陈宁
活动目标:了解工具的变化过程,学习制作豆浆的方法,体验制作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浸泡过的黄豆,石臼、石磨、粉碎机、全自动豆浆机,电暖锅。
活动过程:
1、以“小熊请小朋友做豆浆”引题。
师:有只小熊开了一家豆浆店,今天生意太好了忙不过来,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2、认识制作豆浆的工具。
(1)介绍工具的名称。
师:小熊家里有几种做豆浆的工具,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石臼、石磨、粉碎机、全自动豆浆机)
幼儿都很高兴,跟着老师。老师一边介绍工具名称,一边简单说说使用工具的方法。老师介绍时一部分幼儿去找他们喜欢的工具,并用手动它,三三俩俩窃窃私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这几种工具制作豆浆的基本方法。
师:这几种工具都可以做豆浆,你们开动脑筋想想如果你选石臼或石磨或粉碎机做豆浆,你会怎么做?
幼儿大部分都选择了石磨,能讲出要将黄豆放入石磨上的小洞里边并加上水,

然后磨豆浆。一两个幼儿说到石臼的用法,懂得加黄豆加水,用石臼舂。没有幼儿介绍粉碎机。他们中有一半人对工具的名称还不是很熟悉。
(3)教师示范石臼、石磨、粉碎机制作豆浆的方法。
教师示范时两个幼儿迫不及待地挤到教师面前来看个究竟,其他幼儿大叫:“老师我看不到。”
3、学做豆浆。
(1)幼儿分组尝试用石臼、石磨、粉碎机制作豆浆。
师:小朋友可以选你们自己喜欢的工具做豆浆,每组四个人,挑好工具后每小组商量怎样做豆浆。小朋友也可以去参观其他组。

幼儿的目标很明确,他们占着自己喜欢的工具。有七、八位幼儿挑中了石磨,但有两个幼儿抱着石磨不放,于是有一部分幼儿只好走到其他组。石磨组剩下四个幼儿,其中两个女孩同意用一个石磨,两个男孩却争起来,一位提议用“锤子、剪刀、布”决定,另一位同意了。可是输的小男孩却不愿意离开,赢的大叫:“老师他输了,还要玩这个,不肯走。”老师拉住输的小男孩的手:“愿赌服输,你输了就要去其他组。”小男孩哭了起来不离开。老师将他带到食堂粉碎机旁,不再理他。

食堂的粉碎机体积较大,而且操作时会移动,还要使用电,小朋友感到很困难,于是向老师求救:“老师,我们弄不来。”于是老师帮他们插上电源,踩住粉碎机的下端。粉碎机通了电源,“轰隆隆”工作起来。哭的小男孩被吸引了,又跑来三个小朋友。他们高兴极了,有的往机子里加黄豆,有的加水,场面又紧张又好玩,有个小朋友竟尖叫起来。一下子一个大脸盆就装满了豆浆。这组的豆子也很快用完,小朋友就向其他组借,“豆子给我一点。”“我的豆子很少,不要拿了。”但食堂粉碎机组的小朋友照样抓了一把就走了,没去拿豆的小朋友就一直往机里加水。“这样一来豆浆就很稀了,不能加水了。”老师在旁提醒,于是加水的小朋友停

下来。可借黄豆的小朋友回来了,他又大加水。

旁边家庭粉碎机组的小朋友打不开粉碎机的盖子很着急:“老师这盖子打不开,你来帮帮我们。”老师过去帮他们打开了盖子,并将他们做好的豆浆倒入旁边的小碗。老师示范开盖子,但这组的小朋友仍叫老师开了三次盖子。
石磨组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只见他们石磨盘上有许多豆渣,盛豆浆的碗里的豆浆有些稀,还有少许的豆渣。

石臼组的小朋友正用力地舂黄豆,但只见石臼里还是些清水和半碎的黄豆。这组有位小女孩说:“老师我们弄不来。”“用石棒用力舂。”老师说完并示范,但没见到黄豆渍。“要不,拿到其他组去加工吧?”老师提议。
要停工了,老师请小朋友坐下来。仍有三、四位小朋友围在石磨那里。
(2)幼儿观看教师用全自动豆浆机制作豆浆,同时用电暖锅煮幼儿做的豆浆。
教师出示全自动豆浆时幼儿就叫到:“老师你做给我们看吧。”急切地想看这种工具如何做豆浆。但由于豆浆机有些损坏,教师只稍介绍操作方法。
(3)组织幼儿讨论:哪一种工具做豆浆又快又方便?
师:刚才你们都做了豆浆,你们觉得哪一种最方便呢?

