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更始年间,天下大乱。有一个人叫刘平,带着母亲逃难。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有一天,饿得切实走不动了,刘平只好把母亲藏在一个低高地带,一个人出去找吃的。
成果,他碰上了一伙饿贼,要把他煮了吃。他立刻跪地求饶,说本人是为母亲找野菜充饥而出来的,他恳请群贼放了他,并且立誓说,如果能放他回去,让饥饿的母亲填饱肚子,他必定会回来,决不食言。
群贼恻隐他的一颗孝心,放了他。
刘平找到吃的并服侍母亲吃饱之后,便把方才产生的所有禀告母亲。他说,既然许可了人家,我就得回去。于是,他拜别母亲,一回身,真的走了。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汉代人,叫荀巨伯。有一天,他据说朋友染病在床,于是便到郡里去探访朋友。不巧的是,当时正遇上胡族入侵,郡里的人闻风而逃,都四散跑光了。
但荀巨伯不跑。
朋友劝他赶快分开。他说,我怎能在这种危急的时候扔下你一个人无论呢?这样不仁不义的事件,我才不去做呢。
胡兵很快发明了荀巨伯以及他卧病在床的朋友。空空的一座城里,居然还有人在!这是入侵者万万没有想到的。胡兵很纳闷,问荀巨伯为什么不跑。荀巨伯说,友人有病在这里躺着,我怎能丢下他不论呢?假如朋友今天难逃一劫的话,盼望我能代他而逝世。
最回味无穷的,是这两个故事的结尾:
当群贼看到刘平真的返回后,他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土还会有这么取信的人,最后,群贼非但没有难为他,还恭恭顺敬地把他送走。而那些胡兵,当听完荀巨伯的话后,感叹地说。我们这是无义之师攻入了有义之邦啊。在愧怍中,胡族竟然退兵而去。
假使用古代人的目光来权衡刘、荀二人的言行,伤感签名,他俩就属于那种傻得连弯也转不外来的人。然而,刘平以信立身,荀巨伯以义退敌,成绩了历史的佳话,也博得了后人永远的敬佩。
只惋惜,我们四周像这样的“傻人”太少了,聪明的人太多了。这个世界的钻营、取巧、机关、陷阱、诡计、暗害、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蝇营狗苟、沆瀣一气,简直都是聪明人干的。是的,再安静的尘世,也会被无数的心计干扰得云残月破,鸡犬不宁。
我们不缺聪明人,咱们缺的,是像刘平、荀巨伯一样的“傻人”。聪慧人营造出的,只会是越来越自私的心坎以及越来越俗气的世界;而“傻人”们构建的,是破世的范本,是社会的底蕴,是民族的脊梁。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只有多呈现这样的“傻人”,才干走得更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147407.html
相关阅读: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个真相(2)
人生的附件
成功只是多说一句话
长成一棵树
心若静,风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