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名将陈汤是因何事说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纵观中国历史,汉族军队很少有“出国”远征的记录。而在很少的记录中,西征少之又少。那么,汉军西征,到达的最远地方是哪里呢?

那就是郅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国的塔拉斯河。著名的“郅支之战”就发生在此地。此战发生于公元前36年,此时系西汉中后期,汉元帝建昭三年。

世界公认,汉民族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有两个辉煌的朝代??汉朝和唐朝,合称“汉唐雄风”。但这不并是说,这两个朝代自始至终都是傲世的,就像精彩的人生一样,精彩的只是一个时段。可以肯定地说,所谓“大汉雄风”指的不是汉初频发和亲的汉高祖刘邦及其儿孙三代,而是始自其“曾孙”汉武帝刘彻之后的“开疆拓土”、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虽然也沿用了和亲软策,但却在“一手软”的同时,施以韬光养晦完成了“一手硬”。

汉武帝时期,培养了一批作风强硬、善打外战的杰出将领,譬如“飞将军”李广、“烈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在这些汉族悍将的征战下,外敌被史无前例地遏制住了。

然而,战争却一直未有停息。真正的和平时代,始自西汉中后的汉元帝时期。历史公认,汉元帝是个庸君,但由他执政始,汉朝的外患却日渐稀少,匈奴很少主动攻汉,汉匈之间延续了60年“平安无事”。这是为什么?

当然,这里有匈奴内乱“式微”的因素,但再“式微”匈奴也没有弱到惧怕汉朝庸君的地步。所以,还是另有事故。

众所周知,汉元帝期间,汉匈两国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郅支之战”??汉将陈汤对郅支单于呼屠吾斯发动的“斩首行动”;另一件是“和亲外交”??昭君出塞。这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一个是“用女人换和平”,给敌国领导人吹“枕边风”。另一个是“以战止战”,硬碰硬。这两件事发生时间几乎是“前后脚”,之后,汉匈历史出现了出奇的漫长安静期。

这安静,究竟是谁造就的?有人说是送去的美女昭君之劳,更多的人力挺陈汤之功。

陈汤,西汉将军,汉元帝时期任西域副校尉,相当于西北边防副司令员,级别并不十分高。关于陈汤的个人品质,和他的级别一样,史书给与的评价也并不怎么高。但是陈汤“有才”。在这个岗位上,他打了一仗,喊了一句誓言,就此创造了两项中国历史记录,成为奠立汉魂的里程碑式人物。

这场战役就是开头所提及的“郅支之战” 。

这场战役的时代背景是:西汉统治到了中后期,鼎盛已至尾声。而他们的第一外敌匈奴比他们衰得更快。汉宣帝末年,匈奴内乱,形成呼韩邪单于和呼屠吾斯两大集团。呼韩邪亲汉,呼屠吾斯(郅支单于)与汉为敌,他远徙西北,和相邻国家联盟,势力渐强,成为西域一霸,准备与大汉长期对峙。

公元前36年即建昭三年,陈汤来到西域边关。他虽是副职,却颇有主见,敢于担当。当时的都护府首长??都校尉甘延寿对匈奴的策略是画地为牢,不去主动招惹匈奴,而陈汤则不以为然,说应该主动出击:郅支所部?悍,若听其控制康居等国,汉将失去西域。匈奴人不善防御,汉兵直指城下,必将其击灭。

陈汤说得很清楚:敌人就摆在那里,你不主动消灭它,他早晚要来,守是守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正统帅甘延寿还是犹豫不决,陷入焦虑中,不久病倒。陈汤不再请示了,趁正职生病之际,采取行动??假传朝廷号令,调发汉屯田卒及西域诸国兵共4万余西征。

无奈之下,甘延寿也只好任凭陈汤调遣了,随军出征。

汉军组成六个编队,兵分两路。甘延寿率三个编队由北道,向赤谷城进军(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伊什提克)。陈汤率三个编队出南道,翻越帕米尔地区,向郅支城进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98456.html

相关阅读: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汉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汉代年龄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传奇一生:他怎样从炮兵之王做到总理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竟然是她!陈硕真简介