幼儿都说是食堂的粉碎机,教师接着问幼儿粉碎机做出的豆浆要拿到锅里煮,而全自动豆浆机可以直接煮,那哪一个更方便呢?由于幼儿没见到全自动豆浆机的操作,还是有一半幼儿说是食堂粉碎机,于是教师就补充到:“食堂的粉碎机一下子做出很多豆浆,因为它比较大,功

率高,但是最方便的是全自动豆浆机。其实很早的时候人们是用石臼做豆浆的,后来他们发明了石磨,这就方便多了。可是人们还是要用力气,仍很累。有电了后,人们发明了粉碎机,可粉碎机做出来的豆浆还要拿到锅里煮不方便。于是人们就想如果在粉碎机下装个加热器不是就很方便了吗?就有了全自动豆浆机。现在我们来看看豆浆煮好了没有?是不是又香又好喝?我们一起去请其他小朋友来分享吧。”
4、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省编教材学习包中的“看图说一说:4种制作豆浆工具的演变过程,并在图旁写上序号。”

第一轮研讨活动自我反思
一、适宜性行为
1、活动气氛轻松,材料丰富,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
3、考虑到制作豆浆需要,选择方便幼儿的环境。
二、不适宜性行为
问题1:教师在活动指导中没能很好地把握全局。

原因:由于食堂的粉碎机在制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操作中机子会移动,需要有人踩住机子的下端,同时豆浆渣随机子摔出会砸到人。因此教师主要关注粉碎机的制作,从而影响了对其他组的关注。
对策:这类活动可请生活老师来帮忙。
问题2:教师点评不到位。
&nb

sp;原因:活动的目标有“学习制作豆浆”,这是评价的重点,而评价时教师没评价到。

对策:对每组幼儿的活动都要点到,如每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组的情况,发现了什么,然后再通过成果的展示或使用中的困难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真正明白哪种工具方便,了解工具的演变过程。
问题3:教师语言不够简洁。


中一班第二轮研讨活动实录(陈宁)教师:陈宁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浆,学习制作的方法;并能用语言、图示表达交流制作的过程。
2.体验、分享制作豆浆的快乐。
3.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准备:
1.幼儿操作用品:石臼,石磨,电动粉碎机;黄豆、杯子、勺子、抹布;
2.幼儿记录表(参见附录)
3.事先与幼儿

园食堂联系好时间,安排参观食堂叔叔制作豆浆的过程。
活动进展:
活动一:参观食堂叔叔制作豆浆。
指导要点:
1.事先与幼儿园食堂联系好参


观时间。
2.分小组观看食堂叔叔用渣浆分离机制作豆浆、用锅煮豆浆的过程。并懂得幼儿园食堂做豆浆的机器名叫:全自动渣浆分离机。
3.品尝豆浆。
观察与分析:

幼儿在参观中,懂得了要用泡过的黄豆做豆浆,了解到这种工具的名称及制作豆浆的过程;并且产生了“自己做豆浆”的愿望。那么,“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做豆浆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多数孩子从家里抱来了“电动粉碎机”,有的到花鸟市场买到了石磨。老师也从旧货市场买来了石臼。
活动二:感知工具
指导要点:1.知道制作豆浆的几种工具的名称及用法。
2.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做豆浆。
3.说说自己是怎么做豆浆的?有何发现?
观察与分析:

幼儿对操作工具制作豆浆兴趣浓厚。当看到自己也能做出白白的豆浆时,

幼儿情绪十分激动和自豪。在科学区和小组教学的操作活动中,幼儿发现:不管用什么工具,都要边做边加水才行。在反复操作工具的过程中,幼儿还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1.大石臼很快就能舂出豆浆,小石臼的石锤太小,豆子一直舂不烂;
2.用石磨做豆浆时,要将豆子舀到洞洞里才行,如果豆子卡在洞洞里,可以用小勺的柄把它们捅下去;
3.在电动粉碎机里加豆子时,要把小盖打开,将黄豆加到有刀的小罐子里,才能磨出豆浆。要先盖紧盖子,再按开关,豆子才不会飞出来。
那么,这三种工具里哪一种工具做出的豆浆最好喝,而且用起来最方便呢?在这个问题上幼儿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介入了他们的争执之中,提出疑问:“哪一种工具做豆浆时最卫生,不会弄脏桌子和地板?”从而引导幼儿继续进行观察和比较。
活动三:比较工具
指导要点:用图表记录自己的发现。
观察与分析:

每次操作活动后,教室的地板和桌面都会弄得很脏。在师生共同收拾整理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疑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放哪种工具的桌子最脏?”“是不是用石臼、石磨做豆浆的小朋友不够小心呢?”幼儿再次小心的操作了工具后,总结出用“电动粉碎机”来做豆浆,桌子和地板会比较干净。在此基础上,幼儿又探索了省力情况;在“观察角”陈列的豆浆中比较渣多渣少情况。本次活动,将延续这几次的探讨。
本次活动的指导要点:
1.引发

幼儿进行“制作豆浆比赛”,探究哪种工具制作豆浆速度最快。
2.关注幼儿操作电动粉碎机的安全情况。
3.提醒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图表上。
4.通过图表的比较幼儿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引发后续活动:探索用不同工具制作的豆浆煮热后饮用口感有何不同?

