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健辉
一直觉得,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计划、落实、尤其是反思的过程,就教学活动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工作的原因,其他几个专题的研讨课都没有听全,只有这一专题,“课外阅读指导或读书笔记指导课”,四节课都听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具备了发言权。
课外阅读就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想也不必更多的赘述。“勤于读书、逸于习作”,老师们的意识是有的,在课外阅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激发并长久保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过程性跟踪、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包括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评价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也是我们设置这个专题的目的吧。
因为无章可循,几位老师一定花费的很多的心力,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梳理一下,大致为以下方面:
1、
尝试将大部头文学作品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并进行更具深度的比对
性阅读和鉴赏。
《汤姆之“淘”
----
小牛仔的成长之路》一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小汤姆进行类比,两个形象一中一外,既相同又不同,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渠道,将文本阅读引向了更深的层次。
2、
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营造个性阅读氛围、创造个性阅读机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性阅读是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一个重
要方面。《一双张开的翅膀》一课中,教师匠心独运,抓住三幅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搭建了平台。
3、
针对读书笔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活动。
读书笔记是针对文本内容的有效梳理,是深化阅读的重要手段。对于中高
级孩子还说,做读书笔记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通过做读书笔记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却有所欠缺。本专题中两位老师就读书笔记的构成、基本分类、具体做法等进行了教学方面的有效探讨,也值得借鉴。
当然,就本专题教学也有一些思考,提出来与大家共享:
1、
教学过程和专题的切合与专题的突破性。
专题设置的目的是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展开实践研讨,本轮教学的关键词
是“课外阅读”,我们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课外”二字还体现得不够,对专题的理解还不甚到位。此外,课外阅读到底如何指导,具体的路子和方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讨。
2、
对于学生已知世界的关注。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一方面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课堂活动时间、更多的课堂活动机会。另一个方面体现应该是教师对于学生“现在视野”的一种关注。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无论是进行课外阅读还是完成读书笔记,他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作为老师而言,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让他们在还不熟知的方面有所进步并能够在课堂上看到这种进步,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最近繁忙,匆匆而就,与大家共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iaoxue/336646.html
相关阅读:小课题研究方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法指导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读书卡制作示范
以学校为引擎的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法
农村小学开展网上课外阅读实践与思考
《抒情类散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