第二轮研讨课题组集体反思执笔:罗颖琳
一、适宜行为:
A、新手教师——林碧缘
1、目标的制定和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都体现了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索、体验、交流的支持和满足。
2、对幼儿的探索过程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能手教师——陈宁
1、设置活动网络有助于推进活动的进程,有助于教师心中有数地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索。
2、

教师对材料工具的投放考虑周到,使幼儿在操作中能用勺较好地调节加豆、加水的量,让幼儿在探索中减少干扰因素。
二、不适宜行为:
A、新手教师——林碧缘
问题一:本次活动中教师对活动目的不够明确,因而指导要点重心不够突出。

分析:本次活动中教师虽然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幼儿的问题仍然停留在上两次活动出现的问题上,教师对指导要点的把握不能体现是帮助幼儿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对新问题的探索思考。

对策:教师首先对本次活动的重点要心中有数。其次,要帮助幼儿对本次探索活动作个计划思考。如:(1)上次活动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今天就用新办法来试试看,结果怎样,会使你更成功吗?(2)今天做豆浆时要注意有没有新的困难?如果需要教师和小朋友们帮助你,要记得说出来!
&

nbsp;问题二:对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策略不够。

分析:(1)幼儿在操作探索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发现不了,视而不见,忙于动作的体验中,说明对幼儿对工具的操作体验、过程的满足还不够,因此还不能从对工具的喜好这种情感心理上的满足过渡到对问题的思考上来。
(2)也许有些幼儿已经模模糊糊地感觉到问题的出现,但对它还不明晰,或知道有什么问题表达不出来,这两方面都需要教师相应地策略加以引导。
对策:(1)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满足对工具的摆弄操作的心理需求。
(2)当幼儿操作时已遇问题时,要及时帮助、引导幼儿观察明晰问题之所在,并引导他们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
B、能手教师——陈宁
问题一:本次活动进行“制作豆浆比赛”及探究哪种工具制作豆浆速度最快的活动内容安排为时偏早。
分析:幼儿对工具的操作探索还不够深入,使用尚不够熟练,幼儿在使用工具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验证。因此本次活动内容、要求稍显超前。
对策:让幼儿充分地探索、比较、体验后再以这种比赛的方式来验

证:哪种工具制作豆浆速度最快。
问题二:幼儿“制作豆浆比赛”时,教师提供的每份豆子太多并且没有控制时间,使比赛无从比较。
分析:每份豆子太多,豆子一直用不完,使做了多少在量上无法比较;而没有时间控制则无法进行速度的比较。
对策:比赛要限时或计时,提供的量要适宜。


平行班第三轮研讨实录——课题组整理、执笔罗颖琳

一、活动目的:
1、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浆,探究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解决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能用语言、图表表达交流制作的过程。
2、体验、分享制作豆浆的快乐,感爱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力量。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石臼、石磨、电动粉碎机;黄豆、花生、杯子、勺子、抹布;


幼儿记录表(可以园内准备也可以与家长共同准备)
2、经验准备:
①在点心环节喝豆浆,了解豆浆与黄豆的关系,并与幼儿一起浸泡黄豆放在观察角,鼓励幼儿观察黄豆的变化情况。
②在区域中投入上述工具,认识工具名称,探究石臼、石磨的使用方法。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认识工具
1、活动形式:
①安排参观食堂叔叔制作豆浆的过程。
②讨论:用什么工具使豆子变碎、变细?
③集中介绍工具名称及安全要求,之后投放探索区,幼儿自由进区实践,充分体验感知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指导要点:
①了解工具的名称及特征。
②在操作工具中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3、观察与推进:

幼儿参观了食堂叔叔用渣浆分离机制作豆浆,用锅煮豆浆的过程并懂得了要用泡过的黄豆做豆浆。于是,他们产生了自己做豆浆的愿望。“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做豆浆”。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有的到花鸟市场买来了石磨,有的从家里带来了石臼、电动粉碎机。在区域活动时间晨,幼儿开始尝试将老师投放的材料如:米、地瓜粉、花生等用石磨、石臼或粉碎机来磨碎、磨细。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幼儿对带来的这些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幼儿通过多次操作工具,对工具的使用越来越熟练,操作的动作和方法也更正确了,下一步,可以让他们开始尝试制作豆浆了。
活动二:制作豆浆
1、活动形式:
分小组活动形式和区域活动形式投入材料,让有兴趣或体验不够的

幼儿继续尝试、体验、感知。
2、指导要点:
①鼓励幼儿自选工具制作豆浆,并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工具做出来的豆浆是什么样的?
②支持、帮助和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制作豆浆过程的问题。
③在尝尝自己做的豆浆时,引导幼儿思考有渣的豆浆喝起来感觉怎样?怎样才能喝到平时幼儿园里喝到的没渣的豆浆?
3、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操作工具制作豆浆兴趣浓厚,三种工具都有若干幼儿选用。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不管用什么工具做豆浆都要加水才行。同时,他们还不断交流自己的发现的体验,①大石臼很快就能舂出豆浆,小石臼的锤子小,豆子一直舂不烂;②用石磨做豆浆时,豆子卡在洞洞里可以用小勺的柄把它们捅下去;③而用电动粉碎机时要把黄豆加到有刀的小罐子里,还得盖紧盖子,才能磨出豆浆。他们还发现石臼、石磨做出的豆浆是渣、浆混合的,味道口感粗涩。幼儿想到了一些过滤工具来过滤豆渣,如:水果网、鱼网、过滤杯、纱布、各种篮子,捞勺,甚至有幼儿说在纸盒上戳上几个洞来做过滤器。下一步活动中,可引导幼儿在制作豆浆来验证自己的方法。
活动三、过滤豆渣
1、活动形式:
①收集和制作过滤。
②小组活动

后在区角中继续投入材料,让有兴趣或体验不够的幼儿继续尝试。
2、指导要点:
①鼓励幼儿用收集到的过滤工具尝试过滤豆浆。探索发现过滤豆浆的好工具。
②鼓励幼儿探究。
3、观察与推进:

经过师生的讨论,幼儿选用了蒜头网兜、纱布、捞勺、水果网来做过滤工具。经过尝试操作,幼儿了解到①网兜洞较大的。“豆渣”会从网洞上掉下去②用纱布比较方便,过滤的豆浆更干净。通过两次制作豆浆以及区域活动中的探索体验,幼儿已积累了用不同工具制作豆浆的经验,甚至有的幼儿已经发现每次都是选用电动粉碎机的小组做的豆浆又多又快,而有的幼儿则认为石磨做的豆浆挺好玩的。由此,我们认为引导幼儿比较工具进而感知工具的演变的时机已成熟了。
活动四:比较工具
1、活动形式:以区域活动的形式开展。
2、指导要点:给幼儿提供记录四种工具使用情况的比较记录表,引导幼儿23人使用制作豆浆,并对每种工具的使用状况进行记录。
附表格如下:
项目比较
工具卫生情况省

力情况快捷情况渣浆分离情况
石臼
石磨
电动粉碎机
全自动豆浆机


3、观察与推进:

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豆浆并对操作工具的省力情况,快捷情况、渣浆分离情况,卫生情况几个方面进行的比较,并在图表上用符号记录。经过一段时间比较工具的探索,每个幼儿对每种工具都体验过,并记录自己的操作情况。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再加上图表的记录帮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不同工具的速度和效率的差异,有的幼儿对老师说:我发现电动粉碎机做豆浆又快又干净,石磨、石臼做豆浆很麻烦。我们认为幼儿有了这一轮工具比较的经验,下一步可以呈现“全自动豆浆机”引发幼儿对工具演变的思考和感知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认识上。
活动四:了解工具的演变
1、活动形式:以集中活动形式进行。
2、指导要点:
通过图表的比较及品尝教师使用“全自动豆浆机”做豆浆进一步帮助幼儿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的演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n

bsp;3、观察与推进:

幼儿在展示板前相互交流各自的记录表,并在集体谈话时描述了自己的记录和体会。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工具演变的过程,教师结合图表,帮助幼儿比较梳理有关经验并简要小结,同时也为了增强幼儿的认识,教师演示了用“全自动豆浆机”做豆浆的过程并让幼儿品尝使幼儿切身感到“全自动豆浆机”省力、快速、口感好、又卫生,是现在做豆浆的首选工具。
【福州市蓓蕾幼儿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693547.html

相关阅读:中班综合教案:欢乐的池塘
中班其他活动:顽皮的猴子
中班韵律教案 小小休止符
恐龙
大家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